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等值线试题汇集选择题图1为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回答1—2题。
更能反映与农林生产相关的气温分布实况。
回答3-4题。
3.该地7月的月均温约为A. 10 CB. 15 CC. 20 CD. 25 C4.该地最可能属于下列哪种气候类型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草原气候读图3完成5—6题5.图中两条小河的流量相当。
进入小镇的引水线最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④6.小镇通过上述线路引水,由于过度引用河水将导致A.甲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B.甲河下游方向河段水量锐减C.乙河下游方向河段净化能力下降D.乙河下游方向河段河水季节变化加大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c的积温”图,完成7-10题7.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1.图中P等值线的数值为(A. 711 米C. 713 米2.图示局部地貌可能是A.风力侵蚀地貌C.流水侵蚀地貌B. 712 米D. 714 米)B.风力堆积地貌D.流水堆积地貌图2为某地“全年逐日逐时平均气温(30年平均)的等温线图。
这种气候图与其它气候图相比较,图IA.东高西低B.西北高,东南 低C.北高南低D.南北高,中间低8 .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A.①B.②C.③D.④9 .图中我国境内最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A.泥石流B.地震C.台风D.滑坡10 .与①、②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A. 550k m C. 470km B. 600k mD. 300km卜面两幅天气预报图中等值线为等压线,数字表示气压值(hpa )和气温值(C )。
读图回答11-13题。
11 . 2009年3月17日香港的最高气温较A.吹偏南风,受暖空气影响 C.受高压脊控制,大气保温作用强 12 .分析图中资料可知()A.我国大部分地区16日与17日均受高压控制 8. 30° N 附近海域17日高压势力减弱 C.上海16日与17日均吹偏北风 D.渤海海域17日风速减小13. 2009年3月17 14: 00,石家庄实况气温最高达到30.4 Co 其主要原因是()A.石家庄受来自太行山脉的焚风影响B.石家庄春季已不受冬季风影响C.石家庄2008年冬季无明显降雪D.石家庄2009年初春冷锋活动不明显极地考察研究成为近年热点。
读“南极地区等降水量线图”,据图回答 14-16题。
14 .我国南极考察队经过对南级内陆冰盖的考察, 确认了南极大陆冰盖的最高点 (80。
22'00〃 S, 70° 21' 11〃 E ),这一点位于我国南极长城站(62° 12' 59〃 S, 58° 57' 52〃 W )的B.受海风影响,气温升高快 D.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16日有明显升高,其主要原因是(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北方向15.关于南极地区降水量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极地区降水从内陆向沿海逐渐减少B.我国南极中山站(69° 22' 24〃 S, 76 22' 40〃 E)年降水量多于长城站地区C.南极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耸,常年为冷高压控制D.南极地区的降水主要以对流雨为主16.关于南极地区自然牲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淡水资源最集中的地区B.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均气温低的原因之一是北极地区是海洋,南极地区是陆地C.南极地区是地球上风力最大的地区D.南极地区河流呈放射状分布读下图,回答17-20题。
17.对上图所示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此图表示的是7月份B.此时蒙古高压势力正强C.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D.该图东部地区正值少雨季节18.澳大利亚有很多古老动植物的主要原因是①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气候炎热干燥②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③两亿年前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存在④长期以来自然条件比较单一,进化缓慢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9.澳大利亚大陆沙漠和半沙漠分布很广,主要原因是A.大陆地势很高,阻碍水汽深入大陆内部B.大陆广大地区距海较远C.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20.当澳大利亚大陆上等温线大致向低纬方向凸出时A.全球正值一月前后B.我国各地均是昼短夜长C.南极大陆正值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D.北印度洋海水大致自西向江流读右图(a.b.c代表图中等值线相应的数值),且a<b<c,回答21—23题。
21 .若图中曲线为等风速线示意图,引起图中mn虚线处等风速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山脉的阻挡 B .防护林的阻挡C.峡谷的“狭管效应” D .经过城市地区 22.若图中曲线为北半球近地面水平方向等压线分布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q 线附近天气晴朗 C.甲地风力比丙地风力小B.乙地盛行西南风 D.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与 mn 线这样的天气系统有关 23.若图中曲线为等温线,图示地区为纬度 35。
附近,pq 位于海洋,mn 位于陆地,则此时下列现象 中可信的是: A.珠江口易出现咸潮C.我国华北地区地下潜水位达到一年中最高B.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昼短夜长 D.亚欧大陆正受印度低压控制 右图所示a 、b 、 c 、 d 、e 为某地的等值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24〜25题。
24.若a 、b 、c 、d 、e 为青海湖湖水等盐度线,且 a>b>c>d>e,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B 、 D 、甲处的浮力最大 ①处有大量冰雪融水汇入 ③处有一大河注入.. 甲处有淡水泉涌出 25.若a 、b 、c 、d 、e 为等震线(破坏程度即烈度相等的 各点的连线)示意图,且 a<b<c<d<e,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B 、C D 、 ①处烈度小于②处 ①处震级大于②处.. ①处与②处地质构造对烈度的影响相同 ①处距震中比③处距震中近 读下图 “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6〜27题。
