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胆道癌的护理常规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于老年女性患者。
胆管癌指发生于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胆管癌。
一、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
了解既往有无胆道疾病史、胆道系统手术史,发病前有无反酸嗳气、腹部胀满、进油腻食物及由此引发的腹痛,有无黄疸史。
2.症状与体征
了解腹痛的性质、范围、时间、与进食尤其进油腻食物的关系。
有无腹胀、腹部包块、腹膜刺激征。
皮肤、尿便颜色,注意神智、脉搏、血压变化,有无全身营养不良及出血征象。
(二)术后评估
1.了解手术、麻醉方式、术中情况。
2.观察生命体征、切口、引流的动态变化,有无并发症发生,判断预后。
二、护理诊断
1.疼痛与肿瘤压迫、胆道梗阻、Oddi括约肌痉挛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减退、呕吐、高热、癌肿消耗及手术创伤有关。
3.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肤瘙痒、引流液刺激及创伤有关
4.体温过高与胆道感染,癌肿破溃及手术、创伤性检查、治疗有关。
5.预感性悲哀与预后不良、再次手术、病程迁延有关。
6.潜在并发症出血、胆瘘。
三、护理措施
(一)术前准备拟行胆肠吻合术者,应于术前3天开始按照常规进行胃肠道准备。
胆绞痛发作时,遵医嘱注射阿托品或哌替啶。
勿用吗啡,以免肠道下端面括约肌痉挛加重胆道梗阻。
(二)皮肤护理黄疸、皮肤瘙痒的病人嘱其不要抓伤皮肤,剪短指甲,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用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
(三)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神志的变化,注意有无肝功能受损、休克症状,有无出血征象及胆汁性腹膜炎的表现。
观察黄疸消长情况,大便颜色,检测胆红素的含量,了解胆汁引流是否流入十二指肠。
若黄疸加重,有可能有胆汁引流不畅。
(四)引流管护理各种引流管应做好标记,如腹腔乳胶管、双套管、胆囊造瘘管、T型管、胆肠吻合口支撑管等,均应妥善固定、密切观察、详细记录并做好相应护理。
四、健康教育
讲解胆汁在脂肪消化吸收中的作用,指导病人选择低脂、高糖、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食物,忌油腻食物及饱餐。
并注意劳逸结合,带T型管出院者,教会其自我护理。
对行姑息性手术的病人教会其皮肤瘙痒的护理,并为病人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嘱其定期随访。
讲解
胆囊癌预后较差及预防胆囊癌的重要意义,有胆道疾病者应积极防治。
五.护理评价
(一)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二)皮肤粘膜无破损,感染,皮肤是否清洁无异味
(三)体温恢复正常
(四)疼痛减轻或缓解,病人能够忍受
(五)并发症能被防止或及时发现,处理
(六)营养状况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