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理念
人口资料(1):人口增长速度
世界总人口达到10亿(1830年左右)用了几千年,而达到20亿 却只用了100多年的时间(1925年)。在此之后,人口增长速度持续
加快:达到30亿人口用了30年,达到40亿人口则只用了15年(1975
年)。1980年世界人口已经增长到45亿。2002年达到60亿。(仅20世 纪一个世纪就增加了40多亿。)
案是:其生命终止时才会完成。”
终身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教育理念,
始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性的人物是法国成人教育家 保罗·朗格朗。
他是终身教育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和
理论奠基者。1965年,在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
际委员会议上,朗格朗以“education
permanente”为题作了学术报告,引起与 会者极大反响,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
第一节
终身教育理念产生的背景
终身教育的思想观点很早就已经存在。 ◆ 我国古训:“活到老,学到老”。
◆ 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中国的胎教思想。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提倡
尽早对儿童进行教育,甚至还有胎教思想。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
育上实现真正的机会均等。迫使这些国家重新审视教育制度,扩大了
教育的对象与范围,采取了更加 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使正规教育与 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得到了更好的结合。
三、人口结构的变化
20 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结构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 其中最突出的是以下两个方面: 人口剧增 和 人的寿命延长 人口结构的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着教育结构的调整和变 化。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这是20世纪人口结构 变化的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
平均寿命 22-26 27-29 30-33 35 57
现 在
70
(男71、女74)
人口资料(4):人的寿命增长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日本妇女和 圣马力诺男性最长寿,分别为86岁和80岁,中国男女寿命分别为71岁 和74岁,排全球第80位。(香港的人均寿命居全球第二位,男性为79岁、
人口资料(2):人均寿命的演变情况
地 区 全世界 较发达 地区 较不发达 地区
1950-1955年 47.0 65.2 42.4
1975-1980年 57.5 71.9 73.7 62.5
人口资料(3):我国人口平均寿命演变情况
时间 东 汉 唐 朝 清 朝 民 国 1957年
实施胎教的国家。 汉代 刘向 《烈女传》记载,周文王的母亲太任怀孕后,就“目 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 据《韩诗外传》记载,孟母在怀孟子时,就注意胎教:“席不 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谓也。” 蔡元培 对胎教也很重视,并提出了系统的理论。他的一个重要
主张是为孕妇设立专门的机构——胎教院。
女性为85岁,分别仅次于排名首位的圣马力诺和日本。)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定义:65岁以前算中年人,65-75岁算
青老年人,75-90岁算正式老年人,90-120岁算高龄老年人。
那么人的寿命应该多大岁数呢?按照生物学原理,哺乳动物的 寿命是它生长期的5-6倍,人的生长期是用最后一颗牙齿长出来的时
间(20-25岁)来计算,因此人的寿命最短应为100岁,人的正常寿命
二、政治形势的变化
二战以后,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 影响终身教育和终身教育理论的出现。 ▲ 殖民地国家:走上独立的民族国家的道路,都对旧有的教 育制度进行了改造。这些国家试图通过教育的改革来促进民主的发展
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这些国家特别注重通过 扫盲 运动及 成人培训 来
提高民族的素质。 ▲ 发达国家:争取人权的民主运动高涨,人民大众要求在教
◆ 陶行知: 早在 20 世纪 30-40 年代就阐述过终身教育问题。
1945年他在《全民教育》一文中就明确提出“终生教育”。这方面的 思想观点出现得更早,1934年,他在《生活教育》一文中指出:“生 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为什么提倡终生教育呢?他认为学问没有止境,社会的进步没 有止境,一个人的进步也没有止境。在现代社会,人只有“活到老, 学到老”,才能“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才能做一个“与时代俱 进”的“长久的现代人”,不被时代的洪流所淘汰。 ◆ 柏拉图:培养哲学王从3岁一直持续到50岁。 ◆ [英]耶克斯利:最早明确提出终身教育概念,并于1926年出 版了专门论述终身教育的著作《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 他说:“如果我们问,一个人什么时候可以完成教育?惟一的正确答
“education permanente”改为英译
lifelong education”,即“终身教育”。 朗格朗于1970年写成并出版了《终身教育 引论》。
导致现代终身教育理念产生的原因: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
20世纪50-60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且直接推动 着现代终身教育理念的产生并付诸于实践。 1.知识总量迅速增加 一位化学家每周阅读40小时,光是浏览世界上一年内发表的有关 化学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就要读48年。 2.知识更新不断加快 据统计,知识陈旧的周期越来越短,目前为5到10年。 3.科技物化时间缩短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10年中,新的发明与发现比过去2000年 的总和还要多。 4.电子技术迅猛发展 大众传播媒体的广泛运用使得终身教育成为可能。
1800年:10亿; 1930年:20亿; 1960年:30亿;
1975年:40亿; 1988年?50亿; 2000年:60亿; 2011年:70亿
按现在人口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100亿。不过也可 能会有新的变化,人口的增长速度有放慢的趋势,有的地方已经出现 了负增长。据称,我国正在研究调整实施了30余年的计划生育政策 (实施该政策以来全国少生了3-4亿人口),具体措施现在还不清楚。
应该是120岁。 另据英国剑桥大学遗传学专家 格雷 博士声称,随着干细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