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假山工程分析
山石花台布置的要领和山石驳岸有共通的道理 。山石花台的造 型强调自然、生动,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其设计施工时,应遵循以下 三方面的原则: 1、花台的平面轮廓 :应有曲折、进出的变化。更要注意使兼有大弯 和小弯的凹凸面,使弯的深浅和间距不同。应避免有小弯无大弯、有 大弯无小弯或变化的节奏单调的平面布局
2、花台的立面轮廓要有起伏变化 3、花台的断面和细部要伸缩,虚实和藏露的变化
,苏州、常州、镇江等地皆有所产。其石形体顽夯,梭角分明,肌理
近乎垂直,雄浑沉实。与湖石相比,它平正大方,立体感强,块钝而 梭锐,具有很强的光影效果。计成云:“俗人只知其顽夯,而不知其 妙也。”(《园冶· 选石》)明代所建上海豫园大假山,苏耦园的假 山和杨州个园的秋山均为黄石掇成的佳品。
青石:一种青灰色的细砂岩。青石的节面节理面不像黄石那样规整,
湖石:主产于江浙,以洞庭西山消夏湾为最好。石多处于水涯,或山坡表层,
自然造化而成。“性坚而润,有嵌空、穿眼、宛转、险怪之势。”(《园 冶· 选石》)湖石线条浑圆流畅,洞穴透空玲巧,很适宜大型园林叠山及造山 水景。因产于太湖,故称为太湖石。江苏、安徽、山东、四川及北方所产湖 石,虽缺少灵气,但却有几分雄伟。与太湖石相近的石材有 房山石、灵壁石、宣城白石、英石 黄石:是一种橙黄颜色的细砂岩,产地很多。以常熟虞山最为著名
二、对 置 在建筑物前沿建筑中轴线两侧作对称位置的山石布置, 以陪衬环境,丰富景色 三、散 置 布局要点:造景目的性明确,格局谨严,手法洗练, “寓浓于淡”,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曲 折,顾盼呼应,疏密有致,层次丰富,散有的物,寸石生 情
四、山石器设
古典园林中常以石材作石屏风、石栏、石桌、石几、 石凳、石床等 五、山石花台
六、同园林建筑相结合的置石
用少量的山石在合宜的部位装点建筑就仿佛把建筑建在自然的山岩 上一样的效果;所置山石摸拟自然裸露的山岩,建筑依岩而建;用山石 表现的实际是大山之一隅,可以适当运用局部夸张的手法,其目的是减 少人工的气氛 1、山石踏跺和蹲配 2、抱角和镶隅 3、粉壁置石 4、回廊转折处的廊间置石 5、窗前置石——“无心画” 6、作室外楼梯
运石 :
第二节
置石
置石的特点是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用简单的形式,体现较 深的意境,达到“寸石生情”的艺术效果。 一、特置 :置山石又称孤置山石、孤赏山石,也有称作峰石
特置山石应具备的条件:体量大、轮廊线突出、姿态多 变,色彩突出的山石。 特置山石可采用整形的基座;也可以座落在自然的山石 上面,这种自然的基座称为“磐”。 特置山石布置的要点:相石立意,山石体量与环境相协 调,有前置框景和背景的衬托和利用植物或其它办法弥 补山石的缺陷等 施工要求:稳定和耐久
第六章
假山工程
假山是具有中国园林特色的人造景观,它作为中国自然 山水园的基本骨架,对园林景观组合,功能空间划分起到 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章主要从假山的功能作用、规划布局、石材的采运、 置石、掇山、塑山等方面来阐述
第一节 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述
假山:是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地结合其它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
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 山水景物的通称。
2、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
3、运用山石小品作为点缀园林空间和陪衬建筑、植物的手段 4、作为室外自然式的家具或器设
二、假山材料
明代林有麟著有《素园石谱》,记 录石种百余类。宋代杜绾撰《林石谱》 所录有116种,其大多数是玩石。明计成 《园冶》收录15种山石,多数可作为造 园叠山之用
选石:选石应掌握如下要点 1、选石应熟知石性 2.石形与纹理走向与造型的关系 3.石的色泽与叠山环境的关系 4.有些特殊的环境还可选择其它 石料。 常用假山石
第三节 假
一、假山类型
山
假山根据所用材料、规模大小可分为以下三类:
1、土包山:以土为主,以石为辅的堆山手法。常将挖池的土掇山,并 以石材作点缀,达到土、石、植物浑然一体,富有生机。清代李渔在 《闲情偶寄》中写到“树根盘固,与石比坚,且树大叶繁,浑然一体, 不辨其为谁石谁土。”山石作到自然之势,崩落自然,深坦浅露,掩 埋在泥土中。 2、石包山:以石为主,外石内土的小型假山,常构成小型园林中的主 景。“小山不可无土,但以石作为主,而土附之。土之不可胜石者, 以石可壁立,而土则易崩,必仗石为藩篱故也。外石内土,此从来不 易之法”(清李渔)。常造成峭壁、洞穴、沟壑。
3、掇山小品
根据位置、功能不同常分为: 厅山:厅前堆山,以小巧玲珑的石块堆山,单面观,其背 粉墙相衬,花木掩映。 壁山:以墙堆山,在墙壁内嵌以山石,并以藤蔓垂挂,形 似峭壁山。“峭壁山者,靠壁理也,藉以粉墙为纸,以 石为绘也”(明,计成)。 池石:池中堆山,则池石;园林第一胜景也,若大若小, 更有妙境,就水点其步石,从巅架以飞梁,洞穴潜藏, 穿石径水,峰峦漂渺,漏月招云
不一定是相互垂直的纹理,也有交叉互织的斜纹。
石笋:外形修长如竹笋的一类山石的总称,变质岩类。常见石笋又可
分为:
白果笋 乌炭笋 慧剑 钟乳石笋 其它石品 :诸如木化石、松皮石、石珊瑚、黄蜡石 和石蛋等
三、山石的采运
中国古代采石方法:潜水凿取、土中掘取,浮面挑选和寻取古 石等方法
现在采石:掘取、浮面挑选、移旧和松爆等方法采石
榫头一般不用很长,大致十几厘米到二十几厘米,根据石之体量而 定。但榫头要求争取比较大的直径,周围石边留有3cm左右即可。 石榫头必须正好在重心线上。其磐上的榫眼比石榫的直径略大一些, 但应该比石榫头的长度要深一点。这样可以避免因石榫头顶住榫眼 底部石榫头周边不能和基磐接触。吊装山石以前,只须在石榫眼中 浇灌少量粘合材料,待石榫头插入时,粘合材料便自然地充满了空 隙的地方。
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
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
二者的区别:假山的体量大而集中,可观可游,使人有置身于自然山林之
感。 置石则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体量较小而分散
假山因材料不同可分:土山、石山和土石相间的山三种。
一、假山的功能作用 1、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