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审查要点

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审查要点

X.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审查要点X.暖通专业施工图(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要点:X.暖通专业施工图(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要点:X.电气专业施工图节能设计审查要点:X.给排水专业施工图节能设计审查要点: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基本明确的几个问题(建筑专业)1、民用建筑的分类:①按GB50352-2005 3.1.1 民用建筑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居住建筑——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②根据上述定义,从建筑节能设计的角度可细化为:居住建筑:住宅(含公寓式住宅)、宿舍、附设在住宅内的幼托、老年公寓。

公共建筑:办公、科研、商业服务、文化、纪念、观演、体育、交通、医疗、学校(除宿舍外)、园林、独立建造的幼托建筑等。

③地下建筑根据使用功能可分别考虑:a.作为地下商场及娱乐场所,有采暖空调功能的按公共建筑计。

主要应考虑地下室侧墙和地面的热阻及顶板(注意防潮、换气)。

b.作为车库、设备用房、库房的,因其使用条件和建筑标准与一般民用建筑有较大差别,不考虑建筑节能设计。

2.工业建筑中涉及到的车间端头的生活间、办公楼、综合楼等分别按下列情况考虑建筑节能设计。

①由于车间的生活间,多数底层是为车间服务的工具间、设备间及出口等,上部为车间管理和技术服务用房,所占面积体积比例较小,可以暂不考虑建筑节能设计。

②独立的办公楼、综合楼、宿舍等,应分别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进行建筑节能设计。

3.吊层由于重庆的地形特点,在建筑设计中,吊层情况时有出现。

①吊层中有部分外墙紧贴挡土墙,计算体形系数时,此部分外墙不必计入外墙面积,但要核算侧壁热阻。

②若不紧贴,留有空间,应计算外墙表面积。

4.底部楼板的界定①首层架空(无外围护结构)的二层楼板,有地下室且地下室为自然通风、排烟的车库,设备用房的首层楼板,应按底部自然通风的架空楼板考虑。

②有地下汽车库,但车库为机械排烟和通风的,居住建筑可按楼板考虑;公共建筑由于无楼板性能要求,但有地面热阻要求,应按地面考虑。

③有地下室,地下一层或地下一、二层为商业用房的,居住建筑不考虑底板的节能措施。

④有地下室,地下一层或地下一、二层为商业用房,而地下二层或地下三层为车库的,地下一层或地下二层的底楼板应按地面考虑。

5.上部为住宅的商住楼、综合楼①有商业网点的按居住建筑考虑节能设计。

②上部为住宅,下部及裙房为商业或其办公、娱乐等用房时,应分别按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节能标准进行设计。

6.小区建筑中多栋建筑,原则上应分别进行节能设计计算,若某几栋,平面、立面、层数,开窗及朝向等均一样,可只算其中一栋。

但若朝向不同,即使其它都一样,应分别计算。

7.窗的物理性能应按GB/TXXXX-2002确定。

说明:上次讨论中对上述4的争论较大,鉴于在培训学习时,曾讲到过此方面的要求,从建筑节能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此内容又细化,请再次考虑,故暂又列入。

施工图审查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及疑难问题暖通空调专业(征求意见稿)二○○六年三月1. 处于地下层的柴油发电机储油间的通风设计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等附属房间,应设置排风装置。

排风管可并入机房的排风系统,但在接至储油间的排风支管上应设70℃关闭的防火阀。

承担柴油发电机房储油间独立的或合用的系统排风机应采用防爆型风机。

1.说明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8.5.3.2条和《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报批稿)10.3.12条第3款,穿越储油间的隔墙和楼板处的排风管上应设置防火阀。

根据《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年版)4.5.1条第5款,柴油发电机房储油间的通风量不小于3次的换气量。

根据《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 (2003年版)4.3.8条“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等附属房间,应设置排风装置。

排风管可并入电站的排风系统,但在接至储油间的排风支管上应设防火阀。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防火规范》GB 50038-2005 5.7.7条“柴油电站的储油间应设排风装置。

排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每小时5次,接至储油间的排风管道上应设70℃关闭的防火阀。

”轻柴油为丙A类液体,闪点应在60℃以上,但是,由于国内实际油品供应状况,闪点低于标准数值的现象存在,故规定排风机应采用防爆型风机。

当采用合用排风系统时,考虑通风运行停止期间较长,会发生柴油蒸气的积聚,导致风道内柴油蒸气浓度增加,同时注意到国内出现有商品柴油闪点低于60℃的现象时有发生。

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对轻柴油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7.5%。

问题之一是部分产品闪点不合格。

闪点是柴油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闪点过低将对柴油贮存的安全性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国家标准严格规定柴油的闪点值为≥55℃。

