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专题:旋转

初中数学专题:旋转

初中数学专题:旋转一、选择题1. 如图,把一个斜边长为2且含有30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绕直角顶点C 顺时针旋转900到△A 1B 1C ,则在旋转过程中这个三角板扫过的图形的面积是【 】A .π B.3 C .33+42π D .113+124π 2. 如图,将△ABC 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50°后得到△A′B′C′.若∠A=40°.∠B′=110°,则∠BCA′的度数是【 】A .110° B.80° C.40° D.30°3. 如图,矩形ABCD 中,A B=1,BC=2,把矩形ABCD 绕AB 所在直线旋转一 周所得圆柱的侧面积为【 】A .10πB .4πC .2πD .24. 如图,O 是正△ABC 内一点,OA=3,OB=4,OC=5,将线段BO 以点B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O′,下列结论:①△BO′A 可以由△BO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②点O 与O′的距离为4;③∠AOB=150°;④AOBO S =6+33四形边;⑤AOC AOB93SS6+4+=.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5. 如图,矩形绕它的一条边MN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A. B. C. D.6. 如图,P是等腰直角△ABC外一点,把BP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到BP′,已知∠AP′B=135°,P′A:P′C=1:3,则P′A:PB=()。

A.1:2 B.1:2 C.3:2 D.1:37. 点P是正方形ABCD边AB上一点(不与A、B重合),连接PD并将线段PD绕点P顺时针旋转90°,得线段PE,连接BE,则∠CBE等于【】A.75° B.60° C.45° D.30°8. 如图,等边△ABC的周长为6π,半径是1的⊙O从与AB相切于点D的位置出发,在△ABC外部按顺时针方向沿三角形滚动,又回到与AB相切于点D的位置,则⊙O自转了:【】A.2周B.3周C.4周D.5周二、填空题1. 如图,已知∠ABC=90°,AB =πr ,BC =πr2,半径为r 的⊙O 从点A 出发,沿A→B→C 方向滚动到点C 时停止.请你根据题意,在图上画出圆心..O 运动路径的示意图;圆心O 运动的路程是 .2. 如图,四边形ABCD 中,∠BAD=∠BCD=900,AB=AD,若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24cm 2.则AC 长是 cm.3. 如图,在Rt△ABC 中,∠C=90°,∠A=30°,AB=2.将△ABC 绕顶点A 顺时针方向旋转至△AB′C′的位置,B ,A ,C′三点共线,则线段BC 扫过的区域面积为 .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EFG 的顶点F 的坐标为(4,2),将矩形OEFG 绕点O 逆时针旋转,使点F 落在y 轴上,得到矩形OMNP ,OM 与GF 相交于点A .若经过点A 的 反比例函数ky(x 0)x的图象交EF 于点B ,则点B 的坐标为 .5. 如图,直线3y x 32=+﹣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把△AOB 绕点A 旋转90°后得到△AO′B′,则点B′的坐标是 .6. 如图,正方形ABCD 与正三角形AEF 的顶点A 重合,将△AEF 绕顶点A 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当BE=DF 时,∠BAE 的大小可以是 .7. 如图,在等边△ABC 中,D 是边AC 上一点,连接BD .将△BCD 绕点B 逆时 针旋转60°得到△BAE,连接ED .若BC=10,BD=9,则△AED 的周长是_ ____.三、解答题1. 在ABC △中,BA=BC BAC ∠=α,,M 是AC 的中点,P 是线段BM 上的动点, 将线段PA 绕点P 顺时针旋转2α得到线段PQ 。

(1) 若α=60︒且点P 与点M 重合(如图1),线段CQ 的延长线交射线BM 于点D ,请补全图形, 并写出∠CDB 的度数;(2) 在图2中,点P 不与点B ,M 重合,线段CQ 的延长线与射线BM 交于点D ,猜想∠CDB 的 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并加以证明;(3) 对于适当大小的α,当点P 在线段BM 上运动到某一位置(不与点B ,M 重合)时,能使得 线段CQ 的延长线与射线BM 交于点D ,且PQ=QD ,请直接写出α的范围。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如图所示放置,点A在x轴上,点B的坐标为(m,1)(m>0),将此矩形绕O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矩形OA′B′C′.(1)写出点A、A′、C′的坐标;(2)设过点A、A′、C′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bx+c,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a、b、c可用含m的式子表示)(3)试探究:当m的值改变时,点B关于点O的对称点D是否可能落在(2)中的抛物线上?若能,求出此时m的值.3. △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以D为顶点作∠MDN=∠B.(1)如图(1)当射线DN经过点A时,DM交AC边于点E,不添加辅助线,写出图中所有与△ADE相似的三角形.(2)如图(2),将∠MDN绕点D沿逆时针方向旋转,DM,DN分别交线段AC,AB于E,F点(点E与点A 不重合),不添加辅助线,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在图(2)中,若AB=AC=10,BC=12,当△DEF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的14时,求线段EF的长.4. 如图,矩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0,4),C(2,0),将矩形OABC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350,得到矩形EFGH(点E与O重合).(1)若GH交y轴于点M,则∠FOM=,OM=(2)矩形EFGH沿y轴向上平移t个单位。

①直线GH与x轴交于点D,若AD∥BO,求t的值;②若矩形EFHG与矩形O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个平方单位,试求当0<t≤224 时,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5. (1)如图1,在△ABC中,BA=BC,D,E是AC边上的两点,且满足∠DBE=12∠ABC(0°<∠CBE<12∠ABC)。

以点B为旋转中心,将△BE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ABC,得到△BE’A(点C与点A重合,点E到点E’处),连接DE’。

