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7.1混凝土构件设计 - 混凝土构件设计
2.7.1混凝土构件设计 - 混凝土构件设计
如相差较大,则应增加钢筋面积 。
挠度不满足要求时需要增大截面尺
2.9 楼梯设计
2.10 梁分析模型讨论
寸。
2015版.东南大学《建筑结构设计》课程团队
{建筑结构设计}
2.梁板结构设计
2.1 梁板结构种类与布置 2.2 梁板结构分析模型选 取 2.3 连续梁的弹性分析方 法 2.4 连续梁的内力调幅法 2.5 双向板的弹性分析方 法 2.6 双向板的塑性铰线法 2.7 混凝土构件设计 2.8 钢构件设计
(2)边跨的跨中截面及楼板边缘算起的第二个支座截面,当l b/ l
0
<1.5时折减20%;当1.5≤l b/ l 0≤2.0时折减10%,
(3)楼板的角区格不折减。
2.9 楼梯设计
2.10 梁分析模型讨论
2015版.东南大学《建筑结构设计》课程团队
{建筑结构设计}
2.梁板结构设计
2.1 梁板结构种类与布置 2.2 梁板结构分析模型选 取 2.3 连续梁的弹性分析方 法 2.4 连续梁的内力调幅法 2.5 双向板的弹性分析方 法 2.6 双向板的塑性铰线法 2.7 混凝土构件设计 2.8 钢构件设计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楼盖结构的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即允许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出
现裂缝,但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的
最大裂缝宽度wmax应小于限值wlim,这一裂缝宽度限值对于一、 二、三类环境分别为0.3、0.2和0.2mm ;
当裂缝宽度不满足要求相差不多时,可通过减少钢筋直径解决;
边缘板带 中 间 中间板带 板 带 边缘板带
l02-l01/2 l02 l01/4
l01/4 l01/4
边 缘 板 带
l01/4
边 缘 板 带
l01/2
2.9 楼梯设计
2.10 梁分析模型讨论
双向板板带的划分
2015版.东南大学《建筑结构设计》课程团队
l01
{建筑结构设计}
2.梁板结构设计
2.1 梁板结构种类与布置 2.2 梁板结构分析模型选 取 2.3 连续梁的弹性分析方 法 2.4 连续梁的内力调幅法 2.5 双向板的弹性分析方 法 2.6 双向板的塑性铰线法 2.7 混凝土构件设计 2.8 钢构件设计
2.7
混凝土构件设计·2.7.2 板的构造要求
a a a a ln/5
ln
ln
ln
完全简支可不 用
分离式
当比值q/g≤3时,a=ln/4;当q/g>3时,a=ln/3
当连续板的相邻跨度之差超过20%,或各跨荷载相差很大时,则
钢筋的弯起与切断应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2015版.东南大学《建筑结构设计》课程团队
2.9 楼梯设计
2.10 梁分析模型讨论
{建筑结构设计}
2.梁板结构设计
2.1 梁板结构种类与布置 2.2 梁板结构分析模型选 取 2.3 连续梁的弹性分析方 法 2.4 连续梁的内力调幅法 2.5 双向板的弹性分析方 法 2.6 双向板的塑性铰线法 2.7 混凝土构件设计 2.8 钢构件设计
2.7
≤0.35 的限制,此外在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还应将计算所需的箍筋 面积增大20%; 用等),则应按框架梁设计 ;
2015版.东南大学《建筑结构设计》课程团队
如果主梁与竖向构件尚需共同承担水平作用(如风载、地震作
2.9 楼梯设计
2.10 梁分析模型讨论
{建筑结构设计}
2.梁板结构设计
2.1 梁板结构种类与布置 2.2 梁板结构分析模型选 取 2.3 连续梁的弹性分析方 法 2.4 连续梁的内力调幅法 2.5 双向板的弹性分析方 法 2.6 双向板的塑性铰线法 2.7 混凝土构件设计 2.8 钢构件设计
2.梁板结构设计
2.1 梁板结构种类与布置 2.2 梁板结构分析模型选取 2.3 连续梁的弹性分析方法 2.4 连续梁的内力调幅法 2.5 双向板的弹性分析方法 2.6 双向板的塑性铰线法 2.7 混凝土构件设计 2.8 钢构件设计 2.9 楼梯设计 2.10 梁分析模型讨论
2.7
混凝土构件设计·2.7.2 板的构造要求
≤As/2 ln
≥As/4且 不少于2根
2.9 楼梯设计
2.10 梁分析模型讨论
架立钢筋
2015版.东南大学《建筑结构设计》课程团队
{建筑结构设计}
2.梁板结构设计
2.1 梁板结构种类与布置 2.2 梁板结构分析模型选取 2.3 连续梁的弹性分析方法 2.4 连续梁的内力调幅法 2.5 双向板的弹性分析方法 2.6 双向板的塑性铰线法 2.7 混凝土构件设计 2.8 钢构件设计 2.9 楼梯设计 2.10 梁分析模型讨论
