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二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一、学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能运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渗透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认识物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二、课前预习:1、分子是保持物质( )性质的( )粒子。

2、构成水的微粒是( ),氧气是由氧( )构成的。

3、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 )。

三、知识归纳与总结
(一)分子
1.分子的存在:(1)品红在水中扩散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2)用生产、生活实例来证明分子的客观存在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
(2 ) P50页活动与探究:
实验1现象:。

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
(3)分子间有间隔,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温度升高,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3.分子的概念
思考感悟:水蒸发与水通电分解有什么本质区别?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


思考感悟:分子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吗?
4.分子的构成:如1个水分子由构成。

(二)原子
1.定义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1)区别:化学变化时,可分,不可分。

(2)联系:是由构成的。

(3)相同点:①质量、体积都②都在不停地
③微粒间都有④同种微粒性质,不同种微粒性质
⑤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

3.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
反应物的分子分解结合聚集生成物。

但有的物质直接由构成。

以氧化汞受热分解为例:加热氧化汞时,分解为和,每2个构成1个氧分子,许多聚集成金属汞。

四、跟踪练习
1.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分子B.氧原子C.氧离子D.氧气
2.小明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能缩身,甚至能缩小到分子大小,他到水世界旅行一趟,并报告了见闻。

他的报告不正确的是()
A.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水分子之间有间隔C.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D.电解水就是把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离开来
3.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A.大小不同B.能否直接构成宏观物质C.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D.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4.小李同学测得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后的体积小于100毫升,这个事实说明()A.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有空隙B.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质量很小
C.酒精和水发生了分解反应D.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都变成了原子
5.右图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
关于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6.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实质的是()A.分子运动速度加快B.分子间隔变小C.分子改变,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D.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间去
7.食物腐败;花得四溢;热胀冷缩,分别体现了分子的什么性质?
,,
8.已知一个氨气(NH3)分子的质量小于一个氯化氢(HCI)分子的质量,
且分子运动速率和其质量成反比。

已知氨气和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又知氨
气和氯化氢相遇发生如下化学反应:氨气+氯化氢→氯化铵(白色固体)。

A中充满HCI气体,B中充满NH3气体。

当反应发生时会看到有大量白烟
生成。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白烟现象,应怎样操作?
白烟首先产生在瓶(填“A”或”B”),原因是什么。

这种白烟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化合生成的微小的氯化铵晶体。

从这个实验你能获得的信息是(任写两点):,。

(2)若要在B瓶中产生喷泉现象,应怎样操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