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件焊接尺寸检验规范
等级
公称尺寸t的范围(mm)
选用
20-30
>30
-120
>120
-400
>400
-1000
>1000
-2000
>2000
-4000
>4000-
8000
>8000-
12000
>12000-
16000
>16000-
20000
A
±1
±1
±1
±2
±3
±4
±5
±6
±7
±8
B1
1.5
1.5
2.5
±3.5
±5
±6.5
焊瘤
不允许
条形夹渣
长度≤0.3δ且≤10δ为被焊工作厚度
熔合性飞溅
不允许
允许存在不影响外观的少量熔合性飞溅
7.0焊接件检测方法:
7.1直线度的测量方法:
焊件的边缘应与直尺靠紧,使直尺与实际表面的距离降至最小。应测量边缘与直
尺间的距离(见图6)
7.2平面度的测量方法:
焊件的实现表面樱花测量面靠紧,使其间隙达到最小,采用一些工具可能有效,例如:光学仪、水平仪、拉线、底板、面板和机台。应测量实际表面与测量面之间的距离(示例见图7)
5.1.2对加工过程钢构件非关键部位(由工艺、技术员确定)的尺寸、形状、焊缝等达不到B1级标准时,由工艺、技术人员确定放行或返修。低于B级内部转序由工艺技术员裁定;成品出厂由工艺技术人员与客户沟通,让步接受需取得客户书面通知。
5.2标准实施:
5.2.1通用钢构部生产部门负责按图纸、按工艺、按技术要求对产品进行加工。钢结构件送检质量原则上应达到《钢结构件焊接检验规范标准》B1级标准。
±8
±9.5
±11
企标
B
±2
±2
±3
±4
±6
±8
±10
±12
±14
合
标
C
±3
±4
±6
±8
±11
±14
±18
±21
±24
D
±4
±7
±9
±12
±16
±21
±27
±32
±36
注:线性尺寸超过20000m的按照3GB/T19804-05《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和形位公差》B类标准执行。
6.3焊接件的直线度。平面度和平行度公差
±15′
±10′
B1
±40′
±30′
±20′
企业标准
B
±1°
±45′
±30′
合同标准
注1角度尺寸公差:应采用角度的短边作为基准边,其长度可以延长之特点的基
准点,在这种情况下,基准点应当标注在图上。
2 t为D.a的正切值,它可由短边的计算出来,以mm/m计,即每米短边长度
内允许的偏差值。
6.2焊接件线性尺寸公差要求
7.3平行的测量方法:
参照表面与基准面对齐,通过使用量具将测量面建立在平行于基准面并离开焊件之外,然后测量实际表面与测量面之间的距离(示例见图8)
8.0相关标准
8.1GB10854-85《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
8.2GB/T12469-90《焊缝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级》
8.3GB/T19804-05《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和形位公差》
咬边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5%,其深度符合下列规定:δ≤14,△δ≤0.8;δ>14,△δ≤1.2,
气孔及圆形夹渣
在任意100长度的焊缝上直径不大于2.0的气孔及圆形夹渣不得多于1个,在全焊缝上不多于3个;
不允许存在密集性气孔或圆形夹渣,单个缺陷的直径不大于2.0,在任意100长度内不得多于2个;
6.4焊接件焊缝检验标准:
焊缝焊接表面应平滑,不应有裂纹、密集气孔、大弧坑、焊丝头、焊穿、深咬边、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
焊缝的外部缺陷分A、B、C三级,A、B等级的缺陷应符合下列规定,C级焊缝表面应较为平直、均匀、无裂纹,无明显的弧坑、咬边及焊缝断面减薄等缺陷。
项目
简图
等级
A
B
焊缝余高
平焊h=0~3.0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的其余焊缝h=0~4.0
等级
公称尺寸L (对应表面的较长边)的范围(mm)
选用
30
-120
>120
-400
>400
-1000
>1000
-2000
>2000
-4000
>4000
-8000
>8000
-12000
>12000-
16000
>16000-
20000
>
20000
A
±0.5
±1
±1.5
±2
±3
±4
