城市排水防涝规划大纲解析
(1)发生城市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地面不应有明显积水; (2)发生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城市不能出现内涝灾害。(各地 可根据当地实际,从积水深度、范围和积水时间三个方面,明确内涝的定义) (3)发生超过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时,城市运转基本正常,不得造成重 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9
英国环境署洪涝灾害图
美国国家气象局洪涝灾害图
7
5.大纲主要内容 —— 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手段:借助软件模拟结果的技术支持: • 用于城市内涝风险分析,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管理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 用于内涝防治规划的编制,进行多方案比选,确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 借助先进的工具分析排水系统遭遇不同暴雨频率下内涝发生的可能性、淹 没时间、淹没范围以及淹没深度,从而展示城市建设用地(地块)的淹没风 险,为规划方案优化提供技术支持,为城市开发建设及改造提供决策依据。
2、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规划设计标准(传统的、高限)
按规范标准执行;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和地区,在雨水量计算时,适当提高重 现期或者取上限对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人员密集的中心城区,管网设计 标准应取标准上限值,并可视城市发展情况适当提高设计标准。
5.大纲主要内容——规划总论 (六)规划标准 3、城市内涝防治标准(新)
排水防涝现状与问题
排水防涝设施普查
雨 型 分 析
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 内涝风险评估 内涝风险区划
下 垫 面 解 析
源头控制标准
雨水管渠规划标准 内涝防治标准
雨 水 径 流 量 控 制
雨 水 水 质 控 制
雨 水 资 源 化 利 用
排 排排排 水 水水水 体 分管泵 制 区渠站
平 面 与 竖 向 控 制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6
0:00:0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9:00:00 10:00:00 11:00:00 12:00:00 13:00:00 14:00:00 15:00:00 16:00:00 17:00:00 18:00:00 19:00:00 20:00:00 21:00:00 22:00:00 23:00:00
(二)现状及问题分析
1.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城市水系 排水分区 道路竖向 历史内涝 排水设施 内涝防治设施
2. 问题及成因分析 体制、机制、规划、建设、管理、技术
(1)雨水排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2)城市易涝区域分布情况 (3)城市水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5
5.大纲主要内容
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新)
•通过采取综合措施,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36个大中城 市)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地级城市中心城 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30年一遇的暴雨;其它城市中心城区能有效应 对不低于20年一遇的暴雨。 • 各地可根据本地降雨规律和城市内涝风险情况,结合城市经济社 会发展需求,适当提高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2013/9/14
5.大纲主要内容——规划总论 (六)规划标准 (几个) 1、雨水径流控制标准 (新)
各地应根据低影响开发的要求,结合城市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经济社会发 展情况,合理确定城市雨水径流量控制与源头削减的标准以及城市初期雨水 污染治理的标准。 (一般宜按照不超过0.5进行控制;旧城改造后的综合径流系数不能超过改造前; 新建地区的硬化地面中,透水性地面的比例不应小于40%。)
(一)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 (二)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 (三)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
2013/9/14
5.大纲主要内容 —— 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一)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
研究降雨变化规律(降雨机理、雨型、峰值、时空分布,城市化影响) 分析城市长历时和短历时降雨过程曲线 对城市下垫面情况进行解析分类(产汇流机理、分类、表达)
1
1. 背景——形势的需要
2013年5月24日 防城港
2013/9/14
2013年5月27日深圳
2013年5月28日西安
2013年5月16日厦门
1.背景 —— 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
领导多次批示,要求研究和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 2012年8月1日,在荆州视察:许多城市对防洪、给排水地下管网等市政基 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必须深刻汲取教训,下决心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 规划和建设,全面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 2012年9月温家宝总理在天津达沃斯论坛上答记者问时又指出,中国“现 在的城镇化应该说是不完全的城镇化”;还强调“城镇建设必须科学规划, 不仅要注重地上高楼大厦,而且要十分重视地下管网的建设。城市建设必须 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 新一届政府高度关注城镇化健康发展
