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湖南省第一测绘院2014年11月19日目录1 工作概况 (1)1.1 项目背景 (1)1.2 任务来源 (2)1.3 主要工作内容 (2)1.4 起草单位 (4)1.5 主要起草人员 (4)1.6 项目经费预算及执行说明 (4)2 编制原则和依据 (4)2.1 编制原则 (4)2.2 相关标准规范 (5)3 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6)4 主要条款说明 (7)4.1 范围 (7)4.2 数据分幅说明 (7)4.3 数据分层说明 (7)4.4 数据格式说明 (7)4.5要素分类与编码方法 (8)4.6要素、属性项选取表示说明 (8)4.7数据文件命名 (8)4.8 元数据说明 (8)5 预期社会经济效果 (9)6 申报为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及理由 (9)7 贯彻的措施建议 (10)《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 工作概况1.1 项目背景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作为重要的地理信息数据,广泛应用于国家社会发展、经济等各领域。
“十五”起,全省各地区开始数字城市建设,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是其中几项很重要的成果,各市州、市县其他行业、部门也在历年的工作中生产建立了很多各自的大比例尺数据,现今,部分市州已开始申请市县一体化工作,对数据共享与交换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与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方面,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式》、《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等,但缺乏具体描述等,但缺乏具体描述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标准,不利于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的生产、建库更新与和分发服务。
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标准,各市州、市县建立的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产品模式、技术指标等各不相同,难以交换共享、集成应用。
为实现全省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规范统一、与省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关联衔接,2013年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对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标准编制进行了立项,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制定为湖南省地方标准。
1.2 任务来源根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的《转发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申报2012年度湖南省标准化战略项目的通知》(湘国土资办发〔2012〕78号)及相关文件,湖南省第一测绘院于2013年10月申请《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湖南地方标准的立项。
2013年10月,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制定该地方标准。
1.3 主要工作内容1、广泛调研在收集、整理各市州、市县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生产、建库更新、运行维护及与其他比例尺数据衔接情况等基础上,对全省数据建设和使用情况展开调查,征求各单位对当前数据内容、结构组织方式采集指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关建议。
2、形成初稿在上述调研分析的基础,参考国家《1:10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和最新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对1:500 1:1000 1:2000地形要素数据中要素和属性内容、分类编码、数据分层及组织元数据等进行了规定,形成标准初稿。
3、生产试点根据标准编写组的安排,湖南省第一测绘院地理信息中心采用该标准生产了一部分数据,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和完善。
4、内部讨论标准编写组组织院内专家和聘请外,面少量专家对初稿进行了内部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再修改,形成初稿征求意见。
5、初稿征求意见稿初审2014年11月13日,标准编写组组织有关专家在长沙召开《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标准》(初稿/征求意见稿)初审会。
10位专家和领导对初稿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初审,共提出了23条意见。
6、修改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大部分意见采纳,并对初审意见修改情况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形成征求意见稿向各行业、各单位征求意见。
1.4 起草单位起草单位为湖南省第一测绘院。
1.5 主要起草人员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工作单位任务分工罗海燕男总工/高级工程师湖南省第一测绘院项目负责人刘华光男副总工/高级工程师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技术负责人李云星男主任/高级工程师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流程设计唐秋祥男主任/高级工程师湖南省第一测绘院起草文本文婷玉女主任助理/工程师湖南省第一测绘院起草文本罗建新男高级工程师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数据测试刘斌男技术员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数据测试1.6 项目经费预算及执行说明本项目总投入经费 30 万元,其中乙方自筹经费 15 万元,甲方为乙方资助经费 15 万元。
