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试题预览:2009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试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六大题,29小题。

本试卷分为A卷(100分)、B卷(20分),共10页。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准考证号前七位填写在密封线方框内,末两位填在卷首方框内。

3.所有答案全部做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A卷(共10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18分)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提防(dī)执拗(niù)扣人心弦(xuán)心旷神怡(yí)B.濒临(pín)狭隘(ài)猝不及防(cù)记忆犹新(yóu)C.胆怯(qiè)懊悔(huǐ)刚正不阿(ē)断壁残垣(yuán)D.联抉(mèi)刹那(shà)颔(hàn)首低眉鳞次栉(zhì)比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告罄无精打采儒雅励精图治B.伦理刻不容缓急燥一筹莫展C.筹划巧妙绝仑阴晦陈规陋习D.恻隐闻名遐迩云霄涣然一新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2分)()A.学校男子体操队正式成立,队员中年龄最大的十八岁,正值豆蔻年华。

B.先进教育工作者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C.奥运冠军殷剑成功的背后,经历了多少忍辱负重的艰苦训练。

D.“5·12”汶川大地震后,为了能让孩子们尽快恢复上学,他四处奔波,呕心沥血。

新学校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流泪了。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新形势下的教育就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B.读了此文,我懂得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

C.通过这次作文评比,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D.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就在于要勇于克服困难,充满自信。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

B.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指导三农工作,犹如“金牌”照亮了中国三农巨变之路。

C.河的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蜿蜒起伏,连接着苍苍茫茫的远山。

D.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6.古诗文默写(8分)①,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③王勃“ ,”的诗句与张九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诗句意境相似,却更显得气象阔大,志趣高远。

④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⑤“ ,”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我们中学生与人交往时也要有这种体谅的精神。

(请用《论语》中的句子回答)二、阅读理解(32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9分)雪的功能令人惊奇①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清洁能源。

②专家推算,10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相当于1.2万吨石油。

如果用来进行存雪制冷,节约的燃油为数十分可观。

现在,无能耗的“雪能源”正在日本北方市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入冬以后,人们随时把降雪积存起来,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

来年夏天,把它循环住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

据报道,日本北海道的美呗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6层空调住宅楼,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

虽然一个夏天的用雪量为数不小,但美呗市每年的降雪量很大,一个冬天郊外地面积雪可厚达2米。

一间雪库可积存100吨,足以满足夏天需要,③除了制冷以外,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

雪的晶粒结构非常复杂,即使攥成雪团,内部的微孔仍可保持足够的空间,含有甲醛、花粉等有害物质的空气从中经过,这些化学成分就会吸附在上面,把空气流量调整至适当程度,可滤除90%以上的甲醛、花粉等有害成分。

④雪水是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冰状水,是一种超软水。

它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

因此,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

对治疗红服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效果,尤其对于轻患者,只需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可不用其他药物,45天就能痊愈。

常用雪水洗澡,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

清纯的雪水还是一种美妙的天然饮料。

研究表明,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多,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每天饮12杯雪水,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能防治动脉硬化症。

俄罗斯的医学专家还提醒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冰结构水会日显不足,从而加速人的衰老。

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更有好处,可以延年益寿。

⑤目前已收集到的试验数据表明,户外4米高的雪堆,盖上30厘米厚的木屑、枝叶等,到8月份仍可保持2.5米高度。

同样方法,如果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按照高25米,边长100米规模堆放,可存雪20万立方米,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

来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雪,回过头来又开始为保护生态做贡献。

7.本文说明雪的功能令人惊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8.指出文章第⑤段中加点的“同样方法”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1分)9.根据文意,给“超软水”下一个定义。

(不超过40个字)(3分)10.选出与原文文义不符的一项。

(2分)()A.专家椎算,10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相当于1.2万吨石油。

B.“超软水”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效果,尤其对于轻患者,只需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45天可以痊愈。

C.日本北海道的美呗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6层空调住宅楼,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

D.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每天饮雪水,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能防治动脉硬化症。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11分)菊有黄花①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

②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

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势开着的。

一大丛一大丛的。

③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

()代陶渊明随口吟出那句“采菊东篱下”,几乎成了菊的名片。

以至后来的人一看到篱笆,就想到菊。

陶渊明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能被人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的那一丛菊。

菊不朽,他不朽。

④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

它有个算不得名字的名字:野菊花。

像过去人家小脚的妻,没名没姓,只跟着丈夫,被人称作吴氏、张氏。

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们开得随意又随性。

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色彩缤纷,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地盛开着,仿佛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在看稀奇,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

⑤乡人们见多了这样的花,不以为意,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收获、播种,埋下来年的期盼。

菊花兀自开放、兀自欢笑。

与乡人各不相扰。

蓝天白云,天地绵亘。

小孩子们却无法视而不见,他们都有颗菊花般的心,天真烂漫。

他们与菊亲密,采了它,到处乱插。

⑥那时,家里土墙上贴着一张仕女图,有女子云鬓高耸,上面横七竖八插满菊,衣袂上亦沾着菊,极美。

掐了一捧野菊花回家的姐姐,突发奇想帮我梳头,照着墙上仕女的样子。

后来,我顶着满头的菊跑出去,惹得村人们围观。

看,这丫头,这丫头,他们手指我的头,笑着,啧啧叹着。

⑦现在思想,那样放纵地挥霍美,也只在那样的年纪,最有资格。

⑧人家的屋檐下,也长菊。

盛开时,一丛鹅黄.另一丛还是鹅黄。

老人们心细,摘了它们晒干,做菊花枕。

我家里曾有过一只这样的枕头,父亲枕着。

父亲有偏头痛,枕了它能安睡。

我在暗地里羡慕过,曾决心给自己也做一只那样的枕头。

然而来年菊花开时,却贪玩,忘掉了这事。

⑨年少时,总是少有耐性的。

于不知不觉中,遗失掉许多好光阴。

⑩周日逛衔,秋风已凉,街道上落满梧桐叶,路边却一片绚烂。

是菊花,摆在那里卖。

泥盆子装着,一只盆子里只开—两朵花,花开得肥肥的,一副丰衣足食的模样;颜色也多,姹紫嫣红,千娇百媚。

我还是喜欢黄色的。

《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可见,菊花最地道的颜色还是黄色。

○11我买了一盆,黄的花瓣,黄的蕊,极尽温暖,会焐暖一个秋天的记忆和寒冷。

(选自《读者》2009第5期,有删改)11.整体感知全文,概述作者围绕“菊”写了“我”的哪些活动?(3分)12.文章第③段的括号里应填()代的陶渊明,他是()诗派的代表人物,“采菊东篱下”后面应接的诗句是“ ”。

(3分)13.文中第④段划线的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进行具体赏析。

(2分)14.文章的结尾含义深刻,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全文简答。

(3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9题(12分)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着,徒以有先生也。

”1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安陵君其许寡人其: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易:岂直五百里哉直:长跪而谢之谢:16.请在文章里找出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和他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并将其抄写下来。

(2分)17.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18.简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2分)19.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