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XJZ
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摇测工程
施工工艺标准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发布
目次
1 适用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施工准备 (1)
4 操作工艺 (1)
5 质量控制 (3)
6 质量标准 (3)
7 成品保护 (3)
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摇测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可用于建筑物内1KV及以下动力、照明配线安装工程。
2 引用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01-26-96》
《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
3 施工准备
3.1 材料要求
3.1.1 主材:绝缘导线、电缆、电缆终端头套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接线端子(接线鼻子):应根据导线的根数和总截面选择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
3.1.2 附材:焊锡、焊剂、橡胶绝缘带、黑胶布、电缆卡子、电缆标牌等材料必须保证质量,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等。
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3.2 作业条件
3.2.1 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3.2.2 管内穿绝缘导线、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3.2.3 电缆支架或线槽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完毕。
3.3 材料准备:
所用材料已运至施工现场,电缆终端头套、接线端子等经核对规格、型号符合图纸要求,其它材料质量和数量均能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3.4 主要机具:
3.4.1 一字改锥、十字改锥、电工刀、钢锯、钢挫、扳手、钢卷尺等。
3.4.2 克丝钳、尖嘴钳、剥线钳、压线钳、酒精喷灯、锡锅。
3.4.3 兆欧表、万用表。
4 操作工艺
4.1 电缆头制作工艺流程:
摇测电缆绝缘→ 电缆剥皮→ 电缆头制作→ 压接接线鼻子→ 与器具、设备连接4.2 摇测电缆绝缘
1KV及以下低压电缆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值应在10MΩ(0.5 MΩ)以上。
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各线芯分别对地放电。
4.3 剥电缆皮: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的电缆。
剥除电缆皮。
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剥去电缆外包绝缘层,将电缆头套下部先套入电缆。
根据电缆头的型号尺寸,按照电缆头套长度和内径,用塑料带采用半叠法包缠电缆。
塑料带包缠应紧密,形状呈枣核状。
4.3.1.1 将电缆头套上部套上,与下部对接、套严。
将做好终端头的电缆,芯线分开。
4.4 接线
4.4.1 芯线与电器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线、电缆接线必须准确,并联运行电线或电缆型号、规格、长度、相位应一致。
2)截面积在10mm²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和单股铝芯线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3)截面积在2.5mm²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拧紧搪锡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4)截面积大于2.5mm²的多股铜芯线,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或器具的端子连接;
5)多股铜芯线直接与插接式端子:连接前,多股铜线端部拧紧搪锡。
6)多股铝芯线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7)每个设备的器具的端子接线不多于2根电线。
8)电线、电缆的芯线连接金具(连接管和端子),规格应与芯线的规格相适配,接线端子必须使用闭口端子,严禁使用开口端子,且芯线不得断线。
