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效率与公平
历史意义: 1、有助于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确立并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2、有助于冲破和消解平均主义式、绝对的平等观;
3、在客观上印证了发达的经济基础对于实现真正社会公正的极端 重要性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法的局限性
1、同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相抵触;
2、没有区分基本制度和具体政策2个层面的公正问题;
效率的含义
帕累托最优(效率)vs.帕累托改善(改进) 在经济学中,效率一般指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效率 (Pareto efficiency),指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 置,达到使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 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帕累托改善(Pareto improvement),指可以通过资 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 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差的结果。帕累托效率意味着 所有的帕累托改善都不可能。
主要原因------市场失灵
食 品 安 全房ຫໍສະໝຸດ 高速上涨垄断公地悲剧
公 地 悲 剧
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 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而每一个人都倾向于过度使 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 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
公共部门效率与资源配置
小组成员:吕绪瑞、马婷婷、蔡亚芸、 韩金伶、李莹、张艺凡、闫莉娜、董筱
社会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原则:
效率、公平、稳定
公共经济职能为 ——参与资源配置
——协调收入分配
——促进经济稳定
大家都知道:市场可以进行资源配置,那为什么 公共部门还要参与资源配置呢?
公共部门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
2、生产最优:这个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此 时对任意两个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需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 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生产者的产量同时得到最大 化。)
3、产品混合最优:经济体产出产品的组合必须反映消费者的偏好。 (此时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与任何生产者在这两 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相同。)
帕累托最优
假设社会中只有A、B两个人,横轴 代表A的 福利水平,纵轴代表B的福利水平,由于 社会资 源是有限的,因此曲线WW’(福利边界) 就表示 A和B之间两人可能达的福利水平的各种 可能组合。 在曲线上任何一点都满足帕累托最优状 态。
一般来说,达到帕累托最优时,会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1、交换最优:即使再交易,个人也不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 (此时对任意两个消费者,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相同的, 且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同时得到最大化。)
1帕累托最优----效率 2经济效率实现的条件
什么是效率?
●基本含义: 指产出与投入之比达
到最大
●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 经济资源没有浪费, 或对 经济资源做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性的满足程度的利用 , 也是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的一个简化 表达。
—— 曼昆《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含义: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 西的特性。即经济蛋糕的大小。
1、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也称为帕累托效率,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 即在该状态上,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 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 态。(非损人不利己) 人们通常也把能使至少一人的境况变好而没有人的境况变坏的资 源重新配置称为帕累托改进(非损人利己) ,所以帕累托最优状 态也就是已不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可以利用的政策工 具
一、公共支出 1)直接提供公共产品 2)财政补贴 3)政府购买支出
二、政府税收
政府不是万能的、政府也会失灵
表现: 1信息有限 2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能力有限 3决策时限与效率的限制 4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 5成本过大
延生思考: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竞争失效 2公共产品问题 3外部性问题 4偏好不合理 5信息不完全 6市场不完全 7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 8收入公平分配问题
由于市场的失灵
所以需要公共部门参与资源配置
资源最优配置
要做到资源最优配置,要遵循“效率”“公平” “稳定”
效率原则:
3、与和谐社会建设格格不入; 4、将这一提法泛化并覆盖非经济领域,是以偏概全的错误; 5、意味着现代政府主要职能的错位; 6、对初次分配重效率,再次分配重公平的定位有误;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法的负面效应
1、不利于现代社会的制度建设; 2、不利于改革和发展的有机统一; 3、不利于公正合理地社会结构的形成;
4、延缓了合理健全的社会政策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