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期末检测试题(三)

期末检测试题(三)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检测试题(三)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 B.向水中加入Al2(SO4)3固体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 D.将水加热到100℃,使pH=6 2.已知:H+(aq)+OH-(aq)===H2O(l) △H=-57.3 kJ·mol-1。

现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浓硫酸、稀醋酸分别和1L 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和△H3的大小关系为()A. △H1==△H2>△H3B. △H3>△H2>△H1C. △H3>△H1>△H2D. △H2>△H1>△H33.关于盐类的水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与强碱生成的盐B.含有弱酸根离子的盐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C.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决定于形成盐的酸、碱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D.Na2 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S2-+2H2OH2S+2O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电离、电镀、都需要通电才可以发生B.温度升高,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右移,因为电离是吸热的C.相同条件下,弱电解质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大D.温度和浓度都能影响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 A(g)b 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40%,则()A、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D、a>b6. mA(g)+nB(g)pC(g)+qQ(g)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⑤反应速率υA: υB: υC: υD=m:n:p:q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反应A. ②③④⑥B. ③④⑤⑥C. ①③④⑤D. ①③④⑥7.已知室温时,0.1 mol.L-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溶液的pH =4 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l×10-7mol ·L-1D.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8.室温时,浓度都为0.1mol/L的HA 、HC、 HD三种一元酸溶液,其中HA溶液中c(H+)=0.01mol/L,HC的pH值为3,HD溶液中c(OH-)=10-13mol/L,则三种酸对应的钠盐在物质的量浓度和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溶液的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 NaA > NaC > NaDB. NaC > NaA > NaDC. NaD > NaA > NaCD. NaC > NaD > NaA9.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 mol·L-1·s-1 B.υ(B)=0.3 mol·L-1·s-1 C.υ(C)=0.8 mol·L-1·s-1 D.υ(D)=1 mol·L-1·s-1 10.25℃和1.01×105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 △H=+56.76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C、是熵减少的反应D、熵增大效应大于焓增大的效应11.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成l 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c(Na+),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H+)<c(OH-) B.c(CH3COOH)+c(CH3COO -)=0.2 mol·L-1C.c(CH3COOH)>c(CH3COO-) D.c(CH3COO-)+c(OH -)=0.2 mol·L-1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相同的K2CO3、K2SO4、HCl溶液混合,溶液的pH<7B.将0.1mol/L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的c( H +)/ c (CH3COOH)减小C.t℃时,某稀Ba(OH)2溶液中c(H+)·c(OH-)=1.0×10-12。

向pH = 8的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 = 4的盐酸,则混合后溶液的pH = 6D.10mL pH = 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pH = 2的HA至pH刚好等于7,所得溶液体积V总≥20mL13.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④⑥14.在373K 时,把0.5 mol 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 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反应进行到2 s时,NO2的浓度为0.02 mol/L。

在60 s时,体系已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6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 s,以N2O4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1·s-1B、在2 s时,体系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1倍C、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 0.25 molD、平衡时,若往容器内充入氮气,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15.已知25 ℃时,AgCl 的溶度积K sp=1.8×10-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c(Ag+)×c(Cl-)=K sp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B.AgNO3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c(Ag+)=c(Cl-) C.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 sp值变大D.将固体AgCl加入到较浓的KI溶液中,部分AgCl转化为AgI,AgCl溶解度小于AgI16.己知:H2O(g)=H2O(l) △H1=-Q1 kJ/molC2H5OH(g)= C2H5OH(l) △H2=-Q2 kJ/molC2H5OH(g)+3O2(g)=2CO2(g)+3H2O(g) △H3=-Q3 kJ/mol若使用23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kJA.Q1 +Q2 +Q3 B. 0.5(Q1 +Q2 +Q3)C.0.5Q1–0.5Q2 +0.5Q3 D. 1.5Q1 –0.5Q2 +0.5Q31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氧化反应B.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依据导电能力的大小,把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D.水溶液导电的过程是化学变化18.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2O Cd(OH)2 + 2Ni(OH)2。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 + OH- →NiOOH + 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19.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20.在水溶液中,因为发生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微粒是(  )A.CO、OH-、Na+、H+ B.Al3+、Na+、AlO2-、 Cl-C.Ba2+、HCO、K+、SO D.S2-、H+、SO、Cu2+21.(1)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

已知0.2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128kJ的热量。

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又已知H2O(g) = H2O(l),△H = -44 kJ•mol-1,则8.0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

22、某同学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用石墨做电极电解500 mL某浓度的CuSO4溶液,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生成,当溶液中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通电,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 g。

已知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 2PbSO4+2H2O(1) )写出铅蓄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2)当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02mol时,铅蓄电池内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

(3)电解前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若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电解后溶液的pH=23.(1)25℃时, 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c(Na+ ) c(CH3COO-)(填“ >” 或“=”或“<”,)。

(2)FeCl3水溶液呈(填“酸”、“中”、“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在配制FeCl3的溶液时,常将FeCl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填“促进”、“抑制”)其水解。

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24.Ⅰ.已知反应:CO (g) + H2O(g) CO2 (g) + H2(g)(1)将1mol CO和1mol H2O(g)充入某固定容积的反应器,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此时有2/3的CO转化为CO2。

则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此温度下平衡常数为。

(2)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该容器中充入1 mol CO2、1 mol H2,则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中CO2的体积分数约是下列各值中的(填编号)A. 22.2%B.27.55%C.33.3%D.36.8%Ⅱ.在T℃时,反应2SO2(g)+O2(g) 2SO3(g) △H<0的平衡常数K=6×102(mol·L-1)-1则: ①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平衡常数K 值(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②T℃时,某生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4molSO2、0.18molO2和1.2molSO3的混合气体,此时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填“是”或“否”),化学反应速率V(正) V(逆)(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