但在抽查中,有4个批次产品闪点项目不合格,占不合格产品总数的 44.4%,其中闪点最低的产品测定值仅为17℃,比标准值低38℃。

因此为保证通风系统启动时的安全,仍规定排风机应采用防爆型风机。

2. 处于地下层燃气直燃溴化锂冷(热)水机组和燃气热水机组机房的通风设计2.1燃气直燃溴化锂冷(热)水机组和燃气热水机组机房,应有独立的机械通风系统。

风机应选用防爆型。

事故通风装置应与可燃气体探测器联锁。

机械通风装置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通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机房的正常通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确定;2机房房的事故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确定;3机房的送风量应为排风量与燃烧所需空气量之和;4燃气调压间连续排风量不应小于每小时3次换气,事故排风量不应小于每小时12次换气;2.1说明根据下列规范或手册规定确定本条。

根据《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 第13.3.6条设在其它建筑物内的燃气锅炉间,应有每小时不少于3次的换气量。

换气量中不包括锅炉燃烧用风量。

安装在有爆炸危险房间内的通风装置应防爆。

第13.3.7条燃气调压间等有爆炸危险的房间,应有每小时不少于3次的换气量。

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并应用每小时换气不少于8次的事故通风装置。

通风装置应防爆。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报批稿)强条10.3.17条燃油、燃气锅炉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设施。

燃气锅炉房应选用防爆型的事故排风机。

设置机械通风设施时,其机械通风装置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通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2 燃气锅炉房的正常通风量,宜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确定;3 燃气锅炉房的事故排风量,宜按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确定。

根据《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年版)4.1.33条燃气、燃油直燃型溴化锂冷(热)水机组的机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设施。

设置机械通风设施时,其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燃气直燃机房的通风量,宜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确定。

2燃气直燃机房的事故排风量,宜按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确定。

根据《设备专业建筑设计技术细则》(2005年版)17.4.3条3(1)1燃气锅炉间、燃油直燃机房的通风量,不应有小于每小时6次换气,事故排风量不应小于每小时12次换气;3(1)3)锅炉间、直燃机房的送风量应为排风量与燃烧所需空气量之和;3(2)燃气调压间连续排风量不应小于每小时3次换气,事故排风量不宜小于每小时12次换气;4.事故通风装置应与可燃气体探测器联锁。

5.有爆炸危险的房间的通风设备应防爆。

2.2 燃气直燃溴化锂冷(热)水机组和燃气热水机组机房,机组后的烟道上,均应装设防爆门或防爆膜,防爆门和防爆膜直径不应小于200mm,防爆门的位置应有利于泄压和避免危及人员安全。

两台或两台以上机组共用烟道时,至总烟道的每个支烟道上应设置闸板或蝶阀,并在闸板或蝶阀上应有直径不小于15mm的孔洞。

机组排烟烟道按壁面温度300℃考虑,烟道外壁应设置隔热层。

2.2 说明根据下列规范或手册规定确定本条。

根据《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 第2.0.14条燃油、燃气和煤粉锅炉后的烟道上,均应装设防爆门。

防爆门的位置应有利于泄压,当爆炸气体有可能危及操作人员安全时,防爆门上应装设泄压导向管。

根据《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年版)9.11.4条第3款在容易积聚烟气的烟道处应设置泄爆口,……。

泄爆口材料可用0.3mm铝合金板或5mm 厚石棉板。

第4款应设置防止倒风的装置。

第6款至总烟道的每个支烟道上应设置闸板或蝶阀,并在闸板或蝶阀上应有直径不小于15mm的孔洞。

根据《设备专业建筑设计技术细则》(2005年版)21.2.12条第11款燃油、燃气锅炉后烟道的转弯烟室和易受炉内爆炸波冲击部位应装设防爆门,防爆门和防爆膜直径不应小于200mm,防爆门的位置应有利于泄压和避免危及人员安全。

3 建筑专业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第5.3.3条,在汽车坡道出入口设置了防火卷帘时,当电气专业采用了防火卷帘分段延时下降控制时,直接邻接汽车坡道出入口的防烟分区,可利用对外通道进行自然补风。

不与汽车坡道出入口邻接的防烟分区,仍应同时设置进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

3.说明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第8.2.7条,汽车库内无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的防火分区,当设置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进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

4.当车库面积小于≤2000m2时,如果车库内最远点距自然排烟口的水平距离超出30m时,对该超出30m区域,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4.说明依据为《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报批稿)9.2.4条“自然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的水平离不应超出30m。

”根据《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年版)4.1.6条“自然排烟口,……。

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5.地下汽车库的通风系统的风机当采用单速轴流式风机时,则应于通风系统中风机进出口设置消声装置。

5. 说明单速轴流式风机的噪声数值偏高,A声级多为80dB左右,故应采取消声措施。

6.. 排烟系统的风机当采用柜式离心风机时,应设置于专用的风机房内。

6.说明依据重庆市《建筑工程消防验收规范》DB 50/201-2005 7.3.12条“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可采用排烟轴流风机或普通离心风机,安装在室内的普通离心风机应设专用机房。

”7.建筑内风管穿越变形缝隔墙处的两侧应设防火阀,无隔墙的变形缝处可不设防火阀,同时,穿越无隔墙的变形缝处应采用防火软接。

7.说明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8.5.3条条文解释图26,表达的是风管穿越变形缝隔墙处的两侧应设防火阀的做法。

显然,当该处无隔墙,实际是同一防火分区空间,此时,两侧就无需设置防火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