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音乐教案划船

中班音乐教案划船

中班音乐教案划船
【篇一:划船歌教案】
划船歌教案
教学内容:唱《划船歌》
听《沃尔塔瓦河》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划船歌》,能运用音乐力度变化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在演唱过程中能体验作品的人文内涵与艺术魅力。

2、通过欣赏《沃尔塔瓦河》,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爱国主义情怀与作品产生共鸣,音乐视野得到开拓,加深学生对祖国及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能运用力度变化,唱出歌曲的摇曳感,把握歌曲的意境。

2、在欣赏中,体会将无限深情融入到江河大海,形象地体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课前三分钟放歌曲录音)
师:今天的音乐课,让我们坐上小船,荡起双桨,唱着优美动听的歌去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二、教唱《划船歌》
1、初听——感受歌曲情绪
(简介印尼的风土人情)
2、复听——理解歌曲内涵
师:听着这欢快的旋律,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唱一唱,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小船要驶向哪里?船公们心里在惦念谁?
3、歌曲学唱
??解决附点节奏
教师范唱无附点的感觉,让学生体会,哪里不一样?
学生唱一唱歌谱,然后再唱词。

?处理重点乐句
师:在这段旋律中,你能找出表现小船在湖面上起伏比较大的乐句吗? ?解决换气,了解弱起特点
教师与学生讨论后,标出换气记号,简介歌曲的弱起特点。

学生再唱一唱
④歌曲细腻处理,情感升华
师:小船由远处慢慢地向我们划来,越来越近。

我们可以用怎样的
歌声表现?——提示:唱两遍,第一遍用怎样的力度来表现?。

学生按要求明显地做出声音力度的对比。

师:你听,发生什么事情了?
呼呼的北风向小船吹来,我们的声音应该怎样呢?
面对北风的来袭,船公们不畏艰险,奋力向前划行,这句我们以怎
样的力度来唱?f
学生把这两句唱一唱
师:请你找出歌曲中重复的乐句。

这句为什么要重复出现?
教师小结,学生唱一唱
学生完整地演唱《划船歌》
二、欣赏《沃尔塔瓦河》
师:每一条河流都有一支动听的歌,让我们随着印尼划船的歌声,
再划向沃尔塔瓦河——去感受捷克的“母亲河”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1、分段欣赏
片段一:
师:你听,这段音乐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沃尔塔瓦河?
片段二:
师:接下来,沃尔塔瓦河又呈现出怎样的景观?
哼唱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
师:其实,作曲家在写这首乐曲时,是这样来描述沃尔塔瓦河的,
让我们来朗读一遍
作曲家是怀着一颗怎样的心来谱写乐曲的?
(学生朗读,发言)
简介作曲家——斯美塔那
2、完整聆听
(当听到主题旋律的地方,大家可以跟着哼唱或举手示意)
2、聆听合唱《沃尔塔瓦河》
师:斯美塔那用丰富的音乐语汇讴歌了祖国的光荣历史,抒写了祖
国美丽的河山。

让我们跟随这优美的主题旋律,再次感受沃尔塔瓦
河深情的荡漾,进一步去体验作曲家对这“母亲河”、对祖国的热爱
之情。

四、小结
音乐是无国界的,今天,我们感受了斯美塔那对祖国的那份挚爱,
同学们,你们是否也像作曲家那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呢?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我们祖国的栋梁!
【篇二:幼儿园中大班音乐活动优质课:划船去郊游】
活动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小、中、大班三个年龄段幼儿,无论
在知识、能力、经验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何在同一个活动
里使三个年龄段的幼儿都产生兴趣,都有所发展,成为组织混龄活
动时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本活动较成功地把高年龄段幼儿需要复
习和巩固的“已知”作为低年龄段幼儿学习和掌握的“新知”,把高年
龄段幼儿的“温故”与低年龄段幼儿的“知新”过程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有意识地在高年龄段幼儿“温故”的过程中
不断添加新元素,提出新要求,使高年龄段幼儿在“温故”的过程中
达到“知新”的目的。