2.7
混凝土构件设计·2.7.2 板的构造要求
板中构造筋
分布钢筋:平行于单向板的长跨,与受力钢筋垂直;截面积不应少
于受力钢筋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间距不
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作用:固定受力钢筋;承受收缩和温度应力;分布局部荷载;承受
未计及的长跨方向弯矩。
第
混凝土构件设计
11
讲
2015版.东南大学《建筑结构设计》课程团队
{建筑结构设计}
2.梁板结构设计
2.1 梁板结构种类与布置 2.2 梁板结构分析模型选 取 2.3 连续梁的弹性分析方 法 2.4 连续梁的内力调幅法 2.5 双向板的弹性分析方 法 2.6 双向板的塑性铰线法 2.7 混凝土构件设计 2.8 钢构件设计
2.7
Hale Waihona Puke 混凝土构件设计·2.7.3 梁的构造要求
纵向钢筋
对于相邻跨跨度相差不超过20%、可变荷载和永久荷载的比值 q/g≤3的连续次梁,可参考下图布置纵向钢筋。
la ≥20d ln/3 ln/5+20d h 50 As h 50 h ≥las ln/3
ln/5+20d
≥As/4且 不少于2根
ln
≤As/2
h1
裂缝 附加箍筋
h1
h1 b b b h1 s
≥20d
荷载传递到主梁顶部受压区。
所需附加横向钢筋的总截面面积按下式 计算 :
h1
吊筋 α h
2.9 楼梯设计
2.10 梁分析模型讨论
Fl≤2fyAsbsinα+m· nfyvAsv1 (2.3.1)
4 2015版.东南大学《建筑结构设计》课程团队
h1 b b b h1 s
混凝土构件设计·2.7.2 板的构造要求
双向板按弹性理论方法设计时,可按下述方法配置:将板在 l01 和
l02 方向各分为三个板带;在中间板带上,按跨中最大正弯矩求得 的单位板宽内的钢筋数量均匀布置;而在边缘板带上,按中间板带
单位板宽内的钢筋数量一半均匀布置。
双向板按塑性铰线法设计时,其配 筋应符合内力计算的假定,跨中钢 筋或全板均匀布置;或划分成中间 及边缘板带后,分别按计算值的 100%和50%均匀布置,跨中钢筋的 全部或一部分伸入支座下部。 支座上的负弯矩钢筋按计算值 沿支座均匀布置。
与承重墙垂直的附加负筋
≥l0/4
≥l0/4
≥l0/7
板角附加短钢筋
双向
Ф8@200
2015版.东南大学《建筑结构设计》课程团队
l0
11
≥l0/7 Ф8@200 Ф8@200
{建筑结构设计}
2.梁板结构设计
2.1 梁板结构种类与布置 2.2 梁板结构分析模型选取 2.3 连续梁的弹性分析方法 2.4 连续梁的内力调幅法 2.5 双向板的弹性分析方法 2.6 双向板的塑性铰线法 2.7 混凝土构件设计 2.8 钢构件设计 2.9 楼梯设计 2.10 梁分析模型讨论
l0/4 l0/4
与主梁垂直的附加负筋:数量不
2.9 楼梯设计
2.10 梁分析模型讨论
少于每米5Φ 8,且单位长度内的总 截面积不宜小于板受力钢筋截面积 的1/3;伸入板中的长度从主梁梁肋 边算起不小于板计算跨度的l0的1 /4
板受力钢 筋
附加负筋
2015版.东南大学《建筑结构设计》课程团队
{建筑结构设计}
h
h
{建筑结构设计}
2.梁板结构设计
2.1 梁板结构种类与布置 2.2 梁板结构分析模型选 取 2.3 连续梁的弹性分析方 法 2.4 连续梁的内力调幅法 2.5 双向板的弹性分析方 法 2.6 双向板的塑性铰线法 2.7 混凝土构件设计 2.8 钢构件设计
2.7
混凝土构件设计·2.7.1 混凝土板、梁的截面计算
2.7
混凝土构件设计·2.7.1 混凝土板、梁的截面计算
计算要点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次梁、主梁进行受弯、受剪承载力计算,板仅进行受弯承载力计算; 对于现浇肋梁楼盖,次梁和主梁的跨内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在
支座附近的负弯矩区段,按矩形截面计算纵向受拉钢筋;
当梁按考虑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时,调幅截面应满足 ξ
2015版.东南大学《建筑结构设计》课程团队
腰筋
悬臂构件
东南大学土木学院
· 《建筑结构设计》
谢谢聆听!
2015版.东南大学《建筑结构设计》课程团队
东南大学土木学院 · 《建筑结构设计》
梁板结构设计
第11讲
主讲教师: 张志强
混凝土构件设计
Tel: 13951812102Email: 1134821727@
2015版.东南大学《建筑结构设计》课程团队
2.梁板结构设计
2.7 混凝土构件设计
2.7.1 混凝土板、梁的截面计算 2.7.2 板的构造要求 2.7.3 梁的构造要求
2.7
混凝土构件设计·2.7.1 混凝土板、梁的截面计算
板弯矩折减(薄膜效应,四边与梁整体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