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聪明误》格里鲍也多夫之所以把这本书列为第一本,我的原因很简单,这本书写作的年代相对于其他名著最早、关切的事件——十二月党人起义又是俄罗斯近代史上第一次来自上层的革命。
2、3、4、《上尉的女儿》、《别尔金小说集》、《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普希金是俄罗斯第一个伟大作家,被后人目为俄罗斯文学之父,评说甚多。
我推荐三本小说一读。
5、6 《死魂灵》、《钦差大臣》果戈理果戈理的小说和戏剧的最高成就基本上都体现在这两本著作中了。
果戈理号称俄罗斯首位写作小人物的好手,不过读其著作中的小人物,多些丑化之嫌,不信试读《死魂灵》中一段关于农民的描绘。
7、8、9、10 、11、12《哥萨克》、《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克莱采奏鸣曲》、《伊凡·伊里奇之死》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的小说我推荐如上六本,大约是囊括了他所创作的最伟大的几部。
这些宏大的小说如果不啃一年半载,基本上上不大可能读完。
不过,阅读托尔斯泰,对我来说,是一次陇长的艺术享受,这老头的书大约陪伴我一年有余,但也只粗看一遍而已。
13 《别林斯基选集》别林斯基至今让我不清楚的是,这套书究竟有几卷,我手头就三卷,但好象应该有四卷或五卷。
出选集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人民文学有个文艺理论丛书之中有收一本别氏的论文集,但似乎不够全面也不够权威。
读俄罗斯文学批评家的书需要一些细致,也就是现在喜欢说的“隐微读法”。
14、15 《往事与随想》、《谁之罪?》赫尔岑对于前一本书,我希望的是:活着的中国人都去看看,至于死了的,那就没多大必要了。
至于后一本书,在这个时代大约仍然很值得看看。
16、17、18、19、20、21 《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屠格涅夫一口气开列了他的六大长篇,那是因为我认为这六部长篇确实是俄罗斯40——70年代的一部关于知识分子的辛酸史,六部小说其实是一部更宏大的《战争与和平》。
屠氏的笔调相对委婉曲折一点,不过有心的读者当会读出很多。
22、23、24、25、26、27 《死屋手记》、《地下室手记》、《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列的六部著作是他1862年之后的作品,对我来说,这六部作品是世界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伟大历程,唯一遗憾的就是《卡拉马左夫兄弟》仅仅是个序曲。
28、29 《契诃夫小说选》、《契诃夫戏剧选》契诃夫这样的作家多一点,这个世界能沉静好许。
昆得拉反媚俗,而契诃夫的所有作品的指向也大多在此。
俄罗斯知识分子性格多激烈好斗,契诃夫则有些不大同类,大约和其人所受严格的技术教育不无关系吧。
30 《先知》梅列日科夫斯基说实在话,我一如既往地厌恶这个作家和他的妻子吉皮乌斯。
很多时候,他们的表现既低能又无知、而且喜欢以博学的姿态来摆弄文学。
之所以推荐《先知》,理由是,这大概是他最聪明的一本书,虽然其中不乏很多小聪明。
31 32 33 34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不合时宜的思想》高尔基高尔基是个不幸的人——即使生前受到的礼遇似乎是任何一个文学家都不具备的。
他的书如他的人一般,充满着真正的人道关怀。
如果去掉《不合时宜的思想》,那是不完整的高尔基,也是个不可理解的高尔基。
35 《大墓地》霍达谢维奇蓝英年先生曾经有过关于苏联作家优美的散文集《寻墓者说》,这是本俄国人自己写的《寻墓者说》,不过人物多半是白银时代的。
36 37 《知识分子与革命》、《十二个》勃洛克这个作家的晦气大概是那时代知识分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