9)芯线与设备压接后外露线芯的长度不宜超过1~2mm。
4.4.2 芯线接线鼻子压接:
1)线端头量出长度为线鼻子的深度,另加5mm,剥去电缆芯线绝缘,并在芯线上涂上电力复合脂。
2)将芯线插入接线鼻子内,用压线钳压紧接线鼻子,压接应在两道以上。
3)根据不同的相位,使用黄、绿、红、淡蓝四色塑料带分别包缠电缆各芯线至接线鼻子的压接部位。
4)根据接线鼻子的型号选用螺栓,将电缆接线鼻子压接在设备上,注意应使螺栓由上向下或从内向外穿,平垫和弹簧垫应安装齐全。
4.4.3 导线与平压式接线柱连接:
1)在螺丝上,可不涮锡,根据螺丝的大小煨圈,一定要做满圈,严禁反圈压接,盘圈开口不得大于2mm,同一接线柱上不得压接2根以上的导线。
2)多芯硬线、多芯软线采用涮锡接线鼻子法与接线柱连接,要保证接线柱与线鼻子匹配,弹簧垫、平垫齐全。
3)软线可做成圈状(要求同单股导线),涮锡,将其压平用螺丝垫片紧牢固。
4.4.4 导线与针孔式接线柱连接:
1)连接的线芯插入接线柱针孔内。
2)针孔大于导线1倍时,必须折回头后插入压接。
4.5 线路绝缘摇测
4.5.1 电缆线路绝缘摇测:
1)缘摇测分两次进行:电缆敷设前;电缆敷设完毕,送电前。
2)1KV以下电缆,用1KV兆欧表摇测相线间、相对零、零对地、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要求绝缘电阻值不低于10MΩ(0.5 MΩ)。
4.5.2 导线线路绝缘摇测:
1)绝缘摇测分两次进行:线路敷设完毕且电气器具未安装前进行第一次线路绝缘摇测,将灯头盒内导线分开,开关盒内导线连通。
电气器具全部安装完且在送电前进行第二次线路绝缘摇测,摇测时将线路上的开关、刀闸、仪表、设备等用电开关全部置于断开位置,电路中的模块、晶体管电路拆除。
2)使用500V兆欧表摇测,包括相线间、相对地、相对零、零对地的绝缘电阻值。
3)照明线路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10MΩ(0.5 MΩ);动力线路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10MΩ(1 MΩ)。
4.5.3 摇测方法:
1)线路绝缘摇测要选用量程适当的兆欧表。
2)线路绝缘摇测要先干线后支线,逐个线路进行摇测。
3)线路摇测要两人进行,一人摇测另一人读数及记录。
4)摇动速度应保持在120r/min上下,摇测值采用1min后的数值。
5 质量控制
5.1 电缆头制作:
5.1.1 电缆芯线锯断前要量好尺寸,以线芯能调换相序为宜,不宜过长或过短。
5.1.2 电缆头安装相序正确,卡固时,应注意找直、找正,不得歪斜。
5.1.3 电缆绝缘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5.1.4 电缆头套与电缆相适配,电缆头的绝缘良好,进出配电箱、柜电缆颜色符合规定,固定牢固,芯线与接线鼻子压接牢固。
5.2 接线:
5.2.1 剥线时应根据线径选用剥线钳相应刀口,且用力不得过猛,防止线芯受损。
5.2.2 导线涮锡应饱满,不得出现虚焊、夹渣等现象,涮锡后应用布条及时擦去多余的焊剂,保持接头部分的洁净。
5.2.3 多股软铜线涮锡不得遗漏。
5.2.4 接头部分包扎应平整、严密。
5.2.5 电线、电缆接线正确;
5.2.6 并联运行的电线、电缆规格、型号、长度、相位一致;
5.2.7 电线、电缆与器具、设备连接线芯长度适当,压接牢固、相序正确。
6 质量标准
6.1 主控项目
6.1.1 低压电线、电缆的线间和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
6.1.2 铠装电力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其截面积必须符合表6-1规定:
表6-1
6.2 电线、电缆接线必须正确,并联运行的电线或电缆的型号、规格、长度、相位必须一致。
6.3 一般项目
6.3.1 芯线与电器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6.3.1.1 截面积在10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6.3.1.2 截面积在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拧紧搪锡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6.3.1.3 截面积大于2.5mm2的多股铜芯线,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多股铜芯线与插接式端子连接前,端部拧紧搪锡。
6.3.1.4 每个设备和器具的端子接线不多于2根电线。
6.3.2 电线、电缆的芯线连接金具(连接管和端子),规格应与芯线的规格适配,不得采用开口端子。
6.3.3 电线、电缆的回路标记应清晰,编号准确。
7 成品保护
7.1 加强保卫,电缆头处门窗装好,并上锁,防止电缆、电线丢失或损坏。
7.2 电缆头制作完毕,立即与器具、设备压接牢固,以防损伤。
7.3 在涮锡使用酒精喷灯时,不对建筑物造成污染,并注意防火灾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