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活动一初识刀具——技术的性质 ------------------------------------------------------------------------------- 2活动二和谐之美---------------------------------------------------------------------------------------------------- 2活动三纸制梁的设计与承重试验 ----------------------------------------------------------------------------- 4活动四—1 台灯的设计与制作 ---------------------------------------------------------------------------------- 8活动四-2平板电脑支架的设计 --------------------------------------------------------------------------------- 12 活动五教室卫生大扫除中的问题 --------------------------------------------------------------------------- 15 任务六橡筋动力小车设计 -------------------------------------------------------------------------------------- 15 活动七设计表现图的绘制练习 --------------------------------------------------------------------------- 18 活动八三视图练习----------------------------------------------------------------------------------------------- 19 活动九小三角架的制作------------------------------------------------------------------------------------------ 19 任务十木质鸟巢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22活动一初识刀具——技术的性质一、本活动说明本活动要求通过刀具的体验、认识,体会厨房刀具的作用和价值,深刻理解技术的性质。
二、教学建议1.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刀具进行课堂活动体验;2.可以作为课后活动体验;3.活动建议1课时,注意安全。
参考答案三、活动提示1.(1)①C;②B;③A;④C。
(2) A(3)锯齿刀主要满足了人们对切割质地比较柔软的食物的需求,这些需求推动着刀具的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能体现创新的含义即可)。
四、问题讨论1.(1)该切果器在造型上:有双手握把,八片刀连接在一起,中间的圆孔起到分散力的作用。
这个切果器可以一次性把苹果切成八瓣,切出来的苹果块均匀、效率高。
(2)从产品功能这个角度分析,它与传统水果刀相比其优点是一次性把苹果切成八瓣,均匀、效率高,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2.(1)该刀具的不锈钢刀片结构设计不适用的蔬果有:西瓜、番茄、橙子、青椒等等;这样的限制说明设计的技术产品要有明确的目的。
(2)C(3)把刀片长度适当加长,把切果器变大几号,可以切西瓜等。
3.略活动二和谐之美一、本活动说明人机关系简单的说就是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
这里的“机”是一个泛指的概念,除了通常说的机器以外,还可以是仪器、设备、工具等等,甚至是人所处的环境。
所以人机关系研究的是人和产品、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的产品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征。
它是设计活动中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次活动就是通过对多种产品人机关系的分析,来形象的说明人机关系的含义、需要实现的目标和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方法。
本次活动时间约需25分钟,建议作为课堂配套练习来使用。
上完一个知识点,做一部分练习的方式效果可能比较好。
二、教学建议1.先讲解人机关系的概念,然后就可以从生活中具体事物中开始详细讲解。
2.活动提示:(1)回答:①从键盘的外形设计分析,人机关系目标实现更好的键盘是:A(人体工程学键盘) ,主要实现的设计目标是:高效、健康、舒适。
②从键盘的功能区域的划分设计分析,人机关系目标实现更好的键盘是:A(人体工程学键盘) ,主要实现的设计目标是:高效、舒适。
③从键盘的按键排列设计分析,人机关系目标实现更好的键盘是:A(人体工程学键盘) ,主要实现的设计目标是:舒适。
④从键盘的快捷按键设计分析,人机关系目标实现更好的键盘是:A(人体工程学键盘) ,主要实现的设计目标是:高效。
(2)回答:①图中最适合食堂等场所使用的刨丝器是( A)②图中最能体现高效目标的刨丝器是( A)③从舒适目标分析,图中实现程度最差的刨丝器是( C)④表格2-1参考。
(3)回答:(4)回答:(5)回答:①A图中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是:盲道铺成了波浪形,可能带来的问题有: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弯道转向,不方便盲人的行走,改进建议:重新铺设成直行线。
