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航班延迟计算标准文档

国内外航班延迟计算标准文档

国内外航班正常性统计办法的比较与启示为了全面、及时、准确地评价我国的航班正常性水平,为各部门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规章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一个科学、合理的正常性统计办法必不可少。

民航局王志清副局长在2014年的民航航班正常工作座谈会上特别强调:“要完善航班正常统计办法,要有一个合理、大家认可、符合客观规律的统计办法,才能把问题找准”,可见航班正常性统计办法的重要性。

我国目前实施的统计办法与国际上普用的办法存在一定差异,笔者比较了我国现行的办法以及外国的相关统计办法,希望提供一些改进建议供参考。

1.我国现行统计办法1.1 民航2012年版航班正常统计办法2010年初,民航局开展保障航班正常和大面积航班延误后应急处置专项整治工作,其中修改《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作为一项主要措施。

经过多次讨论修订,2012年版《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自2012年11月1日施行。

2012年版航班正常统计办法以航班的起飞、落地时间作为航班正常的判定标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航班即判定为正常。

(1)在航班时刻管理部门批准的离港时间后规定的机场地面滑行时间之内起飞,且不发生返航、备降等不正常情况(根据机场繁忙程度不同,规定的机场滑行时间从15分钟-30分钟不等);(2)不晚于航班时刻管理部门批准的到港时间后10分钟落地。

不正常原因方面,各类航班不正常原因分为天气、航空公司、流量、军事活动、空管、机场、联检、油料、离港系统、旅客、公共安全共11大类。

不正常原因填报遵从“一通到底”原则,即一架飞机执行多段任务,当出现首次延误并导致后续航段全部延误时,后续原因均按首次延误时原因填写,如后续某航段转为正常,但其后续航段又再次延误,则后续延误原因按正常航段后发生的首次延误原因填写。

1.2 民航2013年版航班正常统计办法2013年民航局开展航班延误专项治理,并在行业内发布了2013年版的航班正常统计办法。

新办法的正常统计标准相比2012年变化较大,不再以航班的起飞、落地时间作为航班正常的判定标准,而是以航班的挡/撤轮档时间作为判定标准。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航班即判定为正常航班:(1)航班时刻管理部门批准的离港时间前后5分钟之内撤轮挡,且按航班运行正向进程起飞,不发生滑回、中断起飞、返航、备降等特殊情况;(2)不晚于航班时刻管理部门批准的到港时间挡轮挡。

不正常原因方面,各类航班不正常原因分为天气、航空公司、航班时刻安排、军事活动、空管、机场、联检、油料、离港系统、旅客、公共安全共11大类。

相比2012年版的方法,不正常原因删除了流量大类,增加了航班时刻安排大类,类别总数维持不变。

新增航班时刻安排大类考虑到我国日益紧张的机场时刻资源对航班正常性的影响,总体上能够反映客观的运行情况。

不正常原因填报方面,继续遵从2012年版的“一通到底”的原则。

2.国外的统计办法2.1美国2.1.1统计部门美国的航班正常性统计工作由美国交通部(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下属的统计部门(BTS,Bureau of Transportation Statistics)负责。

每月初,美国交通部(DOT)通过《航空旅游消费者报告》(Air Travel Consumer Report)向公众发布统计结果。

2.1.2统计标准BTS同时统计航班的离港准点率(Departure on time performance)和到港准点率(Arrival on time performance)。

航班如果在计算机订座系统(CRS)显示的计划时间后15分钟内离(到)港,则该航班统计为离(到)港正常。

这里的离(到)港时间是指航班的撤(挡)轮挡时间,不是离地(落地)时间。

2.1.3统计范围美国航班正常的统计范围为航班量占国内定期航班总量1%以上的14家主要航空公司,在航班量占国内定期航班总量1%以上的29个大型机场之间的定期国内航班正常情况,不包括国际航班以及其他性质的飞行。

2.1.4不正常原因美国将航班不正常原因分为5大类:航空公司、恶劣天气、国家民航系统(National Aviation System)、前班飞机晚到、公共安全。

其中国家民航系统原因是指由非天气、机场运行、空中交通容量与管制等原因导致的航班不正常。

公共安全原因是指在候机楼或广场进行旅客疏散、因安全问题重新登机、安检设备故障、过安检等待超过29分钟引起的航班不正常。

2.2澳大利亚2.2.1统计部门澳大利亚的航班正常性统计工作由国家基础设施与地区发展部(Department of Infrastructure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下属的基础设施交通与地区经济局(Bureau of Infrastructure, Transport and Regional Economics, BITRE)负责。

2.2.2统计标准澳大利亚的航班正常统计标准与美国一致,也同时统计航班的离港准点率(Departure on time performance)和到港准点率(Arrival on time performance)。

航班如果在计划时间后15分钟内离(到)港,则该航班统计为离(到)港正常。

这里的离(到)港时间是指航班的撤(挡)轮挡时间,不是离地(落地)时间。

2.2.3统计范围BITRE统计澳大利亚国内主要航空公司(超过95%的国内旅客由这些航空公司运输:Jetstar, Qantas, Tigerair, Virgin Australia等)在国内主要航线上的航班准点表现,并按月在BITRE官方网站上以Statistical Report (统计报告)的形式公布统计结果,为旅客提供航班准点信息参考。