勃洛克的立场与他最终的潦倒,预示着一个反知识时代的到来。
38 《红笑》安德列耶夫一个绝望的人,一部绝望的小说39 《雅典与耶路撒冷》舍斯托夫他的作品比较多,这是他的代表作,如果没有研究的兴趣的话,读完这部代表作也就差不多了。
40、41、42、43 《论人的奴役与自由》、《论人的使命》、《俄罗斯思想》、《自我认识——思想自传》别尔嘉耶夫关于这四本书,我无话可说,如果喜欢俄罗斯而不读别尔嘉耶夫这四本书的话,那基本上进不了真正的俄国魂。
44 《路标集》基斯嘉科夫斯基等这本出版于1909年的论文集将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历史俨然划分为不同的两个时代,前一代激进的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在1907年被最终定格,而这本文集可作一审判符号来读。
当然,知识界由自觉的“反动”走向自觉的“保守”大约不是什么俄国特色。
45、46 《谁在俄罗斯能过上好日子?》、《涅克拉索夫诗选》涅克拉索夫关于这前一本书,如果换一个国名,现在读起来的感觉不知是否依然?至于这后一本书,算是对前一本书的最佳补充或拓展都可。
47 《切文古尔镇》普拉东诺夫又一次滑稽的《在俄罗斯谁能幸福且快乐?》,不过是换了个时代写的。
一个多写农业,而另一个似乎更关注工业化。
不过细心些的话,大约都是能闻到“原始积累”的血腥的,不论是资本主义对农村还是社会主义对农业,血腥的恶臭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意识形态发生变化而有所改变。
48 《日瓦戈医生》帕斯捷尔纳克这虽然是一本在意识形态领域被争论了几十年的小说,但就价值而言,这应该是苏联建国之后最伟大、最圆熟的小说,真正喜欢伟大的叙事艺术的读者完全不必相信那来自意识形态的可笑攻击。
49 《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这个作家的天才出乎我的想象之外——苏联时代能写长河全景小说的很多,但写得好的大约就这一人而已——二十一岁开始撰写如此长篇巨著,实在让人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我还是相信天才,不相信这是抄袭的伪作——理由大约是俄罗斯前一个世纪的少年天才太多吧。
50、51、52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癌症楼》、《古拉格群岛》索尔仁尼琴一如对《往事与随想》的评价:凡是活着的中国人都应该一读这几部小说。
尽管索尔仁尼琴有些偏执,但仍不失俄罗斯的良心,“古拉格群岛”这个名字不仅应当为俄罗斯的读者所熟知,中国读者更应明白其涵义。
53 《艾特玛托夫小说选》凡是不想错过灵魂在伟大杰作中冒险的读者都应该一读他的作品,甚至不止这个小说集54 《活着,可要记住》拉斯普京这个中篇叙事冷静地出奇,或许真是太冷静了,结局往往太悲惨55 56 《解冻》《人·岁月·生活》爱伦堡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尽管作品并不完美是艺术品。
我更希望读者不要错过他的小说与回忆录,特别是他的回忆录。
57 《鱼王》阿斯塔非耶夫一部优秀的小说,当散文或小说都可以读。
58、59 《狗心》、《大师与玛格丽特》布尔加科夫讲平均、平等的时代,出现“差异”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效果?翻翻这两本小说或许会有些感触。
60 《俄国民粹派文选》这是人民出版社八十年代初的集子,如果对俄罗斯十九世纪60年代之后的社会运动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读这一时期很多伟大思想家的作品,而这本是目前国内最好的选本,可惜的是印数只有5000,但在大型图书馆不难找61 《苦难的历程》阿·托尔斯泰关于十月革命之后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这是本不错的读物。
62 《怎么办?》车尔尼雪夫斯基我想来想去,最后还是把这本书列上了。
