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和你》课程纲要及教案

《我和你》课程纲要及教案

《我和你》课程纲要【开发人员】袁晓峰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小学校长、儿童阅读推广人,2006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聘专家,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授课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学科指导专家,。

李莎深圳南山区后海小学教师兰璇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梦想课程”项目助理、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硕士生【所需课时】16课时/ 每课时40分钟【适应年级】2-5年级【课程类型】B1(“去哪里”模块第一阶段课程)[在梦想课程框架中,ABC分别代表“我是谁”“去哪里”“怎么去”三个课程模块,123分别代表1-3年级、4-6年级、7-9年级,因此B1代表“去哪里”模块中为1~3年级设计的课程]【课程简介】世界其实很小很简单,不过是“我和你”。

“你”也许是爱我们的爸爸妈妈,也许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还可能是素未谋面、远在千里的陌生人。

但不管“你”是谁,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宽容、珍惜、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感受到其中美好的爱意。

【背景分析】我们生活在世界上,不是孤立的一个人,总是会和别人发生联系。

如何平衡、处理、协调与不同人群的关系,并使这种关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是一种可贵的技能。

【课程目标】1.学生掌握信件书写的技能,并通过笔友活动结识更多朋友,了解其他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视野;2.学生掌握一些与陌生人相处交流的技能;3.学生掌握一些与父母相处交流的技能,体会亲情;4.学生掌握一些与朋友相处交流的技能,体会友情。

【课程框架】模块一:我和陌生人第1课时:请你相信我第2课时:拔牙我不怕第3-4课时:世界各地的来信第5-6课时:梦想中心笔友活动模块二:我和爸爸妈妈第7课时:为什么妈妈总是说“不”第8课时:爸爸,你能给我月亮吗第9课时:猜猜我有多爱你第10课时:逃家小兔模块三:我和朋友第11课时:朋友是平等的第12课时:面对“讨厌”的同学怎么办第13课时:真正的友谊不在于形式第14课时:结交新朋友,勿忘老朋友选修模块:小小恋人第15课时:认识“爱”第16课时:感受“爱”第1课时:请你相信我课程名称我和你模块名称我和陌生人课题请你相信我课题课时第1课时执教教师授课班级背景分析当今社会流行这样的趋势:不再相信任何人。

但我们认为,信任他人仍是一种美好的品质。

我们希望孩子们能保留这种宝贵的品质。

教学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孩子们之间的信任;·让孩子们认识到外表丑陋可怕的事物也可以拥有美好的内在;·让孩子们初步认识信任他人的意义。

课前准备绘本《嘿,站住》及PPT教学活动活动一:游戏“瞎子走路”(15分钟)1.规则:·两人一组(如A与B),A先闭上眼睛,将手交给B,B可以虚构任何地形或路线,口述注意事项指引A行进,如:“向前走,……迈台阶……跨过一道小沟……向左手拐……”。

·然后交换角色,B闭眼,A指引B走路。

·为节约时间,可多个小组同时开展。

2. 点评:必要时,我们需要信任他人。

活动二:预热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嘿,站住》的封面,问:1.你认识这是什么动物吗?2.你印象中的大猩猩是什么样子的?(样子很丑?可怕?)3.谁能来模仿一下大猩猩?活动三:播放《嘿,站住》PPT(5分钟)教师朗读,学生看PPT画面,理解绘本,感受一头充满爱心的可怕的大猩猩!备注·作为被牵引的一方,应全身心信赖对方,大胆遵照对方的指引行事,而作为牵引者,应对伙伴的安全负起全部的责任,对一举一动的指令均应保证准确、清楚。

否则,万一指令有错,信任受到怀疑后很难重建。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体会信任与被信任的感觉。

·铺垫,调动气氛活动四:讨论(10分钟)1.为什么大猩猩和老鼠妈妈之间会形成误会呢?2.如果你是大猩猩,你会怎么做来避免误会?3.外表可怕丑陋的事物是否一定是坏的?第2课时:拔牙我不怕课程名称我和你模块名称我和陌生人课题拔牙我不怕课题课时第2课时执教教师授课班级背景分析有时人与人之间的敌意和惧怕缘于缺乏沟通和了解,沟通不够,甚至没有沟通,会导致互相之间不了解,不理解和形成偏见。

