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求小数的近似数。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来汇报对教材的钻研情况和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求小数的近似数》是义务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节的内容。
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后的一次扩展,同时又为后面改写成以万和亿作单位的数做好知识铺垫。
教材内容展示了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说明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测量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加深对小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近似数的意义,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理解并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知道精确度的含义。
2.经历类比迁移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推理及概括能力,初步掌握“迁移”、“数形结合”等学习数学的方法。
3.感受近似数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理解求小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观察主题图,学生明确了用 0.984米、0.98米和1米三个数据都能表示豆豆身高后提出问题:他们是怎样得到豆豆身高的近似数的?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对求小数近似数的探究欲望。
二、探究新知
1.由整数类比迁移到小数
在回顾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后,做出强调:求近似数一定要用约等号来连接。
随机提出猜想:求小数的近似数是否也会用到四舍五入法呢?
2、自主探究,保留一位小数
接着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探究:保留一位小数求近似数。
在充分理解了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的含义后放手让学生探究,相互交流,汇报时,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完整的叙述。
接着引导学生探究保留两位小数及保留整数的方法在找到0.984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后,再一次引导观察、比较发现:同一个数因为要求不同,会有不同的近似数,但
保留位数越多,就越接近准确数,开始的结论是根据小数的性质结果近似数末尾的0能够去掉:经过讨论后发现因为保留位数的需要(即占位的需要)不能去掉。
保留的位数越多,准确数的范围就越小,相应的精确度也就越高。
从而得出结论:在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最后提出问题:回想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和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相同吗?从而建构起数学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