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30. 夏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容。
(1)"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是以禹命名的夏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其具体容己元从查证。
(2)"威侮五刑,怠弃三正"。
这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雇氏时发布的战争令,即军令《甘誓》中的一条罪名。
(3)"昏、墨、贼,杀"。
其中的昏、墨、贼是夏朝的三个罪名,杀是刑名。
"己恶而掠美为昏"。
"贪以败官为墨" "杀人不忌为贼"(4)"吕命穆王,训夏赎刑"。
夏朝已经有了赎刑。
31.唐朝的司法机关。
(1)唐朝的中央司法机关为寺、刑部、御史台。
)第一,寺是中央最高审判机关,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徒以上案件,以及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
第二,刑部是中央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审核寺及州县上报的疑难案件。
第三,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以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
(2)地方司法机关仍由行政长官兼理,直接管理诉讼的属吏州一级有司法参军,县设司法佐史。
3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和容。
(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国宪法性质的文件.1912 年3 月11 日临时大总统予以公布。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容:第一,共7 章56 条。
第二,根据民权主义学说,规定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国;第三,仿效欧美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第四,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义务和保有财产及营业的自由。
30. 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1)法令由一统一是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二是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体现了帝制统治的专制和独裁,为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起到重大作用。
(2)事皆决于法秦朝建立后以此为指导思想,加强传统立法,做到凡事"皆有法式",制定了各种法律。
(l(3) 以刑杀为威一是法网严密,二是严刑重罚,三是滥施刑罚。
31. 明清司法机关的变化。
(1)中央司法机关为寺、刑部、都察院。
其职责与唐宋有所不同:寺不主管审判,专掌复核;刑部主管审判,受理地方上诉案件和重案,也审理中央百官的案件;都察院为监察机关,监督刑部、寺的司法活动,也握有一定的审判权。
.(2)地方司法机关仍然是行政长官兼理司法,明代在省专设提刑按察使,清代各省巡抚也有审判权。
明清时期要求知县、知州、知府都要亲掌审判32.«大清新刑律》的结构变化。
《大清新刑律》分总则、分则两编,附《暂(1)仿效资产阶级刑法体例一是将非科刑定罪的容一概废除,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化的专门的刑法典。
二是确定新的刑法体系,分为总则和分则两编。
(2)采取资产阶级国家刑罚体系确定了一个以自由刑为中心,由主刑、从刑组成的新体系;规定主刑为死刑、元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从刑为据夺公权和没收。
行章程》五条,主要特点:30. 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
(1)义刑义杀即是针对国不同地区、不同的形势,选择最适宜的刑罚手段来对付社会犯罪,反对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刑杀的方法。
(2)明德慎罚这一思想要求,在对付社会犯罪问题上,要提倡德治,提倡伦理道德的教化灌输,有效预防可能发生的犯罪。
同时在镇压时采取审慎的方针,区分严重犯罪与一般犯罪。
31. 唐朝的司法机关。
(1)唐朝的中央司法机关为寺、刑部、御史台。
第一,寺是中央审判机关,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徒以上案件,以及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
第二,刑部是中央司法机关,负责审核寺及州县审判的案件。
第三,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也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
(2)地方司法机关仍由行政长官兼理,直接管理诉讼的属吏州一级有司法参军,县设司法佐史。
32.« 中华民国约法》的制定与特点。
(1)«中华民国约法》的制定由袁世凯组织的"约法会议"起草、审议和通过,于1914年5月1日公布。
因其确认了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又被称为"袁记约法" 0(2)« 中华民国约法》的特点第一,取消实质上的责任阁制,规定总统制。
第二,无限扩总统权力。
( 2分〉第三,废除国会制,设立咨询性质的立法院。
30. 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
(1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2)"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3)"重其轻者" 。
31. 明朝严惩贪官污吏的法律规定。
《大明律》规定:(1)对受财枉法的所谓"枉法赃"从严惩处,-'贯以下杖七十,八卡贯则绞;(2)对于监守自盗,不分首从,并赃论罪,满四十贯即处斩刑;(3)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风宪官"的御史,若犯贪污罪比其它官吏加重两等处刑。
此外,明大话也侧重打击贪官污吏,刑法残酷,如"剥皮实草"。
