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省优质课课件
A: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 光、春雨。
对这些传统的爱情模式,作者否定的 程度是否完全一样?
攀援的凌霄花 痴情的鸟儿
——绝不像 ——绝不学
完全否定
泉源、险峰 日光、春雨
——也不止 ——甚至,还不够
部分否定
不 仅 也爱 爱你 你伟 坚岸 持的 的身 位躯 置, , 脚 下 的 土 地 。
如何理解“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 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在诗人看来,爱不仅只爱 对方的外在,还要爱他的 事业,他生活的土地。
简言之,即爱他所爱,爱 屋及乌。这是一种升华了 的爱情,是爱情的最高境 界。
诗人理想的爱情观是怎 样的?
诗人憧憬的是一种像橡树 与木棉那样并肩携手,互 相尊重,独立平等,心心 相印,同甘共苦的爱情模 式,是一种既尊重对方存 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 观。
在我的身上 没有不曾被你征服的东西。 你夺去了它的生命, 也就将它的死亡携去, 如果我还须失掉什么, 但愿你将我带去, 只求你给我留下一双眼睛, 让我能看到你。
找出描写橡树和木棉的诗句,并概括它们各自的特点?
橡树: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特点:刚勇 果敢,锐利
——象征男性阳刚气概
7、找出描写橡树和木棉的诗句,并概括它们各自的特点?
在公园里(普列维尔)
一千年一万年 也难以诉说尽 这瞬间的永恒 你吻了我 我吻了你 在冬日,朦胧的清晨 清晨在蒙苏利公园 公园在巴黎 巴黎是地上一座城 地球是天上一颗星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 白的抒情方式
1、结构上,先破后立,破立结合, 在强烈的对比中表达出超凡脱俗 的爱情观。
2、修辞上,采用象征的手法,形象而 又含蓄传达主旨,给读者留下了广 阔的想像空间。
3、句式上,采用对偶、押韵和对称 性的诗句,使全诗具有一种和谐 的音韵美。
全诗主旨
诗歌否定不平等独立的爱情 观,并用木棉与橡树象征女 性与男性形象,肯定了既尊 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 独立平等的爱情观。
木棉:我有我红硕的花
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 英勇的火炬。
特点:热烈、柔韧、厚重
——象征女性的柔美气质
“分担”与“共享”的象征及隐喻
• 寒潮/风雷/霹雳:象征人生可能遭遇的痛苦 • 雾霭/流岚/虹霓:象征人生会有的美丽/幸福 • 分担/共享:隐喻女性期盼平等拥有人生权利的主体
意识 • 这是对男权传统的修订,对性别平等及和谐的追求
导
Hale Waihona Puke • 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
入
直 问 • 孟姜女哭倒了万里长城;
教 世 • 林黛玉含恨焚了诗稿;
人 间 • 祝英台忍悲赴了黄泉。
生情
死为
相何
许物
。,
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在诵读 中加深对本诗的理解。
2、通过对意像个性化的欣赏, 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
原名龚佩瑜,当代女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 《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 婚姻理智冷静的思考,是中 国女性关于爱情理想和人格 理想的宣言书。
请同学谈谈通过学习本 诗,对爱情又有什么新的 认识?
我曾经爱过你(普希金)
我曾经爱过你 爱情 也许在我的心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地,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像我爱你一样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尊重个性 同甘共苦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理解支持
36
真正的爱情是怎样的?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困难与挫折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成功与幸福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彼此独立, 但并不孤立
——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在天愿为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 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 我们的言语。”在爱情中指 什么样的表现?
指的是爱情中男女双方互 相理解,心意相通,心心 相印。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我的心灵和我的一切
(卡蒙斯) 我的心灵和我的一切 我都愿你拿去, 只求你给我留下一双眼睛, 让我能看到你。
坚贞、伟大“爱”的象征及隐喻
❖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 伟岸的身躯:象征男性外在气质 ❖ 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象征男性的社会及道德世界
34
致致橡橡树树 探讨意象
没有平等和独立
意象
特点
象征着怎样的女性 和爱情观
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 耀自己
攀附式
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 调的歌曲
一、意象繁多 ,精心构建隽 永的意境。
中心意象是“橡树”和“木棉”
群体意象有:凌霄花、鸟儿、泉源、 险峰、日光、春雨;寒潮、风雷等
二、取象典型 ,形象而深刻的 表达出现代人的爱情观。
现代——“橡树”和“木棉” 传统——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 日光、春雨
剪不断的情愫 汪国真
原想这次远游 就能忘却你秀美的双眸 就能剪断 丝丝缕缕的情愫 和秋风也吹不落的忧愁 谁曾想 到头来 山河依旧 爱也依旧 刚在身后 又到前头
散文集《心烟》等。
她与同时代的北岛、顾城都是朦胧 诗派的代表,他们在中国诗坛上掀 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 橡树》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
朦胧诗
又称新诗潮诗歌。一般认为,朦胧诗是自1978年 北岛等主编的《今天》杂志开始的。
其特点是:1.内涵上意蕴深厚,不求显露。思 考人的本质,探索人的自我价值,体现诗人的主 体意识;2.艺术上意象叠加,扑朔迷离,一改新 诗明白如话的特点,以普遍的暗示来代替过去的 直接体现。
痴恋式
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 的慰藉
奉献式
险峰 衬托、增加
日光
--
春雨
--
35
致橡树 探讨意象
结合诗句,概括木棉的爱情观: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平等独立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心心相印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作者为什么选用 “木棉”这一形象与 橡树相对?
树的形象——平等 站——独立
——理想爱情中女性应该 保持独立的人格,处于与 对方平等的位置。
平等、独立、有尊严这是 爱的前提。
6、“根“,根紧,握紧在握地在下地;叶下,,叶,相触在云 相么里样触”的在表云在现里爱?”情在中爱指情什中么指什样的表现?
强调在外形上的亲密和睦, 实质上双方要有心与心的交 流。强调了爱的双方应紧密 结合、相亲相爱
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有:舒婷的 《致橡树》、《墙》,顾城的《一代人》、《远 和近》,梁小斌的《雪白的墙》等等。
听配乐朗读,注意生字词读音
慰藉 jiè 戟 jǐ 流岚 lán
红硕 shuò 雾霭 ǎi 虹霓 ní
致:意思是向对方表示礼节或情意,有倾诉、表
白之意。
木棉致橡树 木棉对橡树的自白
1、本诗可以划分为哪两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什么? 第一部分(开头 ——不,这些都还不够): 诗人所不认同的爱情模式。
第二部分(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结尾): 诗人理想中的爱情模式
极 力 攀 附
苦 苦 单 恋
慰 藉
衬 托
奉 献
解读第一层
致橡树
Q:诗人在这一层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来 否定传统的爱情观?请同学们在书上 划出,并大体说说这些意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