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的设计
1.圆柱螺旋弹簧按所受载荷的情况分为三类:
Ⅰ类——受循环载荷作用次数在1×106次以上的弹簧;
Ⅱ类——受循环载荷作用次数在1×103-106的弹簧;
Ⅲ类——受静载荷及受循环载荷作用次数在1×103次一下的弹簧。
按照给定的条件选用Ⅰ类弹簧,有根据弹簧所要满足的循环次数1-107,需要较高的疲劳度,适用于交通工具等弹簧,所以选用60Si2Mn。
60Si2Mn弹簧钢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 (MPa):≥1274
屈服强度:σs (MPa):≥1176
许用切应力:τ (MPa):≥445(7.1-8)
伸长率δ10 (%):≥5
断面收缩率ψ (%):≥25
切变模量G/GPa:78(7.1-4)
弹性模量E/GPa:197(7.1-4)
旋绕比:6.5(C=D/d)
硬度:热轧,≤321HB;冷拉+热处理,≤321HB
2.圆柱螺旋压缩和拉伸弹簧设计计算的基本公式有:
τ=8KDF/πd3 =8KCF/πd2≤τp
ƒ=8nD3F/Gd4=8nC3f/Gd
к=F/ ƒ=Gd4/8nD3=GD/8nC4
U= F ƒ/2=кƒ2/2
τ―切应力(MPa);τp―许用切应力(MPa);
F―弹簧的工作载荷(N);ƒ―工作载荷下的工作量(mm);
к―弹簧刚度(N/mm); U―弹簧变形能(N•mm);
d―材料直径(mm); D―弹簧中径(mm);
C―旋绕比,C=D/d;(7.1-3) K―曲度系数,由下式计算
K=4C-1/(4C-4)+0.615/C=1.18
n―弹簧的有效圈数; G―切变模量(MPa);
由上式公式导出计算材料直径的公式
d=1.6×(KCF/τp)1/2
计算弹簧有效圈数的公式
n= Gd4ƒ/8D3F=GD/8C4к
试验载荷为弹簧允许承受的最大载荷,其值令上式中的K=1计算,即,
F s= d3πτs/8D
对于旋绕比C≤6DE 的弹簧,由于原材料和工艺的原因,仍可考虑加曲度系数K。
式中τs为实验切应力,其值对于Ⅰ类载荷的弹簧,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取τs=(1.1-1.3)τp或取F s=(1.1-1.3)F n但其值不超过最大实验切应力值,
货对应上网最大实验载荷值。
(1)疲劳强度验算
受载荷的重要弹簧应进行疲劳强度校核。
校核时由变载荷的循环特征r=F min/F max=τmin/τmax和抗拉强度σb。
τmax/σb=0.45的横线是不产生永久变形
的极限值。
(2)共振验算
对高速运转中承受循环载荷的弹簧,需进行共振的验算,其验算公式是
γn=3.56×105d/nD2>10γr
式中,γn——弹簧自振频率(HZ);γr——强迫机械振动频率(HZ);
d——弹簧材料直径(mm); D——弹簧中径(mm);n——弹簧的有效圈数
对于减振弹簧按下式验算
γn=1/2π (κg/W) 1/2≤0.5γr
式中,κ——弹簧刚度(N/mm);
g——重力加速度,g=9800mm/s2 W——载荷(N)。
(3)压缩弹簧稳定性验算
高径比b大的压缩弹簧,轴向载荷达到一定值就会产生侧向弯曲而失去稳定性。
为保证使用稳定,高径比b=H0/D应满足下列要求:
两端固定 b≤5.3
当高径比b大于上述数值时,奥按照下式进行验算
F c=C BκH0>F n
式中 F c——弹簧的临界载荷(N);C B——不稳定系数。
κ——弹簧刚度(N/mm)
F n——最大工作载荷(N)
如不满足上式,应重新选取参数,改变b值,提高F c值,以保证弹簧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