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业园区提升改造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产业强县”发展战略,更好的发挥园区主平台作用,结合XX镇实际,制定XX镇工业园区提升改造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转型升级为主要任务,不断完善园区配套、盘活存量资源、提高土地效率,实现工业园区绿色发展、集约发展、高效发展。
二、提升改造范围
XX镇工业园区主要是指XX国道以北、XX大道以东、XX路以南、XX村XX村以西的工业功能区,规划可用土地面积约1400亩,已用土地面积约1000亩,已建厂房面积56万多平方米,现有入驻企业61家,目前产业主要以机械制造、医疗器械、木材家具、塑料管网等为主。
三、提升改造目标
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鼓励企业通过积极提升有效产能、加大技改投资力度、兼并重组、推动股权收购、寻求出让或转租以及淘汰落后产能等举措改造提升低效闲置资源,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完善配套设施,促进医疗器械、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培育机器人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X年计划盘活低效闲置土地30亩、存量厂房2万平方米;X年计划盘活低效闲置土地60亩、存量厂房3万平方米。
到X年园区企业年销
售产值20亿元以上、税收5000万元以上;到X年园区企业年销售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税收1亿元以上,园区企业亩均税收达到10万元/亩以上。
四、提升改造措施
(一)腾退盘活一批。
1.对XX公司、XX服饰等一批建设缓慢迟迟不能投产、生产停产无法经营的项目,通过司法拍卖、政府回购等方式进行腾退,用于引进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智能制造项目等;
2.对低效闲置且无力或没有意愿提升改造的企业,由政府通过协商或依据国土部门相关行政法规对企业全部或部分土地收回进行二次开发;
3.对需要发展空间的优势企业鼓励其对园区内低效闲置企业实行收购、兼并、重组。
(二)倒逼转型一批。
对未达到土地出让合同约定投入产出强度的企业和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产能企业,或污染严重、能耗过高、产出效率低、税收贡献差的企业以及不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企业,建立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的倒逼机制,引导其进行提升改造,并要求在限定时间内按照提升改造目标进行投资开发,如达不到要求的,责令企业退出,由政府收回,统一安排使用。
(三)督促整治一批。
1.对用地15亩及以上、年用电量70万千瓦时及以上且规模以下的企业,加大消防安全、劳动保障、环境治理、工业产值、安全生产、假冒产品、违法用地、纳税等问题的稽查力度。
2.国税、地税部门建立规下企业税源监控数据库,对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每季选取部分企业,纳入日常纳税评估案源库,进行
重点评估或稽查;对当年退出规上企业库的工业企业,自动进入下一年度纳税评估或稽查。
3.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定期筛选一批单位电耗税收低于同行业50%的规模以下企业进行重点监管,严格变压器报装节能审查,督促提升单位电耗产出。
(四)提质增效一批。
对升惠机械、正环实业等处于培育期,较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鼓励其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对中泰深冷、杭万汽配等有一定实力,但产出较低的企业,通过嫁接合作、增资技改等方式增加投资,提高亩均产出和亩均税收;对取得园区土地使用权且未上规模的企业,督促企业履约投资协议,实现“小升规”,增加园区规模企业数量和经济产出总量。
(五)集聚发展一批。
积极探索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利用区块集中的存量厂房,规划建设“小微园、专业园”,集聚一批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项目和“专精特新”、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入园,鼓励同行业企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入园集聚发展。
(六)引进增量一批。
发挥环境和区位优势,积极对接XX“中国制造X示范区建设”,加强新兴产业招引力度,争取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尽早落地,增强园区发展后劲。
同时,利用园区现有医疗器械、机械制造等产业基础,以企引企,全力招引一批产业链内的相关项目,加快现有产业形成“全产业链”发展优势。
(七)功能提升一批。
着眼产业需求配套功能,用活闲置低效用地,实现集镇与产业上同步规划、空间上融合布局,功能上产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