±5
±6
±7
±8
B1
±0.5
钢结构件焊接检验规范
此文件属山东力丰重型机床有限公司文件控制中心控制
未经许可,不得复印及取离本公司
文件编号:LFGLP-0116
版本号:A
页数:9
编制:
马永江
批核:
生效日期
2014.12.1
山东力丰重型机床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LFGLP-0116
版本
A版
文件名称:焊接件检验规范
第1页
共9页
1.0目的:
为加强钢结构件焊接质量的控制,提高焊接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8.4JB/T 6046-1992《碳钢、底合金钢焊接构件焊后热处理方法》
9.0有关规定:
9.1此规范需经技术工艺、生产部门、品管部门、管理办、市场部等部门的管理评审(初审、批准试运行))。
9.2此规范需经三个月的试运行,在此期间以数据收集汇总分析为主,三个月后再次进行修订完善,然后正式运行。
2.0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钢结构件焊接质量的检验。
4.0检验依据
4.1技术标准
包括国家的、行业的或企业的有关标准和技术法规。这些标准或法规中规定了焊接件质量要求和质量评定方法。
4.2技术图纸
图纸规定了焊接件加工制造必须达到的材质特性,几何特性(如:形状、尺寸等)以及加工精度(如:公差等)的要求。
5.4.2在接到通用钢构部工艺技术人员因产品质量问题需要和外部客户沟通的信息后,市场部在2小时内建立工艺技术人员与客户相关部门沟通的管道。并为问题顺利解决提供有效的帮助。
6.0钢结构件焊接检验规范标准
6.1焊接件的角度尺寸公差要求
公差等级
短边长度
≤315
>315-1000
>1000
标准选用
A
±20′
焊缝边缘直线度
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f≤3.0、埋弧焊f≤4.0
角焊缝焊角不对称度
△K=+(1+0.1K)且0△K≤+2.0
△K= - (1+0.1K)- +(2+0.15K)且-2.0≤△K≤+5.0
弧坑
不允许
烧穿
不允许
焊缝间断
不允许
纵向横向裂纹
不允许
咬边
咬边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5%,其深度符合下列规定:δ≤14,△δ≤0.6;δ>14,△δ≤1.0,
5.3.2对钢构件非关键部位(由工艺技术员确定)的尺寸、形状、焊缝等达不到B1级时应及时将检验数据提供给工艺技术人员,由工艺技术人员裁定返修、让步接收或报废;成品出厂低于B级时以工艺技术员提供的客户书面让步接受通知为依据办理让步接受放行手续。
5.4标准延伸:
5.4.1市场部原则上按照《钢结构件焊接检验规范标准》中B级标准与客户洽谈质量验收标准,并列入合同必要条款。对无法确定质量等级时,需预先将技术资料传通用钢构部工艺技术人员进行评审,工艺计划组在规定的时间内通知市场部评审结果。
5.2.2对钢构件非关键部位(由工艺技术员确定)的尺寸、形状、焊缝等达不到B1级应按照工艺技术人员的裁定结果进行返修或填报让步接收单。
5.3标准管控
5.3.1品管部检验员负责按照《钢结构件焊接检验规范标准》B1级标准对钢结构件产品进行检验,对焊后需要切削加工时,应当考虑其尺寸公差及形状位置公差,至少保证单边有3.0-5.0mm的加工余量。
焊缝余高
△K≤1+0.1K且△K≤3.0
△K≤1+0.15K且△K≤5.0
焊接减薄量
h≤0.2+0.02δ且h≤1.0
h≤0.2+0.04δ且h≤2.0
△K≤0.3+0.05K且△K≤1.0
△K≤0.3+0.05K且△K≤2.0
焊缝宽度不均匀
C≤20Cmax - Cmin≤4.0 C≤20Cmax - Cmin≤5.0 C为焊缝宽度
4.3工艺文件
如焊接工艺操作规程;机加工艺卡等等,在这些文件中根据工艺特点提出了必须满足的工艺要求。
4.4采购合同
在采购合同中有时对焊接件提出附加要求,作为图纸和技术条件的补充规定,同样也是验收的依据。
5.0职责:
5.1标准编制
5.1.1通用钢构部工艺技术人员本着企标适当高于同类国标的原则,负责编制《钢结构件焊接检验规范标准》
±1
±2.5
±3.5
±4.5
±6.5
±8
±9
±11
±13
企标
B
±1
±1.5
±3
±4.5
±6
±8
±10
±12
±14
±16
合标
C
±1.5
±3
±5.5
±9
±11
±16
±20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