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昆虫学(本科)》重点复习题山西农大

《森林昆虫学(本科)》重点复习题山西农大

两性生殖:是指需要经过雌雄交配、受精,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孤雌生殖:又称单性生殖或女性生殖,是指不经雌雄交配(或需经交配),卵不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完全变态:个体发育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其幼虫和成虫之间不仅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迥然不同,且生活习性也常常不同。

不完全变态:个体发育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无蛹期;成虫特征随幼虫的生长发育逐步显现。

积温:生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须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热量,其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称为积温。

积温是一常数。

表达式为NT=K。

有效积温:生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摄取的总热量应是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表达式为N(T-C)=K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种群,使其不能造成损失的方法。

化学防治是用农药防治害虫、病菌、线虫、螨类、杂草及其它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

趋光性:昆虫视觉器官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向着光源或背离光源的反应。

趋化性:是通过嗅觉器官对化学物质的刺激产生的向性反应。

周期性孤雌生殖:是指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迁交替进行,亦称“异态交替”。

偶发性孤雌生殖:指在正常情况下行两性生殖,但由于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偶尔可能出现未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性二型:不同性别的同种个体间除了第一性征外,还有其它形态和习性差异,这种现象叫性二型。

性多型是指同一性别的个体存在形态和习性上差异,可分为多个类型。

补充营养:成虫期为了生殖细胞发育成熟而进行的营养活动。

恢复营养:有的昆虫能反复进行补充营养,每补充营养一次就有一批卵发育成熟而产出,这种特殊的补充营养称为恢复营养。

孵化:昆虫卵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始发育,完成胚胎发育后,新的幼体破卵而出的过程就叫孵化。

羽化:成虫从它的前一个虫态脱皮而出的过程叫羽化。

拟态:是昆虫“模仿”环境其它动、植物的形态,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的现象。

保护色:指昆虫具有同生境中的背景相似的颜色,有利于躲避捕获食者的视线而保护自己。

卵生:绝大多数昆虫以产卵的形式繁殖后代,称为卵生;
伪胎生:也有一些昆虫可以从母体直接产生出幼虫或若虫,这种生殖方式称为伪胎生。

保护色指昆虫具有同生境中的背景相似的颜色,有利于躲避捕获食者的视线而保护自己。

警戒色指昆虫具有与背景成鲜明对比的颜色,在受到袭击时,突然展现出来,以吓退捕食者而逃生。

世代:一个新个体(卵或幼虫)从离开母体到发育至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1个世代;
世代周期:完成1个世代所需的时间称为1个世代周期。

脱皮:昆虫体壁的表皮不能随虫体的生长而增大,所以虫体生长到一定的程度必须形在成较为宽大的新表皮而将旧表皮脱去才能继续生长,这种现象叫脱皮。

变态:昆虫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从幼虫孵化出来到变成成虫,要经历一系列内部构造、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林业技术防治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生产管理技术措施,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植物良好生长,而不利于害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根本上抑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

物理机械防治:利用简单工具以及光、温度、湿度、热、电、辐射等来防治害虫的方法,统称为物理机械防治方法。

1、昆虫的体躯一般都明显地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

(T )
2、昆虫的主要生殖方式是两性生殖和卵生。

(T )
3、昆虫的体壁具有亲脂性和不透水性,这主要是由蜡层分子的定向排列决定的。

(T )
4、在害虫化学防治中,为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一般选在害虫出现的高峰期施药。

