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2014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2014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单选题:1.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是经典社会学理论中实证主义传统的集大成者。

A.孔德B.涂尔干C.韦伯D.马克思2.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探讨了理性资本主义如何在西方基督教世界兴起的问题。

A.涂尔干B.孔德C.韦伯D.马克思3.帕森斯是()的代表人物。

A.社会互动理论B.社会冲突理论C.社会交换理论D.结构功能主义理论4.在中国现代早期著名思想家中,对社会学贡献最大的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章太炎5.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被称为()。

A.继续社会化B.逆向社会化C.再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6.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B.角色冲突C.角色不清D.角色中断7.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已不再适用,需要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过程被称为()。

A.继续社会化B.逆向社会化C.再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8.()的思想是由库利提出的。

A.情境定义B.符号互动理C.镜中我D.印象管理理论9.社会学界最早对社会资本作出分析的是()。

A.费孝通B.科尔曼C.林南D.格兰诺维特10.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C.关系建立的基础D.关系的协调程度11.()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处于这种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者可以从中得到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各种形式的便利。

A.关系资本B.社会资本C.经济资本D.人力资本12.()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

A.情境定义B.符号互动理论C.“镜中我”理论D.拟剧理论13.()不属于正式组织。

A.学校B.公司C.邻里D.教会14.根据()的标准,可以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

A.结构特征B.互动关系C.归属感D.从属关系15.()是指群体内部成员间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群体。

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次级群体D.初级群体16.家庭中的传统功能()在城市家庭中已基本丧失。

A.抚育功能B.生产功能C.赡养功能D.消费功能17.社会学家()提出了中层理论。

A.帕森斯B.默顿C.韦伯D.福柯18.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19.目标与后果之间的中介变项在社会学上被称为()。

A.社会结构B.社会制度C.社会机制D.因果关系20.“社区”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社会学家()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

A.吉登斯B.滕尼C.恩格斯D.哈贝马斯21.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22.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借鉴了经济学家()的“二元经济”理论。

A.刘易斯B.科瑟C.图灵D.诺斯23.在一种分层结构中,个人的地位是社会预先规定了的,本人不能自由选择,这种分层结构是()。

A.水平结构B.垂直结构C.封闭性结构D.开放性结构24.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

这种变动称为()。

A.开放性社会结构B.结构性流动C.非结构性流动D.社会变迁25.人们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流动,这种流动是()。

A.代内流动B.水平流动C.垂直流动D.代际流动26.在对越轨行为的研究中,有一种理论认为一个曾犯过罪的人,在出狱后因为被视为“潜在的犯罪人”,所以容易再次犯罪。

这种理论是()。

A.拟剧论B.标签理论C.文化传递理论D.冲突理论27.()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B.偏差行为理论C.社会建构论D.冲突论28.在对越轨行为的研究中,有一种理论认为一个曾犯过罪的人,在出狱后因为被视为“潜在的犯罪人”,所以容易再次犯罪。

这种理论是()。

A.拟剧论B.标签理论C.文化传递理论D.冲突理论29.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这种社会控制方式属于()。

A.伦理道德控制B.强制性社会控制C.非强制性社会控制D.社会舆论控制30.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31.“非典”初期,某些地方政府对病情未予公开,使人们对“非典”的传言更信以为真。

这实际上就是集群行为产生因素中的()。

A.结构性助长B.结构性紧张C.诱发因素D.社会控制机制32.()是由一种毫无根据的想法引起的、有很强感染力的集群行为。

A.恐慌B.大众歇斯底里C.时尚D.传言33.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通信高科技化、文化同质化所带来的全球相互依赖性和整体意识日益增强,这一趋势被称为()。

A.现代化B.狭义全球化C.广义全球化D.开放型社会34.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错位B.脱节C.畸变D.失衡35.基于资本、技术等经济因素的向外扩张,是导致世界规模的统一市场和跨国公司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为()。

A.现代化B.狭义全球化C.开放型社会D.广义全球化多项选择题:1.公认的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奠基人是()。

A.孔德B.马克思C涂尔干D.韦伯2.从研究目的来看,社会学研究可以分为()。

A.定性研究B.描述性研究C.定量研究D.解释性研究3.社会学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