这样,就能实现在同一个活动中,3~6岁幼儿
各取所需、共同成长的愿景。

【篇三:《划龙船》教案1】
《划龙船》教案
教材分析
歌曲《划龙船》这首民歌非常生动地表现了这一热闹场面。

歌曲采
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由领唱高吭嘹亮的声音唱出跌宕起伏、节
拍感很强、富有号召力的音调;和唱者则用句幅短小、节奏铿锵、
音调上扬的歌声相应和,表现了激昂奋发的风貌。

在领唱时,众人
还按划桨的节奏呼喊着“ ”为其伴唱。

在歌声、锣鼓声中,众多龙船
如离弦之箭,劈波飞驶,你追我赶,煞是热烈紧张。

?
《划龙船》这首民歌的旋律刚劲有力,音乐节奏和划船动作的节奏
紧相吻合,并以男声一领众和的形式演唱,具有粗犷豪迈的性格特征,因此从民歌体裁来说,它带有号子的属性。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划龙船》和课外三首不同的劳动号子,感受和了解劳
动号子“一领众和”、节奏统一、齐心协力富有地方特色的的风格特点。

2、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来欣赏《划龙船》,让学生初步学会围
绕音乐要素(节奏、情绪、音色、力度等)赏析音乐。

3、欣赏《划龙船》感受歌曲朴素、粗狂豪迈的安徽民歌风味,感受
歌曲表现的激烈的热闹的端午划龙船场景。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来欣赏《划龙船》,让学生初步学会围绕音乐要素(节奏、情绪、音色、力度等)赏析音乐。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学会围绕音乐要素(节奏、情绪、音色、力度等),感受和了解劳动号子“一领众和”、节奏统一、齐心协力富有地方特色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
大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学生说说端午的风俗,让学生了解端午习俗,从而切入课题“划龙船”。

2、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短片《划龙船》,说说怎样才能把龙船划得好?
3、让学生说说划龙船应该讲究什么?(动作统一、有力,大鼓起到统一节奏鼓舞士气的作用等)
4、节奏练习
(1)听音乐中的节奏,说说有什么特点?(有力、渐强表现由远及近的变化)
(2)让学生结合动作学习节奏。

(3)用大鼓学习节奏类型。

(4)大鼓和学生动作结合,表现划龙船的情景。

(5)跟上音乐表演,自然过渡到欣赏全曲《划龙船》。

二、欣赏《划龙船》
(一)整体欣赏
1、初听全曲。

2、让学生说说对音乐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从情绪、力度、音色、风格特点上去说)
(二)学习“一领众和”
1、从学生谈感受,引出“一领众和”演唱形式,讲解“一领众和”的定义。

2、再次聆听音乐,感受“一领众和”中领唱和齐唱的特点和作用。

3、听音乐加上身体的律动,再次感受歌曲。

(三)学习a、b不同两种节奏类型
1、听辨a、b两种节奏类型,说说各自的特点。

2、练习a、b两种节奏类型
3、跟音乐听辨a、b两种节奏类型并表演。

(全班分成a、b两组,听到各自代表的节奏类型就站起来表演)
(四)学习尾声
1、聆听尾声,说说尾声有什么特点?
2、学习尾声的吆喝声。

(从正确的发声练习导入,追求声音的美感)
3、学习减弱的划船声。

(划船声、大鼓声)
4、全班表演
(五)再次整体感受歌曲
1、聆听整首曲子,跟音乐表演。

2、“你喜欢《划龙船》这首歌吗?喜欢他的什么特点?”从而总结
《划龙船》的特点。

三、课外拓展
(一)欣赏课外三首劳动号子视频(《生产大劳动》《打夯歌》
《抬木头》)
(二)通过让学生说说这类歌曲的共同点,从而引出“劳动号子”的
定义。

(三)让学生跟着劳动号子的音乐表演,再次感受劳动号子的特点。

四、下课
全班分成四组,让学生随着《抬木头》的音乐,表演抬木头出教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