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考点解读】高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所占分值比较高,想要有效备考,我们就需要先了解考文言文阅读题考察哪些考点,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复习策略。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考查目的有四点:1. 立德树人的需要。
“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总的要求。
从高考每年选择的文言文阅读题的阅读材料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意图。
综合起来看,传主在我国古代史都是对历史发展起过积极作用的历史名人,都是可以彪炳千古的历史人物。
2. 必备的阅读能力的需要。
作为一个中学生,确切的说,作为一个有着5000年辉煌灿烂的文明中华民族的子孙,其所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不仅仅是能读懂几篇现代文,更重要的是能读懂承载着5000年文化成果的文言文,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的人文素养。
3. 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
先辈们创造的灿烂的文化靠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的典籍都是用文言文书写的。
因此,不懂文言文,从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就谈不上,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盲。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热爱国家、民族的需要。
“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是课标规定的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之一。
文言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汉语语言美的集中体现。
除了契合当代的时代精神外,文言文阅读高考选文还注意突出传主的语言引述,以彰显人物坚守的观念精神,也更便于有信度地检查考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文本600字左右,阅读量基本持平。
选择题分别为文言断句、古代文化常识、概括分析原文内容。
第4题文言翻译题仍然侧重考查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需要字字落实,文通句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正式纳入《考试大纲》,体现了高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重点考向】D读文技巧u wen ji qiao一、初读,整体感知,以“文”会意1.看内容是什么文言文的阅读,整体感知是非常重要的。
整体感知包括:文章的体裁是什么,写了哪些人、哪些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品质。
2.看题注有什么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标题、尾注、出处这些内容也绝不可忽视,它们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
整体感知,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其次,看标题、选文出处及尾注,看这些为整体把握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
二、再读,圈点勾画,以“词”疏意读懂文言文,我们可以采取圈画关键词的方法。
那么,圈画什么?怎么圈画呢?1.知人。
传记文的写作对象就是人。
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
具体地说,文章主要人物是谁,这个人有哪些性格特征;次要人物有哪些,和主人公之间有什么关系。
因此第一步先圈画出人物的姓名和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武帝践祚。
鲁芝改任为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多次上书告老还乡。
⑤人物事件五:发生的时间是什么?事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泰始九年去世,皇帝表达哀思,进行褒奖。
步骤四:把握人物性格,概括中心意思(4)归纳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中心意思。
答:本文讲述了鲁芝的生平经历及品质,包括镇边防卫、治理有方等。
表现了鲁芝审时度势、洁身自好的性格特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析】统观四个选项,“芝坐爽下狱”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即“鲁芝因曹爽被捕下狱”,不能断为“芝坐爽/下狱”。
“志不苟免”是没有求得赦免的想法,“志”是心志,想法。
故可决定答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析】C项,“践阼”走上阼阶主位。
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
阼阶上为主位,没有“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
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池,恢复旧境;离开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C.鲁芝审时度势,进营劝谏曹爽。