其经费预算和执行情况为材料费5.0万;设备费3.0万;实验验证费6.0万;差旅费3.0万;会议费2.0万;专家咨询费2.0万;劳务费4.5万;公告费、印刷费1.5万;宣传推广费1.5万;其他费用1.5万。
2 编制原则和依据2.1 编制原则1、兼容性原则充分考虑国家已有的相关标准规范,在其之上进行引用、细化和扩展,保证与现有标准规范的兼容。
2、实用性原则在标准编制前详细调查了相关各行业、各部门、各级用户的需求,确保在本标准指导下形成的数据成果具备较强的实用性。
3、衔接性原则充分考虑国家及省级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情况,实现了各级比例尺下数字线划图数据的衔接,有利于后续的跨尺度联动更新。
2.2 相关标准规范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89-201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7798-2007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20257.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8.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CH/T 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DB43/T 213 湖南省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湖南省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测绘成果数据规定1:10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征求意见稿)3 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本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了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和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通知精神,是对这些政策文件内容的具体化,以确保所构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实用化。
本标准在编制时,为了避免雷同与重复,能引用的直接引用了相关已经发布的标准,经在国家标准网上查询,未见与之内容雷同的国家标准。
各地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的生产和建设已开展多年,但是数据的生产建设多采用项目技术规范,未有统一的标准进行约束,数据的内容、组织形式、管理功能都难以保证一致。
在信息化初期这种分头建设尚未暴露问题,一旦需要进行城市间、省市县的共享时,就难以实现,即延误工作又浪费资金。
本地方标准的颁布一定程度上可解决上述问题。
随着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地理国情监测、数字城市等工程进入广泛的建设和应用阶段,地理信息数据尤其是地形要素数据将成为基础数据源的重中之重,这就非常需要有标准对其进行约束。
《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标准》的发布,会保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数据建设和各项应用接口的统一,有利于其它应用部门理解与使用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各项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的全面共享和高效服务。
4 主要条款说明4.1 范围本标准适用湖南省1:500、1:1000、1:2000数字线划图(DLG)的数据建设和数据交换。
4.2 数据分幅说明本标准中分幅范围,按照《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要求执行。
同时考虑目前对1:500、1:1000、1:2000数字线划图(DLG)要素数据的大范围应用需求和实际上存在按块图生产的方式,本标准增加了数据区域组织方式。
4.3 数据分层说明本标准中,要素分类引用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并对小类进行了适当的扩展和调整,增加了注记大类,共9大类要素。
数据分层参考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并根据要素几何形态(点/线/面)进行了细分,在9大类要素的基础上划分为46个数据图层。
4.4 数据格式说明本标准中,数据格式引用了《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但鉴于该标准的实际应用范围尚不广泛,通用地理信息平台系统对其支持力度不足,本标准增加采用主流通用的GIS空间数据格式,但同时宜汇交交换格式,交换格式按《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执行。
4.5要素分类与编码方法要素代码采用七位十进制数字,分别为按数据顺序排列的大类、中类、小类、子类码、图形代码。
4.6要素、属性项选取表示说明本标准中要素的选取,主要依据《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等国家标准,并充分研究顾及了数据更好地满足当前用户的需求。
与原来的地形图比较,对少数应用意义不大的要素进行了舍弃,同时新增加了部分重要要素。
在确定要素属性项时,主要依据1:10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和地形图图式上表达的信息等,综合考虑后,根据需要和便于作业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4.7数据文件命名数据文件命名与数据范围和比例尺密切相连,标准分幅的数据以标准分幅的图号命名,同时将比例尺包含在其中。
以区域大范围为存储单元的数据,以行政代码和比例尺代码命名。
4.8 元数据说明在《地理信息元数据》的基础上,适当删减和调整部分元数据项,形成了本标准的元数据结构。
本标准的元数据内容为成果元数据,不涉及生产、质检等过程信息,是对地形要素数据的最基本描述。
5 预期社会经济效果本标准作为我省地理信息数据规范的系列标准之一,其颁布实施将对推动湖南地理信息数据共建共享,促进我省的省市县一体化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社会效益方面,有助于促进地理信息的共享和广泛应用。
随着社会信息化工程的逐步展开,各行各业对地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地理信息社会化共享的要求日趋迫切。
通过应用本标准建立的地理信息数据,能够实现数据与各种专题信息的集成,促进基础地理信息的共享和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应用的地理信息需求,全面促进我省的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