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世纪城市

中世纪城市


从总体上说,中世纪欧洲城市的人口规模仍较小。
1.巴黎
(1)地理位置
巴黎处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市区位于塞纳河沿岸。河上的西堤岛与 圣路易岛是巴黎最古老的地区。
塞纳河——“巴黎之河”,巴黎就是沿着 该河发展起来的。塞纳河流经此处时弯曲 回转,中间形成若干小岛;岛屿以北为大 片 湿地,东西两侧有塞纳河的支流绕行,远处 巴黎 环 有若干山丘高地。可以说,巴黎的第一道 防御设施就是塞纳河提供的天然防护。 西堤岛——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一座岛 屿,巴黎就起源于这个有着天然城墙的 小岛,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开始在此定居 并逐渐将其发展成为一座城市,名为“吕 堤兹”,是一座没有城墙完全开敞的城市。
(2)佛罗伦萨与威尼斯
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有许多繁荣的城市,并在 反对封建贵族和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赢得胜 利,形成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就是两个著名的代表。
威尼斯
威尼斯原是濒临亚得里亚海湾的渔村,民族大迁徙时期先后属于几个日耳曼 人王国,7、8世纪是公国,有总督。9、10世纪,工商业日趋发达,始建共和国。 1082年,拜占廷皇帝允其在帝国境内设立商站和进行免税贸易。1204年第四次十 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威尼斯除夺得大量财富外,还占有拜占廷的许多领土, 如克里特岛、爱琴海诸岛、马尔马拉海沿岸许多港口和部分君士坦丁堡等,一跃 而为地中海强国。1284年起铸造金币杜卡特,是当时欧洲的通用货币。威尼斯每 年收入100万杜卡特,等于法国的收入,超过英国和西班牙。1379年击败劲敌热 那亚舰队,垄断了地中海东部的贸易。威尼斯有发达的造船、纺织和玻璃制造业, 最多时有造船工匠6000人、水手25000人,从事呢绒和纺织生产者有16000人。 威尼斯是一个商人贵族共和国。大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有议员480人,由名 列“黄金簿”上的少数贵族世家中选举产生。小议会是政府,由6名议员组成, 帮助总督处理日常事务。总督是国家元首,终身任职。元老院决定国家大政方针, 有120名议员,由大议会和上届元老院选举产生。最高法院是四十人委员会。14 世纪初设立十人委员会,有权秘密监督总督、议会和每一个公民和秘密审案判决。 威尼斯国家有强大的武装部队,有步骑兵约4万人。 1453年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夺去威尼斯的许多东方据点。新航路的开 辟和欧洲商路和商业中心西移大西洋沿岸,对威尼斯是沉重的打击,从此走向衰 落。
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
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从头做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罗马帝国晚期,西欧进入了封建社会,其社会特点是封建主世袭领 地的分封和教会的庄园化。
中世纪初期 ( 公元 5 ~ 10 世纪 ) 的特点是城市处于衰落状态。以农 业为主的日耳曼人由北向南迁徙,它们的生产方式不需要城市,战争 亦使商路断绝。落后的自然经济,使城市手工业和商业极端萧条,这 样就使得 5 ~10 世纪的西欧文化处于极端破落的状况。在这个漫长的 时期中几乎没有城市建设,也很难找到与古代城市的联贯性。
威尼斯
中世纪末期的威尼斯
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位于意大利中部,地处北方至罗马的中途。11、12世纪工商业渐渐发展,成为帝国 城市。1155年获自治权,建立城市共和国。佛罗伦萨的商人和高利贷者与罗马教廷的关系密切, 靠向它贷款、代征各国教会税和向各国首脑贷款等积累大量资本。1252年开始铸金币佛罗林, 成为地中海区域的通用货币。1289年废除农奴制后盛行分成制,破产农民为工业提供廉价劳动 力。1293年,城市贵族的统治被推翻,由富商、银行家和行会上层分子掌权。同年制定新宪法 “正义法规”,规定行政机关长老市政会由7个大行会各选1名代表(称“肥人”,主要是富商、 银行家)和14个小行会共选2名代表(称“瘦人”,主要是手工业者)组成;市政会负责人称 “正义旗手”,兼任军队总指挥。 14世纪初,佛罗伦萨的制呢业中出现资本主义生产,这是西欧最早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由 于政权掌握在“肥人”手里,雇佣工人的工资微薄,工作日长达14小时以上,还没有组织行会 的权利,被排斥在政权之外。
城墙外产生城郊区。以环状与放射环状为多。以后工 商业发展,也建造了一些方格网状城市。
城市中心:中世纪欧洲有统一而强大的教权,教堂常占据
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庞大的体积和超出一切的高度,控制
着城市的整体布局。教堂广场是城市的主要中心,是市民集 会,狂欢和从事各种文娱活动的中心场所。有的城市尚有市
政厅广场与市场广场(Marketplace)。中世纪城市划分为若干
西堤岛的位置
