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传热学部分答案

高等传热学部分答案

7-4,常物性流体在两无限大平行平板之间作稳态层流流动,下板静止不动,上板在外力作用下以恒定速度U 运动,试推导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

解:按照题意0,0=∂∂=∂∂=xv y v v 故连续性方程0=∂∂+∂∂yv x u 可简化为0=∂∂xu因流体是常物性,不可压缩的,N-S 方程为 x 方向:)(12222yu x u v y p F y u v x u u x ∂∂+∂∂+∂∂-=∂∂+∂∂ρρ 可简化为022=∂∂+∂∂-yv x p F x ηy 方向)(12222yv x v v y p F y v v x v u y ∂∂+∂∂+∂∂-=∂∂+∂∂ρρ 可简化为0=∂∂=ypF y8-3,试证明,流体外掠平壁层流边界层换热的局部努赛尔特数为12121Re PrxNu r=证明:适用于外掠平板的层流边界层的能量方程22t t tu v ax y y∂∂∂+=∂∂∂常壁温边界条件为wy t ty∞==→∞时,时,t=t引入量纲一的温度wwt tt t∞-Θ=-则上述能量方程变为22u v ax y y∂Θ∂Θ∂Θ+=∂∂∂引入相似变量12Re()y yx xηδ===有11()(()22x x xηηηηη∂Θ∂Θ∂''==Θ-=-Θ∂∂∂()y yηηη∂Θ∂Θ∂'==∂∂∂;22()Uy xηυ∞∂Θ''=Θ∂将上三式和流函数表示的速度代入边界层能量方程,得到1Pr02f'''Θ+Θ=当Pr 1时,速度边界层厚度远小于温度边界层厚度,可近似认为温度边界层内速度为主流速度,即1,f fη'==,则由上式可得Pr()2dfdη''Θ'=-'Θ,求解可得11()()Pr2Pr(0)()erfηηπΘ='Θ=则12120.564Re Pr x xNu =8-4,求证,常物性不可压缩流体,对于层流边界层的二维滞止流动,其局部努赛尔特数满足10.4220.57Re Pr x Nu =⋅证明:对于题中所给情况,能量方程可表示为22u v x y yθθθα∂∂∂+=∂∂∂其中,,,()yu v y x ψψψθθηθ∂∂==-===∂∂ 故上式可转化为Pr02θζθ'''+⋅⋅= 经两次积分,得到0000Pr [exp()]2()Pr [exp()]2d d d d ημμζηηθμζηη∞-=-⎰⎰⎰⎰ 定义表面传热系数s x s q h T T ∞=-,则(0)q '= 进一步,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引入局部努赛尔特数12(0)Re x x x h x Nu k ⋅'===其中1200Re (0)Pr [exp()]2xd d μθζηη∞'=-⎰⎰ 针对层流边界层的条件,查由埃克特给出的计算表如下:不同Pr 数下,常物性层流边界层,12Re x Nu -⋅的值0 0.292 0.307 0.332 0.585 0.73 0.111 0.331 0.348 0.378 0.669 0.851 0.333 0.384 0.403 0.44 0.792 1.013 10.4960.5230.571.0431.344故可看出,12Re x Nu -⋅=常数,进而,12()=x h xu k υ-∞⋅=1常数C , 由1m u C x ∞=⋅,得11212m C khxυ-=⋅对于二维滞止流,m=1,则h 也为常数,从x=0到x 处的平均热导率h m 定义为1xm h hdx x =⎰故11112212120121m m x m C k C k h x dx x x m υυ--=⋅=⋅⋅+⎰, 则21m h h m =+,由此可看出, 在m=1时,努赛尔特数的近似解可以很好的表示为10.4220.57Re Pr x Nu =⋅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得到三维滞止流的近似解10.4220.76Re Pr x Nu =⋅9-1,试证明:圆管内充分发展流动的体积流量可表示为: ()0408p p Lr V i -=μπ9-2,常物性不可压缩流体在两平行平板间作层流流动,下板静止,上板以匀速U 运动,板间距为2b ,试证明充分发展流动的速度分布为⎥⎦⎤⎢⎣⎡⎪⎭⎫ ⎝⎛--=b y b y dx dp b b y U u 2222μ 证:二维流体质量、动量方程0=∂∂+∂∂yvx u ①⎪⎪⎭⎫ ⎝⎛∂∂+∂∂+∂∂-=∂∂+∂∂2222)(y u x u x py u v x u u μρ ② ⎪⎪⎭⎫ ⎝⎛∂∂+∂∂+∂∂-=∂∂+∂∂2222)(y v x v y py v v x v u μρ ③ 在充分发展区,截面上只有沿流动方向的速度u 在断面上变化,法向速度v 可以忽略,因此可由方程①得:0=v ,0=∂∂xu④ 将式④代入③得到,0=∂∂yp,表明压力P 只是流动方向x 的函数,即流道断面上压力是均匀一致的进一步由式②得,t cons y udx dp tan 22=∂∂=μ ⑤相应的边界条件:Uu b y u y ====,20,0对⑤积分得:11C y dx dpyu +=∂∂μμ21221C y C y dxdp U ++=μ ddp b b u C μ-=21,02=C ⎥⎦⎤⎢⎣⎡⎪⎭⎫ ⎝⎛--=⇒b y b y dx dp b b y U u 2222μ1. 强迫流动换热如何受热物性影响?答:强迫对流换热与Re 和Pr 有关;加热与对流的粘性系数发生变化。