求证:DE’=DE.(2)如图2,在△ABC中,BA=BC,∠ABC=90°,D,E是AC边上的两点,且满足∠DBE=12∠ABC(0°<∠CBE<45°).求证:DE2=AD2+EC2.6. 如图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D、F分别在AB、AC边上,此时BD=CF,BD⊥CF 成立.(1)当正方形ADEF绕点A逆时针旋转θ(0°<θ<90°)时,如图2,BD=CF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当正方形ADEF绕点A逆时针旋转45°时,如图3,延长BD交CF于点G.①求证:BD⊥CF;②当AB=4,AD=2时,求线段BG的长.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x轴于点B,AB=3,tan∠AOB=34,将△OAB绕着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OA1B1;再将△OA1B1绕着线段OB1的中点旋转180°,得到△OA2B1,抛物线y=ax2+bx+c(a≠0)经过点B、B1、A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的点P在什么位置时,△PBB1的面积最大?求出这时点P的坐标.(3)在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点Q到线段BB12?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 在平面直角坐标xOy 中,(如图)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4,边O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边O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D 是OC 的中点,BE⊥DB 交x 轴于点E.⑴求经过点D 、B 、E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⑵将∠DBE 绕点B 旋转一定的角度后,边BE 交线段OA 于点F ,边BD 交y 轴于点G ,交⑴中的抛 物线于M (不与点B 重合),如果点M 的横坐标为512,那么结论OF=21DG 能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⑶过⑵中的点F 的直线交射线CB 于点P ,交⑴中的抛物线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于点Q ,且使△PFE 为等腰三角形,求Q 点的坐标.9. 将△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θ度,并使各边长变为原来的n 倍,得△AB′C′,即如图①,我们将这种变换记为[θ,n].(1)如图①,对△ABC 3]得△AB′C′,则S △AB′C′:S △ABC = ;直线BC 与直线B′C′所夹的锐角为 度;(2)如图②,△ABC 中,∠BAC=30°,∠ACB=90°,对△ABC 作变换[θ,n]得△AB'C',使点B 、C 、C′在同一直线上,且四边形ABB'C'为矩形,求θ和n 的值;(4)如图③,△ABC 中,AB=AC ,∠BAC=36°,BC=l ,对△ABC 作变换[θ,n]得△AB′C′,使点B 、C 、B′在同一直线上,且四边形ABB'C'为平行四边形,求θ和n 的值.10. 在锐角△ABC 中,AB=4,BC=5,∠ACB=45°,将△ABC 绕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 1BC 1. (1)如图1,当点C 1在线段CA 的延长线上时,求∠C C 1A 1的度数; (2)如图2,连接AA 1,CC 1.若△ABA 1的面积为4,求△CBC 1的面积;(3)如图3,点E 为线段AB 中点,点P 是线段AC 上的动点,在△ABC 绕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过程中,点P 的对应点是点P 1,求线段EP 1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11. 如图1,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3的正方形,长方形AEFG 的宽AE 72=,长EF 732=.将长方形AEFG 绕点A 顺时针旋转15°得到长方形AMNH (如图2),这时BD 与MN 相交于点O .(1)求DOM ∠的度数;(2)在图2中,求D 、N 两点间的距离;(3)若把长方形AMNH 绕点A 再顺时针旋转15°得到长方形ARTZ,请问此时点B 在矩形ARTZ 的 内部、外部、还是边上?并说明理由.图1 图212. 如图,点O 为坐标原点,直线l 绕着点A (0,2)旋转,与经过点C (0,1)的二次函数21y x h 4=+交于不同的两点P 、Q. (1)求h 的值;(2)通过操作、观察算出△POQ 面积的最小值(不必说理);(3)过点P 、C 作直线,与x 轴交于点B ,试问:在直线l 的旋转过程中四边形AOBQ 是否为梯形,若是,请说明理由;若不是,请指明其形状.13. 已知:点C 、A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BC=∠ADE=α,线段 BD 、CE 交于 点M .(1)如图1,若AB=AC ,AD=AE①问线段BD 与C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求∠BMC 的大小(用α表示); (2)如图2,若AB= BC=kAC ,AD =ED=kAE则线段BD 与CE 的数量关系为 ,∠BMC= (用α表示);(3)在(2)的条件下,把△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180°,在备用图中作出旋转后的图形(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连接 EC并延长交BD于点M.则∠BMC=(用α表示).14. (1)如图,在△ABC和△AD E中,AB=AC,AD=AE,∠BAC=∠DAE=90°.①当点D在AC上时,如图1,线段B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直接写出你猜想的结论;②将图1中的△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α角(0°<α<90°),如图2,线段B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2)当△ABC和△ADE满足下面甲、乙、丙中的哪个条件时,使线段B D、CE在(1)中的位置关系仍然成立?不必说明理由.甲:AB:AC=AD:AE=1,∠BAC=∠DAE≠90°;乙:AB:AC=AD:AE≠1,∠BAC=∠DAE=90°;丙:AB:AC=AD:AE≠1,∠BAC=∠DAE≠90°.15. 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1)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角θ(0°<θ<180°),得到△ADE,BD和EC所在直线相交于点O.①如图a,当θ=20°时,△ABD与△ACE是否全等?(填“是”或“否”),∠BOE=度;②当△ABC旋转到如图b所在位置时,求∠BOE的度数;(2)如图c,在AB和AC上分别截取点B′和C′,使AB=3AB′,AC=3AC′,连接B′C′,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角(0°<θ<180°),得到△ADE,BD和EC所在直线相交于点O,请利用图c探索∠BOE 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不必说明理由.16. 已知,在△ABC中,AB=A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