其中,国内主要航线是指在过去6个月内月均运输旅客人数超过8000人且至少有2家航空公司同时在运营的航线。

2.3日本2.3.1统计部门日本的航班正常统计工作由国土交通省负责,国土交通省每季度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国内特定航空公司信息》报告,公布各航空公司和航线的正常性统计情况。

2.3.2统计标准日本只统计航班的离港正点率,航班如果在计划时间后15分钟内离港,则该航班统计为离港正常。

这里的离(到)港时间是指航班的撤轮挡时间,不是离地时间。

2.3.3不正常原因日本将航班不正常原因分为4类:天气、设备故障、设备重复、其他原因。

2.4英国2.4.1统计部门英国对航空公司是否正常使用航班时刻(Slot Time)进行严格监管。

英国各大机场(Heathrow, Gatwick, Stansted, Warsaw等)的航班时刻由时刻管理公司ACL(Airport Coordination Limited)统一管理分配。

ACL公司监控航班时刻的使用情况,对于滥用航班时刻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2.4.2统计标准ACL公司要求航空公司严格按照航班时刻(operate exactly)来执行航班,早到或者晚到都会被认为是滥用航班时刻。

这里的航班时刻是指航班的挡/撤轮挡时间(on/off block time),不是航班的离/落地时间。

违规执行航班,最高可能被处以20000英镑的罚款,甚至取消航班时刻。

3. 国内外统计办法的差异3.1判定标准美国、澳大利亚等欧美国家以航班的撤/挡轮挡时间作为航班是否正常的判定标准,与我国2012年版正常性统计办法明显不同,2012年版正常性统计办法以航班的离地(起飞)/落地时间作为航班是否正常的判定标准。

我国2013年版的正常性统计办法与国外的办法趋于一致,均以航班的撤/挡轮挡时间作为判定标准。

3.2统计结果我国同时考虑航班的出发、到达情况,综合统计航班的正常率,而美国、澳大利亚则将航班的出发与到达情况分开,分别统计航班的离港准点率、到港准点率。

3.3航班正常的时间裕度国外将在计划时刻后15分钟内撤(挡)轮挡的航班判定为离(到)港正常,航班正常的时间裕度为15分钟。

我国2013年版的统计办法将在计划时刻前后5分钟内撤轮挡或不晚于计划时刻挡轮挡的航班判定为正常,时间裕度为5分钟,且将提前5分钟以上撤轮挡的航班判定为不正常,要求更为严格。

4.国外航班正常统计工作的启示4.1以撤/挡轮挡时间作为航班是否正常的判定标准是国际上一贯做法。

美国、澳洲、日本等民航发达国家均以撤/挡轮挡时间来判定航班是否正常,并对航班的出港情况以及到港情况分别进行统计。

笔者在互联网问卷调查平台做了一项关于航班正常标准的调查,从旅客的角度来看,大部分旅客认为航班是否正常应该以撤/挡轮挡时间作为判定标准。

52.78%的旅客认为飞机只要在规定时刻开始滑出,且起飞前不发生中途停顿,航班就算正常出发。

35.19%的旅客认为飞机在规定时刻起飞离地,航班算正常出发。

以撤/挡轮挡时间来判定航班是否正常符合大部分旅客的感受,但有一个前提条件:飞机在起飞前不发生中途停顿。

也就是说飞机正常推出后,可以在滑行道上缓慢滑行,但不应该停下来等待。

4.2我国航班正常的时间裕度过于严苛。

国外将在计划时间后15分钟内离(到)港的航班统计为离(到)港正常,时间裕度为15分钟。

而我国2013年版航班正常统计办法则规定:航班若在计划离港时间前后5分钟之内撤轮挡或在计划到港时间前挡轮挡,航班统计为正常,时间裕度只有5分钟。

相比外国的办法,我国的统计标准存在差异且要求严格,不利于与国际的航班正常率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建议我国的航班正常性标准的时间裕度能够与其他国家一样,设置为15分钟。

4.3加强飞机在跑道上的滑行管理。

以撤/挡轮挡时间作为航班是否正常的判定标准,如果飞机在规定时间内离开登机区域,那么即使它在跑道上长时间滑行等待起飞(譬如超过1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航班也算正常,所以必须保证飞机推出后不因排队等待、飞机故障等原因而中途停顿,为达到这个目的,除了要求航空公司做好飞机保障工作外,更要要求空管、机场等相关单位做好指挥工作,在航班能够起飞的情况下才允许飞机撤轮挡推出,避免让飞机在跑道上长时间等待。

为避免飞机在跑道长时间等待,美国颁布了《强化对航空公司旅客的保护》(Enhanced Protections For Airline Passengers)(停机坪延误法案14CFR Part 259),要求美国本土的承运人及外国承运人都需有停机坪延误应急预案,对于每次违反停机坪法案的违法行为最高可处罚27500美金。

此外,航班不正常原因的分类需要进一步细化,对于飞机在本场长时间滑行晚到目的地,影响下一班正常推出的情况,要新增一类航班晚到原因来界定。

4.4航班提前撤轮挡应统计为正常。

我国2013年版航班正常统计办法规定:航班在计划离港时间前后5分钟之内撤轮挡,且按航班运行正向进程起飞,不发生滑回、中断起飞、返航、备降等特殊情况,航班正常;提前5分钟以上撤轮挡的航班判定为不正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