2. 强化传热是否意味着增加换热量?工程上强化传热的收益和代价通常是指什么?答:不一定,强化传热是指在一定条件(如一定的温差、体积、重量或泵功等)下增加所传递的热量。

工程上的收益是减小换热器的体积节省材料和重量;提高现有换热器的换热量;减少换热器的阻力,以降低换热器的动力消耗等。

代价是耗电,并因增大流速而耗功。

3.传热学和热力学中的热平衡概念有何区别?答:工程热力学是温度相同时,达到热平衡,而传热学微元体获得的能量等于内热源和进出微元体热量之和,内热源散热是有温差的。

4.表面辐射和气体辐射各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对辐射板供冷房间,无需考虑气体辐射的影响,而发动机缸内传热气体辐射却成了主角?答:表面辐射具有方向性和选择性。

气体辐射的特点:1.气体的辐射和吸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2. 气体的辐射和吸收在整个气体容器中进行,强度逐渐减弱。

空气,氢,氧,氮等分子结构称的双原子分子,并无发射和吸收辐射能的能力,可认为是热辐射的透明体。

但是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氯氟烃和含氯氟烃的三原子、多原子以及不对称的双原子气体(一氧化碳)却具有相当大的辐射本领。

房间是自然对流,气体主要是空气。

由于燃油,燃煤及然气的燃烧产物中通常包含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所以发动机缸内要考虑。

5.有人在学完传热学后认为,换热量和热流密度两个概念实质内容并无差别,你的观点是?答:有差别。

热流密度是指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

而换热量跟面积有关。

6.管内层流换热强化和湍流换热强化有何实质性差异?为什么?答:层流边界层是强化管内中间近90%的部分,层流入口段的热边界层比较薄,局部表面传热系数比充分发展段高,且沿着主流方向逐渐降低。

如果边界层出现湍流,则因湍流的扰动与混合作用又会使局部表面传热系数有所提高,再逐渐向于一个定值。

而湍流是因为其推动力与梯度变化和温差有关,减薄粘性底层,所以强化壁面。

7.以强迫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为例,试谈谈你对传热、流动形态、结构三者之间的关联答:对流换热按流体流动原因分为强制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

一般地说,强制对流的流速较自然对流高,因而对流换热系数也高。

例如空气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约为5~25 W/(m2•℃),强制对流换热的结构影响了流体的流态、流速分布和温度分布,从而影响了对流换热的效果。

流体在管内强制流动与管外强制流动,由于换热表面不同,流体流动产生的边界层也不同,其换热规律和对流换热系数也不相同。

在自然对流中,流体的流动与换热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对对流换热的影响较大,平板表面加热空气自然对流时,热面朝上气流扰动比较激烈,换热强度大;热面朝下时流动比较平静,换热强度较小。

8.我们经常用Q=hA·Δt.计算强迫对流换热、自然对流换热、沸腾和凝结换热,试问在各种情况下换热系数与温差的关联?答:强迫对流的换热系数与Re,Pr有关但与温差无关,自然对流与Gr的0.25次方有关联,即与温差有关,凝结换热换热系数是温差的-0.25次方。

9.试简述基尔霍夫定理的基本思想答:一、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汇于节点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用公式表示为:∑I=0又被称作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沿任意回路环绕一周回到出发点,电动势的代数和等于回路各支路电阻(包括电源的内阻在内)和支路电流的乘积(即电压的代数和)。

用公式表示为:∑E=∑RI又被称作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0.简述沸腾换热与汽泡动力学、汽化核心、过热度这些概念的关联答:沸腾是指在液体内部以产生气泡的形式进行的气化过程,就流体运动的动力而言,沸腾过程又有大容器沸腾,大容器沸腾时流体的运动是由于温差和气泡的扰动所引起的,沸腾换热会依次出现自然对流区、核态沸腾区、过度沸腾区和膜态沸腾区。

当温度较低时(C t 04<∆)壁面过热度小,壁面上没有气泡产生。

当加热壁面的过热度C t 04≥∆后,壁面上个别点(称为汽化核心)开始产生气泡,汽化核心的气泡彼此互不干扰。

随着t ∆进一步增加,汽化核心增加,气泡互相影响,并会合成气块及气柱。

在这两个区中,气泡的扰动剧烈,传热系数和热流密度都急剧增大。

进一步提高t ∆,传热规律出现异乎寻常的变化。

这是因为气泡汇聚覆盖在加热面上,而蒸汽排除过程越趋恶化。

这时热流密度达到最低,并且温度达到了过热度,是很不稳定的过程。

II.传热学与实际应用1.利用同一冰箱储存相同的物质时,试问结霜的冰箱耗电量大还是未结霜的冰箱耗电量大?答: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冰箱的结霜相当于在冰箱蒸发器和冰箱冷冻室(或冷藏室)之间增加了一个附加热阻,因此,要达到相同的制冷室温度,必然要求蒸发器处于更低的温度。

所以,结霜的冰箱耗电量更大。

2. 在深秋晴朗无风的夜晚,草地会披上一身白霜,可是气象台的天气报告却说清晨最低温度为2摄氏度,试解释这种现象。

答:可从辐射换热以及热平衡温度的角度来分析,由于存在大气窗口(红外辐射能量透过大气层时透过率较高的光谱段称为大气窗口),因此地面可与温度很低的外太空可进行辐射热交换,这样就有可能使地面的热平衡温度低于空气温度3.请说明在换热设备中,水垢、灰垢的存在对传热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防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