②B图中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是:卫生间门上方设计的横栏高度不够,可能带来的问题有:出入不便,容易撞头,改进建议:加高横栏至标准门的高度或去掉横栏。
③C图中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是:座椅的椅垫部分平直且窄小,可能带来的问题有:坐在上面的人容易滑落,改进建议:适当提高椅垫翘起的角度。
④D图中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是:人行天桥没有设计辅助斜坡,可能带来的问题有:携带自行车,行李箱等过桥很不方便,改进建议:在两边增加一定宽度的辅助斜坡。
4、问题讨论参考:(1)曲线形的靠背和椅垫,实现了舒适目标;可升降的椅脚设计,实现了健康目标;边缘的圆弧处理和橡胶护套,实现了安全目标等等。
(2)活动三纸制梁的设计与承重试验一、本活动说明纸梁的制作是个非常有意思的活动,成本低廉,技术含量却很高。
学生在设计和制作时,可以有很多的方案,能有效的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通过物理等课程的学习,对梁的受力一些了解,知道梁的承受力与形状和所用的材料有关。
但是由于学生平时较少接触“压力”、“形变”、“承重”等问题,也没有在实践中体验过这些知识的应用,对方案物化过程的艰难并没有很好的认识。
通过本次试验,可以让学生体验试验的重要性,归纳何种形状的纸梁能承受较大的重量。
本次活动就是通过纸梁承重的技术试验与试验方案设计,让学生熟悉技术试验的流程,体验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时间约需一节课。
二、教学建议1. 教师拿出一张A3纸,均匀分成两份,一半卷成直径20毫米的圆柱型,另一半反复对折成20毫米宽的硬纸片。
然后分别进行承重试验,由这个简单的试验引出活动的主题——纸制梁的设计与承重试验。
2.活动提示:(1)同桌的两个同学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发放A3铅画纸、剪刀、5㎜双面胶一卷、固体胶、弹簧秤、网子、弹性绳子、塑料垫板、薄木片、重物(砝码、塑料罐、灌满水的矿泉水瓶)。
(2)按要求设计并制作纸制梁。
(3)思考并设计适合的试验方案。
回答:①B(强化试验法)②③试验目的:探究纸制梁的结构造型与承重能力的关系试验准备:A3铅画纸若干、剪刀、5㎜双面胶一卷、固体胶、弹簧秤、网子、弹性绳子、塑料垫板、重物、薄木片(砝码、塑料罐、灌满水的矿泉水瓶)。
试验过程(参考)1.取制作好的纸制梁放置在两张间隔为120毫米的凳子中间,在纸制梁上表面中间处放一透明塑料罐子,加入砝码,观察现象并记录纸制梁能承受的砝码的质量。
2.更换不同结构的纸制梁,采用相同的试验方法,分别记录不同结构的纸制梁能承受的砝码的质量。
3.列表比较歌词试验中不同结构的纸制梁的承重能力。
④略3、问题讨论略三、参考资料桥梁结构知识一、桥梁的组成部分与各部分的作用一根树干架在两岸就形成了一座最简单的单孔独木桥。
其所承受的重力(竖直的)或外力(竖直的或水平的),叫做荷载。
树干作为梁,起承受重力的作用,在桥梁上的学名就叫做承重结构。
如果木头的长度小于两岸的距离,则可在两岸之间设立一至数个木的或砖、石砌筑的支承物,然后在支承物与支承物之间及支承物与河岸之间架设由若干根木梁组成的承重结构,于是便形成了多孔桥。
为了防止河岸在承重结构的压力作用下崩塌,则可紧贴河岸用石块或木排桩做成挡墙,将承重结构支承在挡墙上。
又为了便于通行,可在并排的木梁上铺上小圆木或木板,做成桥面。
此时桥面与承重结构统称桥的上部结构。
两岸之间的支承物称作桥墩;岸边的支承物兼挡墙称作侨台。
桥墩与桥台统称为桥的下部结构。
上部结构是跨越部分,又称跨越结构或桥跨结构;下部结构是支承部分,又称支承结构。
二、上部结构近代桥梁由于所承受的载重和跨度都比较大,结构就比上面说的要复杂一点。
拿上部结构来说,如果承重结构是梁,就叫做主梁,可以用钢(钢板栗、钢箱梁、铜街梁)、钢筋混凝土(跨度不大时)或预应力混凝土做成。
承重结构如果是拱,就叫做主拱(多于一片拱时拱肋);如果是悬索,就叫做主索或大缆。
上承式(桥面在承重结构的上方)铁路钢桁梁的组成部分,其钢轨铺在枕木上,枕木铺在纵梁上,纵梁支承在横梁上,横梁支承在主梁(行架式承重结构)上。
此时钢轨与枕木部分叫做桥面,纵梁与横梁部分叫做桥道结构。
桥面设在承重结构上方的叫做上承式桥;桥面设在承重结构下方的叫做下承式桥(在两片(或数片)主梁之间用纵向的及横向的杆件,将两片很薄的主梁联成一个协性较大的空间结构,以抵抗横向的及纵向的力(风力、车辆摇摆力、线路在曲线上时的离心力等)。
这些联结杆件形成一个联结系统,叫做联结系。
于是上部结构便扩充为四个部分,即:1.桥面;2.桥道结构;3.承重结构及4.联结系。
三、下部结构荷载是通过上部结构的承重结构传递至下部结构的墩台顶面的。
为了使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受力明确(在支点处力的作用位置明确),以便进行精确的力学计算,同时为了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的连接可靠,必须在上、下部结构之间有一个保证力的作用位置明确并且连接牢固的支点构造,这个支点构造就叫做支座。
对于梁式桥来说,由于荷载和温度的作用,梁都会发生变形。
这种变形在支座处有两种:一种是梁弯曲时的转动变形;另一种是梁伸缩时的移动变形。
既允许梁作伸缩变形又允许梁作转动变形的支座叫活动支座;只允许梁作转动变形而不能作伸缩变形的支座叫固定支座。
每根梁只能有一个固定支座,其余的均为活动支座。
桥墩与桥台一般用砖、石砌筑或混凝土灌筑而成,在旱地上有时可用钢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