A.问卷法B.观察法C.访谈法D.实验法4.社会化的机构包括()。

A.家庭B.学校C.工作组织D.大众传媒5.社会化的类型包括()。

A.初始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再社会化D.逆向社会化6.以下属于角色失调现象的有()。

A.角色中断B.角色认同C.角色冲突D.角色失败7.米德认为自我包括()。

A.本我B.主我C.客我D.超我8.以下描述属于社会资本特征的是()。

A.关系性B.无形性C.可转让性D.弥散性9.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A.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B社会控制方式的变化C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D社会利益关系结构的变化10.产生社会互动的条件包括()A.限于两个人之间B.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C.互相依赖D.有事相求11.任何一种社会结构,一般都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A.整体性B.有序性C.稳定性D.过程性12.下列属于社会网络特征的有()。

A.可转让性B.多重性C.隐蔽性D.弥散性13.冲突的形式包括()。

A.口角B.战争C.仇斗D.械斗14.与初级社会群体相比较,社会组织特征有()。

A.成员关系亲密B.明确的行动目标C.成员不可替代D.规范的制度15.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家庭发生的变迁有()。

A.从“个人本位”向“家本位”的转化B.平权家庭比重在逐步上升C.以核心家庭为主D.代际之间、夫妻之间的独立程度增大16.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

A.领导的权威性B.成员的认同感C.外部环境的变化D.群体的人数17.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包括()。

A.符号互动论B.家长制理论C.结构功能理论D.社会交换理论18.以下哪些类型是韦伯所划分的权威类型?()A.卡里斯马型权威B.法理型权威C.家长型权威D.传统型权威19.按照产权的不同,经济制度可以分为()。

A.私有产权制度B.公有产权制度C.集体产权制度D.混合经济制度20.农村社区形成的三种途径是()。

A.自然起源B.社会组合C.农村建设D.城市衰败21.社会学在社区研究中比较重视的社区分类是()。

A.自然社区B.农村社区C.法定社区D.城市社区22.按照社区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类型,社区可以分为()。

A.亲缘社B.同事社区C.邻里社区D.朋友社区23.以下社会分层制度中属于封闭性分层结构的是()。

A.奴隶制B.农村社区C.城市社区D.种姓制24.()是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分层结构定型化的描述。

A.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B.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C.出现了更多的阶层D.阶层之间的流动减少25.韦伯社会分层理论中社会分层的标准包括()。

A.家庭背景B.社会声望C.财富D.权力26.以下关于越轨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越轨不等同于犯罪B.越轨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是不同的C.越轨行为会破坏社会秩序,有百害而无一利D.越轨有时候只是一种不从俗27.下列哪些属于研究人口问题时需要考虑的维度?()A.人口数量B.人口结构C.人口素质D.人口社会化28.社会控制体系中的非正式控制包括()。

A.风俗习惯B.宗教信仰C.伦理道德D.社会舆论29.以下属于当代中国集体行动的是()。

A.以无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B.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C.集体上访D.集体出游30.以下是集群行为特征的有()。

A.无组织性B.不稳定性C.非常规性D.易受暗示性31.以下属于行动人群行为的有()。

A.暴民B.表意人群C.偶合人群D.骚乱人群名词解释:1.代沟2.社会化3.镜中我4.社会结构5.弱关系理论6.科层制7.初级群体8.代际流动9.社会分层10.社会控制11.社会问题12.越轨13.集群行为14.社会麦当劳化15.社会变迁简答题:1.社会组织具有哪些特征?2.教育制度有哪些基本功能?3.权力分析有哪些基本模式?4.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是怎样的?5.简述城市社区的特点。

6.社区具有哪些基本要素?7.韦伯理论中社会分层的标准有哪些?这些标准的具体含义是什么?8.社会控制的类型有哪些?9.越轨和犯罪之间是什么关系?10.社会问题的特征有哪些?11.简述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与以非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有哪些区别?12.社会现代化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论述题:1.试述重要的社会化机构及其作用。

2.试述你对中国社会转型中社会结构变迁的理解。

3.中国的单位制度有什么样的独特特征?4.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单位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5.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6.试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层的特点和趋势。

7.请举实例说明谣言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谣言传播开来的过程。

8.请结合实例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

9.试述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