教学目标·通过对《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阅读理解、游戏体验,发展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行为和情感。

·通过角色学习,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并能在现实人际关系中做到自信而友善。

课前准备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及PPT教学活动活动一:预热导入(5分钟)1.小朋友们谁拔过牙?2.拔牙的时候害怕吗?3.和牙医有沟通吗?活动二:读绘本,演绘本。

(15分钟)1.播放《鳄鱼怕怕牙医怕怕》PPT;2.学生随机组合成“医生/鳄鱼”2人组合,分角色表演;3.比一比哪一组表演得更有创意。

活动三:改编《鳄鱼怕怕牙医怕怕》(20分钟)1.先讨论改编的主题——有时相互间的敌意和惧怕缘于缺乏沟通和了解所产生的偏见。

2.全班接龙改编故事——教师起头:这是大年三十的晚上,森林里的动物们在一起快乐地吃着年夜饭。

“哎哟”,鳄鱼宝宝叫着,“我的牙好疼啊!”……由A组某一同学开始讲自己写的故事的第一段,B组派人接着这个故事的逻辑继续讲,然后是C组……以此类推。

备注学生接龙编故事,老师负责引导、记录和整理。

培养学生的想象、预测、推理及表达的能力。

第3课时:世界各地的来信(一)课程名称我和你模块名称我和陌生人课题世界各地的来信(一)课题课时第3课时执教教师授课班级背景分析教学目标·初步了解世界地理及风俗习惯;·初步了解“笔友”的概念。

课前准备·绘本《世界各地的来信》·将《世界各地的来信》PPT拷贝到每台学生电脑,方便学生观看;·准备一张世界地图,如果没有纸质版,教师上网下载电子版,并拷贝到每台学生电脑上,方便学生查看。

教学活动活动一:分组(5分钟)利用分组游戏将全班分为6组活动二:探究(20分钟)1.教师展示绘本《世界各地的来信》的结构,并对绘本内容进行简介;2.绘本里共有来自6个国家的12封来信,在本课时,教师先将前6封信分给6个小组;3.每个小组拿到信件后,开始探究活动,为下一阶段展示做准备:(1)通读信件全文;(2)理解信件内容,了解大意;(3)在世界地图上找到写信人所在的位置;备注由于信件内容与乡村实际脱离很远,且低年级学生识字有限,因此在理解信件内容时会有一定困难,老师可给予帮助指导。

(4)完成以下任务表:姓名地址家庭成员喜欢的食物爱好活动三:展示分享(15分钟)每组结合任务表,依次对信件内容进行分享展示。

若时间允许,教师可适当补充世界地理方面知识,如七大洲、四大洋……第4课时:世界各地的来信(二)课程名称我和你模块名称我和陌生人课题世界各地的来信(二)课题课时第4课时执教教师授课班级背景分析教学目标·初步了解世界地理及风俗习惯;·初步了解“笔友”的概念,为下一阶段学生自己结交笔友做准备。

课前准备·绘本《世界各地的来信》·将《世界各地的来信》PPT拷贝到每台学生电脑,方便学生观看;·准备一张世界地图,如果没有纸质版,教师上网下载电子版,并拷贝到每台学生电脑上,方便学生查看。

活动一:分组(5分钟)利用分组游戏将全班分为6组活动二:探究(15分钟)1.在本课时,教师将后6封信分给每个小组;2.每个小组拿到信件后,开始探究活动,为下一阶段展示做准备:(1)通读信件全文;(2)理解信件内容,了解大意;(3)完成以下任务表:姓名旅行地备注由于信件内容与乡村实际脱离很远,另外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所以在理解信件内容时会有一定困难,老师可给予帮助指导。