26. 27. ,Ad g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A.①B.②C.③D.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B.站在M 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C.图中干流的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 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综合题(36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表3为乙地区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要求。
28. 1二年降水量(mm)415.5 降水 春 12.0 季节 夏 69.6 分配秋 16.6(%) 冬1.8 蒸发量(mm)408.2(1)通过对上图所示地区西北部某处的研究, 发现该处某季节的气温分布呈现下图B 所示的特点,并且在图示季节中甲地的降水量往往比附近的乙地和丙地少很多。
分)A.等高线,单位米B.年等太阳辐射量线,单位焦耳C.年雾日数等值线,单位日D. 7月均温等温线,单位。
C⑴ (2) 简述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10分)甲地与乙地纬度仅相差 2度,但气温差异却很大,试分析甲地冬季气温低的原因。
(8分) ⑶(4) 简要说明图示地区东部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
指出乙地周边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0 分) (8分 29. (34分)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对下图 A 所示地区进行长期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不断地对该区域 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图A①简要描述该处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10 分)②分析在图示季节中甲地的降水量往往比附近的乙地和丙地少很多的原因。
(4分)(2)该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互联网和地图等资料了解到图 A 中A 、B 、C 所在的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石漠化”现象。
石漠化是指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
试从地形条 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角度综合表述这些地区易形成“石漠化”的自然原因。
(12 分)(14 分)(3)下图中的等值线是图 5中D 城市周围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则此等值线最有可能表示( )( 2图B铁路 河藐 城市(4)从图中等值线的数值特征看,D城市及其周围地区形成一个高值区,简述该高值区形成的主要原因。
(6分)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读下图回答(1)—(5)题(1)A地和B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2A.2000 〜4000m B . 1000 〜3000mC . 3000 〜5000m D.4000 〜6000m(2)请描述当地的地形特征?(4分)(3)C地拥有迄今为止,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该工程的名称是.(2 分)(4)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在B地发生8.0级地震,伴随着大地震,为什么B地还发生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4分)⑸试分析影响D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
(8分)28.⑴以山地平原为主;温带季风气候;多中小河流;针阔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黑土(黑钙土、沼泽土)(10分)⑵甲(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海拔相对较高;甲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温度低。
(8分)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地处平原,地形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率高;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国家政策支持(商品粮基地建设)。
(自然条件任答三条,社会经济条件任答两条)(10分)⑷热量不足多旱涝冻害土壤盐碱化(多沼泽地)(8分)29(1)(14分)①等温线北段大致呈南北走向,南段大致呈西北一东南走向(或等温线大致平行,中间向西弯曲);(2分)分布较密集;(2分)自西向东气温较高区与气温较低区相间分布。
(2分)受山河相间的地形影响;(2分)地势起伏大。
(2分)②乙地和丙地都处于西南风白迎风坡,降水丰富;(2分)甲地位于西南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2分)(2)(12分)地形崎岖(3分);石灰岩分布较广(3分);高温多雨的气候(3分);流水侵蚀作用强,导致石灰岩裸露,形成“石漠化” 。
(3分)⑶(2分)C(4)(6分)地处河流汇合处,水汽来源丰富,空气湿度大;(2分)地形崎岖,风速小;(2分)夜晚周围山地冷空气下滑,近地面空气降温幅度大,水汽容易凝结(2分);工业发达,空气中烟尘微粒多,为雾的形成提供了凝结核。
(2分)(要求写出其中3条)30.(1)D(2 分)(2)西(北)部高原山地、地形崎岖;(2分)东(南)部地形平坦(2分)(3)都江堰(2 分)(4)地质构造不稳,地质灾害多发,山体破碎;(2 分)地形崎岖,山体陡峭;人类对山坡植被的破坏.(降水变率大》(2 分)(5)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2 分)成都平原上,地形平坦;河流流经,水源充足;(2 分)社会经济因素:政府所在地,为区域政治文化中心;(2 分)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农业基础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