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 . 教师的劳动自由与道德义务的关系是()∙A.道德义务是劳动自由的反面∙B.劳动自由是道德义务的前提∙C.没有劳动自由就没有道德义务∙D.道德义务是劳动自由的前提2 . “道德”二字合用,最早见之于我国古代典籍()∙A.《论语·述而》∙B.《孟子·公孙丑下》∙C.《荀子·劝学篇》∙D.《墨子·尚贤篇》3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对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视和担心。
∙A.孔子∙B.董仲舒∙C.杨雄∙D.朱熹4 . 道德的本质是()∙A.神的意志∙B.主观精神∙C.先验的善良意志∙D.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社会意识5 .某市教委在教师中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
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 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
∙A.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B.教师尚不具有崇高的首先境界∙C.教师缺乏信心∙D.教师缺乏爱心6 .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基本技巧,也是在沟通中认识与了解学生的第一步是()∙A.换位思考∙B.善用表扬∙C.采用书面形式∙D.积极倾听7 . 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是()∙A.热爱教育∙B.献身教育∙C.教书育人∙D.学问至上8 . 教师职业道德产生于()∙A.教师活动∙B.国家法规∙C.教育实践∙D.传统习惯9 .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这充分说明教师的()∙A.劳动具有个性化∙B.劳动具有精细性∙C.劳动具有特殊性∙D.劳动周期长、见效慢10 . ()要求教师加强自我形象的塑造∙A.教育内容的广泛性∙B.教育工作的示范性∙C.教育任务的复杂性∙D.教育对象的复杂性11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互相影响和启发,通过对方的反馈信息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学习对方的长处,使自己受到教育,促进自身思想品德的发展。
这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
∙A.指挥定向功能∙B.教育发展功能∙C.分等鉴定功能∙D.督促激励功12 .孔夫子所说的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B.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C.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教师自己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13 . 对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A.教师的学识∙B.教师的言行∙C.教师的人格∙D.教师的教学14 . 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这意味着教师()。
∙A.关心学生、了解学生∙B.尊重学生、信任学生∙C.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D.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15 . 在师德理念上,主张融通中西,兼容并包的我国近代教育家是()∙A.梁启超∙B.蔡元培∙C.陶行知刘半农16 .在现代社会,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社会地位应该是()。
∙A.互补的∙B.平等的∙C.不平等的∙D.对立的17 .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A.家庭教育∙B.社区教育∙C.首先教育∙D.学校教育18 .教师职业荣誉,产生于()∙A.古代社会分工之中∙B.古代教师活动中∙C.近代社会大生产之中∙D.现代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19 . 有关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严禁随意提前结束新课∙B.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课程方案∙C.保证开齐开足规定课程,仅毕业年级除外∙D.严禁随意增减课程及课时20 .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
∙A.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B.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C.基本普及高等教育∙D.全面普及高等教育21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A.文化教育∙B.优质教育∙C.教育资源∙D.22 . 1956年,以交通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工厂、科研院所坚决执行党中央关于西迁的决定,义无反顾地奔向大西北,积极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来,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
“西迁精神”彰显了()∙A.爱党、报国、兴业的情怀∙B.爱党、爱民、爱国的情怀∙C.爱国、爱民、为民的情怀∙D.爱国、报国、兴国的情怀23 . 严谨治学,最重要的是()。
∙A.死扣书本∙B.实事求是∙C.一视同仁∙D.虚怀若谷24 . 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是()∙A.教学质量∙B.教学设备∙C.教学条件∙D.25 . 下列各项,不影响教师形象的一项是()。
∙A.在工作日饮酒,在校园内吸烟∙B.在家长会上不点名指出部分同学不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C.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观看娱乐性节目∙D.在授课期间擅自离开课堂,使用移动电话等通讯工具26 . 我国古代专门论述教师的著作《师说》的作者是()∙A.孔子∙B.荀子∙C.韩愈∙D.张载27 . 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法制化。
这就是()。
∙A.依法执教∙B.爱岗敬业∙C.热爱学生∙D.28 . 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根本的道德责任是()。
∙A.依法执教∙B.教书育人∙C.爱岗敬业∙D.团结协作29 . 将道德义务明确区分为显见义务和实际义务的是英国现代论理学家()∙A.培根∙B.罗斯∙C.康德∙D.霍布斯30 . 育人是高等学校教师的()∙A.主要职责∙B.第一职业∙C.唯一职责∙D.部分职业∙A.尊敬与服从∙B.信任与接受∙C.协调与温和∙D.劝导与帮助2 .素质导向原则包含()∙A.差异性∙B.公平性∙C.效率性∙D.创新性3 .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化,是一个()的过程。
∙A.提高道德认识∙B.培养道德感情∙C.坚定道德信念∙D.锻炼道德意志4 .下列行为属于为人民服务的有()∙A.毫不利己专门利人∙B.先私后公先己后人∙C.遵纪守法诚实劳动∙D.扶贫济困帮弱助残5 . 教师幸福的主要特点有()∙A.精神性∙B.关系性∙C.集体性∙D.无限性6 . 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价值()∙A.可使教师职业道德人格不断完善∙B.可使教师做好教育工作∙C.有利于推动社会主精神文明建设∙D.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7 . 下列属于职业道德的有()∙A.童叟无欺∙B.助人为乐∙C.以身作则∙D.救死扶伤8 .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形式有()∙A.自我评价∙B.学生评价∙C.社会评价∙D.传统评价9 .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应着重抓好的三个教育是()∙A.敬业教育∙B.乐业教育∙C.勤业教育∙D.爱业教育10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有()∙A.完成工作任务∙B.关心爱护学生∙C.自身水平提高∙D.制止有害学生的行为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1 .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过这样严格的监督。
()对错2 . 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基因复制。
()对错3 . 高等学校教育进行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
()对错4 . 教师职业道德形象有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两部分构成,其中内在形象是教师形象的主要层面,起着决定性、关键性作用,外在形象是次要层面,起着无足轻重的辅助作用。
()对错5 . 一定社会条件下,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对错6 . 教师应该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
()对错7 . 学生对教师教书育人的态度、情感、责任心、教学艺术、教学内容、言传身教、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行为举止等肚子啊经常不断地进行道德评价。
因此,学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至关重要。
()对错8 . 离开了教师间的纪律关系,师生关系就会陷入无序或随意状态,因此,师生关系就是纯纪律关系。
()对错9 . 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评价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对自己作出严格公正的评价,需要有勇气和自我解剖的决心,唯有如此,教师的职业道德才能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对错10 . 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善恶标准,所以,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很难找到一个客观标准。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