3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特点:(1)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改总统制为责任阁制;(2)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参议院的职权;(3)为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
历史意义:(1)首次以根本大法形式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国的国家制度;(2)使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 唤起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 (3) 以民主法制原则否定了封建法统。
30. 夏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容。
(1)"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是以禹命名的夏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其具体容已无从查证。
(2)"威侮五刑,怠弃三正"。
这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雇氏时发布的战争令,即军令《甘誓》中的一条罪行。
(3)"昏、墨、贼,杀"。
其中的昏、墨、贼是夏朝的三个罪名,杀是刑名e "己恶而掠美为昏"。
"贪以败官为墨"。
"杀人不忌为贼".(4)"吕命穆王,¥I I 夏赎刑"。
夏朝已经有了赎刑。
、31. 唐初的立法指导思想。
唐初的立法指导思想与当时"安民立政"的总方针有密切的联系,主要有以下三点z(1)礼刑并用。
《律疏》开篇写道"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也。
"(2)法令简约。
所谓简约,就是条文简明,使人易知。
(3)宽仁慎刑。
所谓宽仁,就是提倡用轻JfIJ ; 所谓慎刑,就是对犯罪者处刑取慎重的态度。
32.«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容。
1947 年10月10 日公布,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共计16 条。
主要容为(1)规定土改基本任务是废除封建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
(2)规定土改必须遵守的原则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保护工商者,正确对待地主富农。
(3)规定保护主改的措施,对一切对抗或破坏土地法大纲规定的罪犯,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和处分。
30. 西周法律规定的结婚制度有哪些主要容?(1)男女双方必须严格服从父母之命,媒灼之言。
(2)男女双方必须达到一定的年龄。
《周礼》记载: 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
(3)必须合乎"六礼"的要求。
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
(4) 同姓不得通婚。
31. 何为八议? 具体容是什么?(1)八议就是八种人犯罪依法享有减免刑的特权。
这八种人包括:(2)议亲(皇帝宗室亲戚)(3)议故( 皇帝故旧)(4)议贤(有封建德行的人)(5)议能(有大才干的人)(6)议功(对封建国家有大功勋的人)(7)议贵(大官僚贵族)(8)议勤( 为封建国家服务卓著勤劳的人)(9)议宾(前朝统治者及其后代)32. 明代法律是如何严惩贪官污吏的?(1)朱元璋出身社会底层,深知贪官污吏会激起农民反抗,故严加惩治贪官污吏。
具体办法如下: (2)对贪赃官吏加重处罚。
(3)一般赃罪80贯处绞刑。
(4)监守自盗赃满40贯处斩刑。
(5)风宪官犯赃加重二等。
1."七去"的容。
(1)无子(2)淫供(3)不事舅姑(不顺父母)(4) 口舌(多言)(5)盗窃(6)妒忌(7)恶疾2.«唐律疏议》的篇目容。
第一篇《名例律»,相当于现代刑法总则,主要规定了刑罚制度和基本原则;第二篇《卫禁律»,主要是关于保护皇帝人身安全、国家主权与边境安全;第三篇《职制律»,主要是关于国家机关官员的没置、选任、职守以及惩治贪官枉法等:第四篇《户婚律»,主要是关于户籍、土地、赋役、婚姻、家庭等,以保证国家赋役来源和维护封建婚姻家庭关系;第五篇()匪库律»,主要是关于饲养牲畜、库藏管理,保护官有资财不受侵犯;第六篇《擅兴律»,主要是关于兵士征集、军队调动、将帅职守、军需供应、擅自兴建和征发儒役等,以确保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并控制劳役征发,缓和社会矛盾;第七篇《贼盗律»,主要是关于严刑镇压蓄意推翻封建政权,打击其他严重犯罪,保护公私财产不受侵犯;(1分) 第八篇《斗讼律»,主要是关于惩治斗殴和维护封建的诉讼制度;第九篇《诈伪律》主要是关于打击欺诈、骗人的犯罪行为,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第十篇《杂律»,凡不属于其他"分则"篇的都在此规定;第十一篇《捕亡律»,主要是关于追捕逃犯和兵士、T役、官奴姆逃亡,以保证封建国家兵役和儒役征发和社会安全。
第十二篇《断狱律»,主要是关于审讯、判决、执行和监狱管理。
3. 什么是《宋刑统»? 什么是"刑律统类"?(1)((宋刑统》是宋太祖建隆四年颁行的宋朝重要法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
它的体例仿自唐末的《大中刑律统类»,其律文只是《唐律疏议》的翻版。
(2)"刑律统类"即以刑律为主,将其他刑事性质的教、令、格、式分载在律文各条之后,依律目分门别类地加以汇编的法规O "刑统‘的出现是法典编慕的一个变化。
1.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1)法令由一统。
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2)事皆决于法。
加强封建立法,凡事皆有法式。
(3)以刑杀为威。
法网严密;严刑重罚;滥施刑罚。
2.明律是如何打击贪官污吏的?答:明朝从维护封建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严惩贪官污吏。
《大明律》规定:(1)对受财枉法的所谓”枉法赃”,从严惩处,一贯以下杖七十,八十贯则绞;(2)对于监守自盗,不分首从,并赃论罪,满四十贯即处斩刑;<3)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风宪官”御史,若犯贪污罪比其他官吏加重两等处刑《大浩》也侧重打击贪官污吏,且刑罚残酷,如有“剥皮实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