教学活动旅行活动活动三:展示分享(15分钟)每组结合任务表,依次对信件内容进行分享展示。

下一课时任务预告:梦想中心笔友活动(5分钟)大家想不想和艾米莉一样,和远方的朋友写信交流呢?我们也可以和各地梦想中心的小朋友交笔友呢!1.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梦想中心在全国的分布情况;2.向同学们征求意见,希望和那个地区的同学结为笔友。

第5课时:梦想中心笔友活动(一)课程名称我和你模块名称我和陌生人课题梦想中心笔友活动(一)课题课时第5课时执教教师授课班级背景分析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书信写作的基本技能;·通过笔友活动结识更多朋友,了解其他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视野。

课前准备梦想中心“结对”每学期初,基金会将统计各梦想中心开设的梦想课程及授课教师、班级等信息,并将公布在基金会网站上。

因此任意两个开设《我和你》课程的班级可结对,从而两班的学生可互成笔友。

具体做法:1.在基金会网站找到开设《我和你》课程的班级和授课教师;2.结合学生意见,选择其中一个班级作为结对对象(尽量选择相距较远的地区,因为存在较大的地域文化差异,这会使交流活动更有意思。

)3.与该班级的授课教师联系并商讨结对事项;4.确定结对班级。

教学活动活动一:公布结对梦想中心班级(5分钟)教师对结对对象作一简单介绍,内容包括所在地区,地理及风土人情,结对班级概况……活动二:写信(30分钟)每人模仿《世界各地的来信》中的艾米莉给自己将来的笔友写一封信,内容可包括自己的家庭、家乡风俗、爱好、喜欢的食物……并可以配上插画。

活动三:汇总(5分钟)所有信件由老师汇总、邮寄。

备注·若有需要,老师应对书信格式作一简介。

可参考《世界各地的来信》。

·推荐中国邮政EMS服务,快速安全。

第6课时:梦想中心笔友活动(二)注:考虑到信件邮寄需要时间,所以这一课时内容可适当延后。

课程名称我和你模块名称我和陌生人课题梦想中心笔友活动(二)课题课时第6课时执教教师授课班级背景分析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书信写作的基本技能;·通过笔友活动结识更多朋友,了解其他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视野。

课前准备教师收到结对班级的来信。

活动一:分享来信(35分钟)1.教师将结对班级的来信随机分发给每位学生;2.全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3.每组推举最有代表性的信件进行全班分享。

备注如果来信数量超过本班人数,可一人多封信;如果来信数量少于本班人数,可多人分享一封信。

教学活动活动二:制作本班的信件绘本(5分钟)将所有的信件粘贴到一本空白本子上,并加以修饰,形成本班的信件绘本。

后续活动:如果学生有兴趣的话,教师可提供笔友的具体地址,便于其后续联系。

第7课时:为什么妈妈总是说“不”课程名称我和你模块名称我和爸爸妈妈课题为什么妈妈总是说“不”课题课时第7课时执教教师授课班级背景分析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希望孩子们明白:在多数情况下,父母不让你做一些事情是为了你好,而不是不爱你。

课前准备绘本《大卫,不可以》及PPT教学活动活动一:预热导入(10分钟)1.爸爸妈妈经常对你说“不可以”、“不准”、“不要做……”吗?2.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说“不”?3.当他们说“不”的时候,你的反应是什么?乖乖听话还是大哭大闹?活动二:绘本阅读与讨论(15分钟)1.播放《大卫,不可以》PPT;2.大家看图讨论,大卫在做些什么事情?他妈妈为什么总是说“不可以”?3.举手示意:有多少人觉得自己很像大卫?4.最后大卫依偎在妈妈怀中,这代表着什么?活动三:延伸讨论(15分钟)1.你认为哪些事情的确是不可以做的?举例:(1)危及生命安全:如触摸电线开关、独自游泳玩水(2)败坏品德:如偷窃2.以后当爸爸妈妈向你说“不”时,你会怎么办?提示:(1)做的是以上提到的事时,应虚心改正,引以为戒;(2)做的是无伤大雅的淘气事,则尽量避免再犯(3)……备注·教师点睛:尽管大卫妈妈总是说“不可以”,但她这是“爱子心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