(F )
5、昆虫的触角是重要的触觉和嗅觉器官。

(T )
6、昆虫的生殖方式多样,其中两性生殖、卵生和单胚生殖是主要的生殖方式。

(T )
7、昆虫的体壁是昆虫的外骨骼,具有坚硬性、延展性和不透水性。

(T )
8、化学防治中,可湿性粉剂不能兑水喷雾。

(F )
9、幼虫期是昆虫取食生长的关键时期,但昆虫的体壁却不能随昆虫体积的增长而增长。

(T )
10、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

(T )
三、单项选择题
1、同翅目昆虫的口器类型为(A )
A.刺吸式
B.虹吸式
C.舐吸式
D.嚼吸式
2、金龟子幼虫属于下列哪一种类型?(B )
A多足型B寡足型C无足型D以上都不是
3、利用性外激素防治害虫,只有在害虫的(D )期有效。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4、螳螂的前足为(C )
A.步行足
B.开掘足
C.捕捉足
D.跳跃足
5、松毛虫的蛹为(A )
A.被蛹
B.围蛹
C.裸蛹
D.上述均不是
6、天牛幼虫属于下列哪一种类型?(B )
A多足型B寡足型C无足型D以上都不是
7、半翅目昆虫的口器类型为(A )
A.刺吸式
B.虹吸式
C.舐吸式
D.嚼吸式
8、蝶蛾类幼虫属于下列哪一种类型?(A )
A多足型B寡足型C无足型D以上都不是
9、昆虫的体壁,不具有(A)
A.亲水性
B.亲脂性
C.延展性
D.不透水性
10、蝗虫的后足为(D)
A.步行足
B.开掘足
C.捕捉足
D.跳跃足
四、多项选择题
1、昆虫的触角由(ABC)构成
A.柄节
B.梗节
C.鞭节
D.胫节 E 基节
2、昆虫胸足一般由(ABCDE)组成
A.基节
B.转节
C.腿节
D.胫节E跗节
3、昆虫的体壁可以分为几个层次(ABC)
A.表皮层
B.皮细胞层
C.底膜
D.蜡层E护蜡层
4、咀嚼式口器由(ABCDE)构成
A.上唇
B.下唇
C.上颚
D.下颚 E 舌
5、下列层次中,哪些位于昆虫体壁的表皮层(ABC)
A.上表皮
B.外表皮
C.内表皮
D.皮细胞层E底膜
6、物理机械防治的具体措施包括(ABC)
A.人工捕杀
B.灯光诱杀
C.高温杀虫
D.辐射不育治虫E选择抗虫性的植物繁殖材料
7、鞘翅目昆虫的主要特征有(ACD)
A.体壁坚硬
B.前后翅均鞘翅
C.前翅为鞘翅,后翅为膜翅
D.咀嚼式口器E不完全变态
8、下列防治方法中,属于林业技术防治的有(CDE)
A.利用寄生蜂防治天牛
B.利用白僵菌或绿僵菌防治金龟
C.剪除虫枝
D.选择抗虫品种E适地适树,合理配置森林植物
9、生物防治的优点有(BCD)
A.速效差
B.持效性好
C.不污染环境
D.对植物、天敌及人畜安全E价格便宜
10、昆虫体壁的表皮层包括上表皮、外表皮和内表皮三个层次,其中上表皮最薄、结构也最复杂,下列结构中,哪些位于昆虫的上表皮(ABCE)
A.护蜡层
B.蜡层
C.角质精层
D.皮细胞层E多元酚层
五、简答题
1、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1)体躯分头、胸、腹三个体段;(2)头部是取食和感觉中心,具有口器、触角,通常还有单眼和复眼;(3)胸部是运动中心,具3对足,通常还有2对翅;(4)腹部是内脏和生殖中心,内有大部分内脏器官和生殖系统,腹末具外生殖器;(5)具变态现象。

2、昆虫有哪些主要的行为和习性?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1)简单反射;
(2)趋性:包括趋光性、趋化性、趋湿性、趋热性等;
(3)本能;
(4)群集:分临时性群集和永久性群集;
(5)生活节律:活动昼夜节律、季节节律及迁飞节律等;
(6)拟态;
(7)保护色和警戒色
3、森林害虫的防治方法包括哪些?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1)植物检疫
(2)林业技术防治
(3)物理机械防治
(4)生物防治
(5)化学防治
六、论述题
以自己熟悉的森林害虫为例,依据其生物学特性拟定该种害虫的防治方案。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1)阐明所列举的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行为活动习性、发生规律;(2)拟订所列举害虫的防治方案,包括林业技术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