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
学生动手实际操作。
学生动手实际操作。
学生展示。
寻找礼品,巩固所学。
小结今日所学,强化知识。
三、回归生活、巩固提高
1.联系生活,知识运用
去年我们学校正式三校合一,优美、舒适的校园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那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咱们各校区的位置吗?
教师出示地图方向,距离。
2.回归实际,体会位置相对性
现在我在北路校区,要去杨庄校区应该怎样走?
观测点不一样,位置方向完全不一样。
学生说
3个都是在西南方向。
预设1:角度。西安与重庆昆明的角度不一样。
预设2:距离。距离相近,角度不同。
刮风,强降雨,暴雨,房屋受损等等。
预设:台风大不大?
什么时候来?在A市的什么方向上?
学生质疑:缺少条件。第一种,只给出角度,从A市出发东偏南30度的方向大概就成了一条射线,没有距离也找不到台风的位置。
善于与人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
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思维的创造性
其他同学都是这个问题吗?
第二种,只给出了我们距离,我们找不到方向,就是围绕A市形成了一个圆。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
6格
学生描述。
大方向、小角度、精距离。(学生具体解释)
通过识图,认清观测点的重要性。
初步使学生体会在确定观测点的前提下,寻找位置,方向,角度,距离三者缺一不可。
台风的危害。
具体操作,感受在确定观测点的前提下,寻找位置,方向,角度,距离三者缺一不可。
1.观测点的重要性。
这幅地图,有很多城市,你能说说他的大概方向吗?
他们都说了城市的方向,有东北,西南,都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
板书观测点。
看来观测点能决定一个城市或地点的大致方向。
下面请你以北京为观测点,说说你们老家在北京什么方向?
2.确定位置的三要素。
说说这三所城市在北京的哪个方向?
方向一致,位置却不同,哪里不一样?
教学难点:掌握角度的测量方法,能确定物体的方向,能用较规范的语言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5.教学流程示意
6.教学过程
步骤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地图激趣,引出课题。
师:出示中国地图,这些密密麻麻的是?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在这个假期里通过朋友圈,我欣赏到了部分省份城市的优美风光。请同学们也来看看,边欣赏,边读出省份的名称。(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山西,山东)
(3)小结所学
今天我们学会了准确描述地点的位置与方向,你能用几个词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下确定位置的条件吗?
教师奖励。奖品位于我东偏南30度的方向,距离大约有3米。一起找,赠送。
以观测点为中心,可找到方向、角度、距离3个条件,我们就能确定一个物体的具体位置。这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
预设:
以北京为观测点,西安在北京的西南方。
C级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认真
上课认真听讲,参与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讲,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
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
自信
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做出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台风到达A市后,改变方向,向B市移动,受到台风影响,C市也将有大到暴雨。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距离A市200千米。C市在A市的正北方,距离A市300千米。你想知道什么?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C市,A市在图上的具体位置。
承上启下,结束本课。
7.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项目
A级
B级
返回时又该怎样走呢?
这么快就说出来了,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量量看。
一去一回,你有什么发现?所走的路线发生了哪些变化?
同样的两个位置,我们描述的完全不一样,原因是什么?
观测点怎么样了?
你说的真好!奖励。礼品在讲台南偏西20度的方向上,距离2米。
今天学习了位置与方向要以观测点为中心,找到方向、角度、距离,刚才同学们运用知识找到了奖品,也找到了台风中心的位置。
作业单呈现两种
第一种,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度的方向上。
第二种,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600米的洋面上。
还有其他的问题吗?看这,现在我把方向、角度、距离都给你们,自己动手试试吧。
4.小组展示台风的具体位置。
(1)先确定方向,寻找角度
知识点:起始方向。东偏南30度,南偏东60度。但是我们一般以离测量地近的地方为起始方向,找小的夹角确定位置。
重庆、昆明的角度一样,但位置还是不一样,哪里不一样?
说明决定一个物体的位置有三个条件方向、角度、距离。
3.寻找台风的具体位置。
同学们请看,城市A,他在北京的东南方向,靠近大海边,台风多。台风有哪些危害同学们知道吗?
恩恩,这不台风就要到达A市了,你想知道什么?
台风在A市的什么方位,是以什么为观测点的?在你的作业单上找找。
六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且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尽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4.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学生能够认识平面图上的方向,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在由实物到绘制坐标图的抽象过程中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位置与方向(二)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位置与方向(二)
学科
数学
学段
第二学段
年级
六年级
相关
领域
图形与几何(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9~20页以及练习五的部分习题。)
教材
书名:数学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6月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创设问题情境,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位置与方向的学习,学生需要在大量的实践活动情境中去学习,去感受。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2)图上距离的确定
展示对比,说共同点。把实际距离缩小。不同之处,1cm代表的千米数不一样,但他们都是对的。
实际距离很长,地图上是画不下的,我们通常在地图上用1cm的长度或者一个单位的长度表示实际距离多少千米。
刚才很多同学用1cm代表100千米,要画几格?
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就在这,你能用一句话准确的描述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8.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这节课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找准观测点,根据方向,角度,距离三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方向意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具体体现在:
湖南和湖北是以洞庭湖为观测点划分南北的。那你们知道山西和山东是以谁为观测点进行划分的吗?
这些省市的名称有什么特征?
这些省市都与位置方向有一定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2.回忆旧知,导学铺垫。
你学过哪些有关方向的知识?
那北和东之间的方位叫?
东和南之间的方位叫?
西和南之间的方位叫?
西和北之间的方位叫?
2.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知识属于“图形与几何”里的“图形与位置”。教材以天气预报中的台风为情景,引出采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的必要性,从而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本单元学生会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并描述和绘制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3.回归课本,解决问题
请看,台风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移动,多长时间到达A市呢?
学生介绍。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大方向相反,角度,距离都没有发生变化。
观测点不同。
反过来了。
学生解答。
600÷20=30(小时)
联系实际,巩固所学。
总生活实际入手,体会位置的相对性。
寻找礼品,巩固所学。
解决问题。
四、承上启下,结束本课
西北还可以怎样说?
看来你知识点的掌握很扎实。
有了方向我们就能找到一个城市的大概位置。
省市,城份。
一座山,太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