巴黎起源地---城岛时代早期一个位于塞纳河边名叫西岱的小渔村, 后在罗马营寨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公元360 年, 罗马总督于连· 拉波斯 (JVLIENL’APOSTAC) , 把吕戈戴斯城正式命名为巴黎( PARIS) 。公元508 年 法兰克国王克洛维(CLOVIS) 正式建都于巴黎, 使巴黎城取代了里昂城, 成为法国 的政治文化中心。公元888 年法兰西封建王国又以巴黎作为首都。 历史学家一般把公元476年到14,15世纪这一时期称为“中世纪”。这个时 期的欧洲社会处于全面萧条状态。当时的巴黎,街道狭窄曲折,沿街市民房屋 多为木结构。由于基督教对人民精神上的黑暗统治,除了教堂,居住区完全处 于无规划杂乱无章的状态,零零散散的商铺和作坊散布其中。直到10 世纪,工 商业开始复苏,城市发展开始有所转机。路易七世统治时期,国王和城市相互 利用携手,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到了奥古斯都统治时期(1180 年~1225 年),修 建了卢佛尔堡垒和巴黎圣母院的主要工程。 15世纪前后,文艺复兴,资产阶级萌芽,基督教的地位被强烈动摇。16世纪 的法国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统一,到17世纪中叶成为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王国。 这一时期,城市建筑风格主要是为君主服务的“古典主义”。在建筑外形上显 得端庄雄伟,但内部则极尽奢华,空间效果和装饰上带有强烈的巴洛克特征, 到18世纪则演化成洛可可风格。
佛罗伦萨
十 四 个 欧 洲 中 世 纪 城 市 平 面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是自发成长的。 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要塞型;第二种是城堡型; 第三种是商业交通型。 选址与形制:水源丰富、粮食充足、易守难攻、 地形高爽的地区,四周以坚固的城墙包围起来。随着 经济的发展,市区不断扩大,因而又不断扩建城墙。
城市因受城墙的束缚,往往规模很小。当城市发展,
15世纪末以降,意大利工商业衰落,商人和高利贷者转而投资于土地。1472年,佛罗伦萨有 270家制呢手工工场,1527年降为150家,1537年仅剩60家。
佛 罗 伦 萨
中世纪锡耶那中心区: 德尔坎波广场、德拉康泰 拉莱广场、锡耶那大教堂 和某街道
锡耶那大教堂 德尔坎波广场
德拉康泰拉莱广场
西格诺里亚广场
(3)社会经济
在中世纪早期,法国农村逐渐形成村庄和采邑。10世纪晚 期外族侵略逐渐平息后,法国农业和商业得到发展,公爵们鼓 励村庄间开展周期性的集市。香槟在其伯爵的支持下成为欧洲 最大的集市之一。法国北部的巴黎盆地成为谷物种植和出口的 重要农业区,弗兰德尔发达的纺织业也使得当地的商业日益繁 荣。 卡佩王朝掌握统治权后,致力于建设其统治中心——法兰西岛。 在腓力二世时,巴黎人口达到5万,巴黎圣母院、卢浮宫等工 程陆续开工,城内道路也趋于完善。到1300年,巴黎人口达 到20万,超过米兰、威尼斯等强大的意大利城邦,成为欧洲最 大都会之一。 14世纪,法国全国饱受战争和瘟疫的肆虐,同时赋税与徭 役增加,国内人口减少,生产力也随之锐减。直到15世纪末 16世纪初,法国的经济状况才恢复和复兴。
教区。 城市环境景观:充分利用城市制高点、河湖水面和自然 景色。城市的环境视觉秩序通过建筑物之间的相似与相异的 明确分野而取得,构成了对比鲜明的城市建筑群体。城市的
弯曲街道既可挡冬季寒风,防夏日暴晒,又具有丰富多变的
视觉效果。
(5)哥特式建筑艺术风格
由于罗曼式风格给整个欧洲建筑艺术带来了变化与革新,人们不再墨守成规,拘泥于 以往 的建筑模式,创造出更加新颖,轻巧,美观,大方的风格建筑。最早出现的第一座哥 特式教堂是大巴黎地区的罗荣教堂。
代表建筑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哥特式风格基 督教教堂,是古老巴黎的象征。 它矗立在塞纳河畔,位于整个巴 黎城的中心。它的地位、历史价 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 的建筑之一。该教堂以其哥特式 的建筑风格,祭坛、回廊、门窗 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 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 珍品而闻名于世。
(4)中世纪巴黎的城市建设
公元508年,法兰克人占领了巴黎,开始在此建教堂和宮殿。於格· 卡佩于987 年加冕为法兰西国王,开创了卡佩王朝,同時巴黎也首次成为法兰西的首都。 自中世纪中期法国成为统一的封建王朝后,巴黎就一直是法国历代王朝和共 和国的首都。 3.2中世纪巴黎的发展特点 中世纪的西欧,宗教凌驾于王权之上,形成了教区与社区合一的城市生活形 态,凸显以教堂为核心的空间组织理念。而已经发展为基督教中心的巴黎自 然也形成了典型的中世纪城市面貌。巴黎圣母院(建造时间1163年~1345年) 矗立在塞纳河中西堤岛的东南端,位于整个巴黎城的中心,就鉴证了这一点。
西欧城市兴起于 9 ~ 10 世纪,始于意大利,而后扩展到尼德兰、 法国、德意志的莱茵河流域及南部地区。不仅出现了保留着半农业性 质的,规模不大的城市;而且过去曾经是大型经纪商和手工业生产中 心,以及重要的行政、政治和宗教中心的城市,在规模上也获得较大 的发展。
在11~12世纪,城市发展出现质的飞跃,中世纪西欧城市中的商人 和手工业者成立了行会,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斗争,获得了自治。城市 市民享有个人自由,设立城市法庭,建立选举产生的政权机构。在自 治城市中,城市议会是其中主要机构,它掌管行政事务、税收,对商 业、手工业实行监督,领导城市武装力量,使某些城市转变成某种意 义上的集体领主,有些城市实际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12~13世纪,货币开始流行,城市变为商业活动中心,人口逐渐 集中到城市中来。正是在这些城市里,城市建设得到很大的发展。许 多新的建筑类型如市政厅、关税局,基尔特厅(手工业行会会所),教 会附设的学校、医院等开始出现。这个时期由于交通的发展以及贸易 往来带来的文化交流,使得城市的建筑环境形态发生进一步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