我本人并不喜欢这本书,无论是作为文学名著还是作为伦理著作,期间透露出来的对乌托邦的狂野与坚韧都是我所敬畏但深深抱有怀疑的。
不过就意义而言,这本书确乎比较重63 《列宁选集》(4卷)列宁俄罗斯20世纪初的党派斗争很激烈,不过让人奇怪的是真正能出得全又多的只有这个列宁的文集。
* 《普列汉诺夫选集》(5卷)普列汉诺夫俄罗斯正宗的马克思主义者大约还算是普列汉诺夫了,不过“正宗”二字不是恩格斯点名了就算的,还要看谁取了政权。
65 《群星灿烂的年代》巴纳耶夫安年科夫的回忆录至今没有出版——因此我也无法分辨优劣,所以关于19世纪四十年代那批知识分子的最佳回忆录便是这本了66 《巴纳耶娃回忆录》巴纳耶娃这是巴纳耶夫夫人的回忆录,讲的也是四十年代人的事情,算是对前一本书的补充。
67、68 《神人类讲座》、《神权政治与历史未来》索洛维约夫俄罗斯第一个宗教哲学家,这两本算是有代表性的著作。
最近几年,宗教哲学很红火,不过让我奇怪的是他的代表作倒是一直未在中国出版。
69 《茨维塔耶娃文集》(5卷)茨维塔耶娃布罗茨基对这个似乎有“月亮病”的女人评价很高,超过“俄罗斯诗歌月亮”。
我这个不懂诗歌的人看这些个诗人,多半有些“无事乱翻书”的嫌疑,再说,翻译过来的诗歌保有多少原味,我一直是深有怀疑的。
70 《杜波罗留波夫选集》(2卷)杜波罗留波夫这个年轻人25岁有死了,如果不死,大约也会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差不多,烂死在西伯利亚。
不过,文章倒确实很值得读。
71、72 《外省散记》、《童话》谢德林谢德林担任梁赞省和特维尔省副省长是在他写作《外省散记》这系列特写之后的事情,在这些今天似乎可以被称为“揭开黑幕”的小说特写里,谢德林没有庸俗地和肤浅地停留在揭发某些表面现象中,而是以锐利的思想之剑刺中着那种当代文坛兼影坛骑士无法企及的要害。
谢德林的童话,是纯粹为大人写作并且也只有大人所能理解的。
因此,不能同意由儿童文学出版社出这本书。
73 《奥勃莫洛夫》冈察洛夫俄罗斯的最后一代多余人74 《当代英雄》莱蒙托夫一部优美的小说,一个荒唐的主角,一曲华丽的哀乐。
75 《大雷雨》奥斯特洛夫斯基此人大概现在并不出名了,甚至名头在另一个不能算是职业作家的“革命家”之下,不过后者的书大约只有在一个特别奇异的时代才有如此众多读者,而前者的书却不时可能被从图书馆那堆满灰尘的角落里挖出来。
76 《论文学》卢那察尔斯基卢氏可为苏联文艺批评第一人,知识渊博、见解独到,虽束缚于马克思主义,但对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的体察非一般人所能及。
77 《文学与革命》托洛茨基本书是一个革命的卓越领导者对于文学发表的卓越见解,和他的其他文章一样,辞藻华丽,文笔优美,逻辑清晰,对今天重新风行起来的银文学家们毫不留情,这部文集的时间跨度是20年左右,其中包括了3次大革命,顺便说说,该书在编排上把关于10月革命时代的文学论述作为第1部,而把革命前的文学论文作为第2部,殊为不解78、79 《红木》、《明月》皮里尼亚克皮氏年轻早夭,其小说多有文人色彩,本世纪二十年代有《明月》这样的小说,实在罕见80 《盲音乐家》柯罗连坷此书是柯氏代表之作,历十年而成,堪称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81 《彼得堡》别雷意识流小说的三大开山之作品中有别氏此书。
不过,依照我个人的看法,这个书确实不怎么好懂,不过相对于《尤里西斯》之类惶惶巨著,蠢笨如我,就根本只能作天书了。
82 《安魂曲》艾赫玛托娃艾赫玛托娃在斯大林时期的名声很一般,后面目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此为代表之作,可见一斑。
83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巴赫金俄罗斯吃陀思妥耶夫斯基饭的不少,就跟中国吃红楼梦与鲁迅饭的差不多,凡是文学大国,总不免有一帮专家依此为生的,不过以一本研究前人的著作而打通伦理—叙事的,大概巴赫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