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四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
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荐。
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解析】B项,“鲁芝倾心革新”概括错误,文中没有“革新”之意。
他镇守天水郡时只是全心镇守护卫,重新建造了城镇街市,恢复了旧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5分)译文:诸葛诞在寿春反叛,魏帝亲自出征,鲁芝率领荆州的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5分)译文:武帝因为鲁芝清廉忠诚且品行端正,一向没有住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了五十间房舍。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析】(1)“以”,介词,在;“叛”,反叛;“文武”指代的是“文武官吏”;“以为”,作为;“先驱”,古今异义词,这里是“先锋”的意思。
(2)“以”,认为;“履正”,行为端正;“素”,向来;“作屋”,建造房舍。
语意要完整通顺。
【参考译文】鲁芝字世英,是扶风郿郡人。
世代有名望德行,是西州的豪族。
父亲被郭氾害害,鲁芝在襁褓中就开始逃难,十七岁时,才移居到雍州,潜心学习典籍。
被郡守推荐为上计吏,州府征用为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担任雍州刺史,非常敬重鲁芝。
推举他为孝廉,授官为郎中。
后来又授官骑都尉、参军事、临时担任安南太守,升官为尚书郎。
曹真到关西督察,又任命鲁芝为大司马军事。
曹真死后,宣帝替代了曹真,于是推荐鲁芝担任骠骑军事,改任天水太守。
天水郡和蜀国相邻,屡次遭蜀人入侵抢掠,人口削减,寇盗到处都是,鲁芝全心镇守护卫,重新建造了城镇街市,几年之间全部恢复了旧貌。
升官为广平太守。
天水各族百姓都敬慕鲁芝的德行,老幼都赴皇宫上书,请求鲁芝留下。
魏明帝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曹爽辅佐朝政时,延请他担任司马。
鲁芝多次提出忠言良谋,曹爽都不能采纳。
等到宣帝起兵诛伐曹爽时,鲁芝率领其余众人过关斩将,骑马快速奔赴曹爽,劝告曹爽说:“您处在伊尹周公的位置上,一旦因获罪被罢免,即使想要(牵着黄犬)清净度日,又怎么能够办得到!如果能够挟制天子保有许昌,依仗天子的威势下文告征调四方的兵马,谁敢不听从您的!舍弃这些离开,欲赴刑场,难道不令人痛惜吗!”曹爽懦弱糊涂不能采纳鲁芝的计谋,于是遭受杀戮。
鲁芝因曹爽也被捕下狱,判处死罪,但他不争辩是非曲直,没有求赦免的想法。
宣帝赞许鲁芝的品行,赦免而不杀他。
不久起用他担任并州刺史。
诸葛诞在寿春反叛,魏帝亲自出征,鲁芝率领荆州的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诸葛诞被铲平,鲁芝升官大尚书,掌管刑狱审理。
武帝即位后,鲁芝改任为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武帝因为鲁芝清廉忠诚且品行端正,一向没有住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了五十间房舍。
鲁芝因年龄已到七十岁,上书告老退位,上奏表章十余次(没有准许),又被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陪给吏卒,门前像官府一样设置木栅栏。
羊祜担任车骑将军,于是想把官位让给鲁芝,说:“光禄大夫鲁芝品行高洁,毫无贪欲,处事平和与众不同,做官到头发花白,始终恪守礼制,未曾被任命为这种官职,我在官位上(却)超越鲁芝,怎么来杜绝天下人的不满!”皇上不答应。
鲁芝被当时的人们敬重到这种地步。
泰始九年去世,时年八十四岁。
皇帝为他的死而痛哭,给了很多的丧葬之财,谥号是“贞”,赐给一百亩的坟地。
点睛:如何复习文言文文言文考查的目标和考查的目的已如上述,面对这种考查情况,考生如何去复习,方能赢得高分呢?笔者的经验是:重视积累、重视刷题、拓宽知识面。
1. 重视积累。
考生要比较好地拿下高考文言文,首先得在积累上有所突破。
积累什么呢?积累常见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积累常见常用的文言句式,积累常见常用的文化常识。
一般而言,考生只要在这三个方面的积累上做得扎实、厚实,在“浅易”的层面上读懂高考所给的文言文,完全能够做到。
2. 重视刷题。
刷题的过程既是积累文言字词句的过程,也是锻炼、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答题能力的过程,因此,高考复习阶段,考生一定不要忽略刷题。
那么,从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难度上看,考生刷多少道题方能过关呢?笔者的经验是不能少于100道。
少于100道,相关的知识点很难掌握全面,能力点更是薄弱。
因此,在刷题上,考生如能认认真真地刷上100道题,则文言文阅读的复习定能过关。
3. 尽可能地广的拓宽知识面。
文言文阅读题共出4道,分别为断句题、文化常识题、分析概括题和翻译题。
这四道题中,除过文化常识题外,其他三道题考生答好,凭借的其实全是翻译能力。
由此可见翻译能力在作答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的重要性。
而考生要想在高考复习中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前面两个方面是主要途径外,尽可能广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也是一条很有效的途径。
那么,从哪些方面去拓展呢?从高考文言文所选阅读材料的特点(全国卷均为史传类文言文)出发来看,考生可从三个方面去拓展: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相关的典章制度,相关的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