对现状采用雨污合流的,应结合城市建设与旧城改造等,加快雨污分 流改造。暂时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应加大截留倍数。
对于雨污分流地区,有条件的城市宜考虑建设雨水管的截流干管,加 强初期雨水的污染治理,并根据实际确定截流的初期雨水量,以及接 纳初雨的污水处理设施冗余空间。
水调蓄、泵站等设施进行排水能力评估与校核。 评估结果作为管网改造的主要依据
推荐使用水力模型进行评估
5.大纲主要内容 —— 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三)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
内涝风险评价制度是雨洪风险管理的依据 雨洪水风险管理是发达国家进行雨洪管理的核心 澳洲、香港考察,日本、欧盟、美国等国外经验,均有雨洪风险评估制度,对城 市开发建设给城市雨水排放带来影响进行识别,评价城市内涝风险 我国 防洪 尺度
2013/9/14
5.大纲主要内容 —— 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二)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
1.系统总体评估 管渠覆盖率、设施达标率
2.现状排水能力评估 由于城市下垫面、降雨强度和汇水区的变化,一些管网已经不能达到原
有设计标准 在现状普查和数字化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城市现有雨水排水管网、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 [2013] 23号)
一、总体工作要求 1.明确任务目标
二、抓紧编制规划 2.全面普查摸清现状 3.合理确定建设标准 4.科学制定建设规划
三、加快设施建设 5.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6.加快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建设 7.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
(二)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蓄、滞、渗、净、用、排结合,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结 合; (2)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3)突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先进性) (4)突出本规划的综合性,尤其是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关 系,以及与道路、绿地、竖向、防洪等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关系。
2013/9/14
台北市某地区城市内涝模拟与实际范围对比图
5.大纲主要内容 —— 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城市内涝风险区划
没有内涝风险评价图,就没有管理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风险区划 并通过图纸表示各风险等级所对应的空间范围
推荐使用模型进行模拟
8
2013/9/14
5.大纲主要内容 三、 规划总论 (一)规划依据
2013年3月11日
第一次征求参编单位专家意见
2013年5月3日
第二次征求参编单位专家意见
2013年5月15日
第三次征求专家意见
2013年5月30日
专家审查会
城建司统一牵头,全面部署, 规划司参与
大纲主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大纲参编单位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政设计研究总院 上海市城市建设研究总院 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市政院 广州市政设计研究院 广州水务局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建筑工程大学
一般按不超过0.5进行控制
(二)径流污染控制(水质)
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截流量、设施规模)
(三)雨水资源化利用 (资源利用)
缺水地区应加大雨水资源化利用力度; 优先考虑市政杂用水、景观用水和补充地下水等方面的用水需求
11
5.大纲主要内容
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 (一)排水体制(前提)
除干旱地区外,新建地区应采用雨污分流制。
城 市 内 河 治 理
雨雨 水水 行调 泄蓄 通设 道施
城
城
市
市
排
用
水
地
防
布
涝
局
指
调
标
整
纳
建
入
议
控
规
建设项目 投资估算
5.大纲主要内容 —— 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1. 区位条件 2. 地形地貌 3. 地质水文 4. 经济社会概况 5. 上位规划概要 6. 相关规划概要
5.大纲主要内容 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新) (一)径流量控制(水量)
对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径流控制要求,作为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约束条 件;(单位土地面积雨水蓄滞量、透水地面面积比例和绿地率等)
明确城市开发后的径流不能超过开发前(LID),旧城改造后的综合径流 系数不能超过改造前,不能增加既有排水防涝设施的额外负担。
(统筹兼顾、系统性、协调性)
5.大纲主要内容——规划总论 (三)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参考城市总规的规划范围,并考虑雨水汇水区的完整性,可适当扩 大。要重点考虑城市局地的高内涝风险区域。
(四)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为2012年。 规划期限宜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并考虑长远发展需求。 近期规划期限5年。
(五)规划目标
2
1. 背景—— 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
投资导向的杠杆力量 201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城市管网 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民生工程,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 历史上第一次将城市管网建设作为中央预算内投资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