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地理等值线专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等值线专题一、等值线的基本特点1.同一条等值线上数值相等。
2.等值线为闭合曲线。
等值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由于受图幅限制,不一定能显示出其全部闭合状态。
3.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
例如,在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所以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
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在图上可以显示为重合状态。
4.一般情况下,等值线两侧一边高于等值线的数值,另一边低于等值线的数值。
二、等值线图判读的一般方法1、观察等值线的稀密等值线密,说明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等值线稀,说明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如等高线分布密的地区,表示地面坡度大;等高线稀的地区,表示地面坡度小。
等温线分布密的地区,说明在一个地区温度差别大,进一步推断这个地区风力大。
等压线分布稀的地区,说明水平气压差异小,这个地区风力小。
2、分析极大值和极小值等高线极大值地区表示地势最高处,极小值地区表示地势最低处。
等压线极大值表示气压最高,极小值表示气压最低……观察等值线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主要为了分析其原因。
3、掌握重要的等值线重要的等值线一般是地理分界线。
在读等值线分布图中,一定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等值线。
如我国等降水量图上的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
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b: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
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c: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
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
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
4、注意等值线的数值间距等值线的数值间距是指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差值。
在一般情况下,等值线的数值间距是相同的,但有的等值线图出现了两种数值间距,这应特别注意。
另外,可以利用插值法增补两条等值线之间的数值。
三、等高线1、判断五大地形类型:这是指判断全图所示地形属于山地、盆地、丘陵、高原、平原五大地形中的哪一类。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丘陵:海拔200米以上,小于500米,等高线弯曲,但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
山地:地形组成与丘陵相似,但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一般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弯曲。
高原:海拔高度大(>1000米),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较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
盆地: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高。
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低。
2.判断地形坡度的陡缓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小),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大)。
在不同的等高线图上,如果等高距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如果比例尺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
3、等高线地图判读中的“五读”(1)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2)疏密程度——密陡疏缓。
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是均匀坡;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
(3)极值——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4)弯曲处——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
(5)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4、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间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H1-H2。
进一步还可以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以计算这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0.6H。
A B 1713456789111213141516102米比例尺: 1:50 000河清水平比例尺: 1:50 000 垂直比例尺: 1:5000256200200250250256171234567811131416A B 250150200清河9问题:读右图, O 点与P 点的相对高度(H )最大可以达到()米 A 、40<H <41 B 、49<H <50 C 、59<H <60 D 、60<H <61 5、陡崖的相对高度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等高线图上的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假设陡崖处 重合的等高线有n 条,等高距为d ,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 的取 值范围是:(n -1)d ≤H <(n+1)d 。
6、地形剖面图画剖面图的步骤如下:(1)规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通常水平比例尺与原图一致,(也可放大为原来的2倍、3倍)而垂直比例尺一般比水平比例尺扩大5--20倍。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画出剖面方向线AB ,按AB 的长度绘一条水平线作为剖面基线(若剖面图与地形图水平比例尺相同,则上、下两图中的AB 线长度相等),并确定基线所代表的高程。
基线高程一般略低于图上最低高程。
(3)作基线的平行线。
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
如图:等高距为10米,垂直比例尺为1:5000,则平行线间隔为2毫米,并在平行线一边注明其所代表的高程,如200米,……(4)在地形图上沿剖面线AB量出A-1,1-2,……各段距离,并把它们标注在剖面基线AB上,得1,2,……各点。
通过这些点作基线的垂线,垂线的端点按各点的高程决定。
如地形图上1点的高程为250米,则剖面图上过1点的垂线端点在代表250米的平行线上。
(5)将各垂线的端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得到表示实地剖面方向的剖面7、两点间的通视问题通视问题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进行判断,在地形剖面图上由观测点的投射点向目标点的投射点绘直线,若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通视良好,否则不能通视。
如下图所示,由点s′向点c′绘直线,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通视良好。
而图中b′位于阴影区,说明s点不能通视b点,所以村落b对于s点为不通视。
例题1: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丁地位于丙村的方向()A.正北B.西北C.东北D.正南(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到丙村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例题2: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要想研究一下当地地质灾害发生时如何能够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拟定了一课题——“当泥石流发生时,山谷中村民如何逃生”。
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得知村民有四种逃生方案,结合学生自己的实地考察,绘制了下图(单位:米),如果你是该校学生,请你为村民分析比较四种逃生方案的优劣。
四、等温线的判读1、等温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成因①在南北半球上,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②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因为南半球海洋广阔。
③等温线在陆地或海洋上会弯曲。
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④世界最高气温出现在撒哈拉沙漠,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
2、等温线判读的方法等温线变化示意图解说影响因素等温线平直,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太阳辐射(或纬度)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海洋影响程度不同夏季:内陆向高纬凸冬季:内陆向低纬凸A、B、C同纬度,B处内陆夏温B地>A、C,冬温B地<A、C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有差异)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 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地形(山地垂直高度)暖流:向高纬凸寒流:向低纬凸暖流增温寒流降温洋流盆地闭合曲线夏季炎热中心冬季温暖中心夏季不易散热,下沉气流增温,冬季山岭屏障地形闭塞,四周山岭屏障山地闭合曲线冬夏均为低温气温垂直递减,升高1,000米,降温6℃地势高锯齿状分布(南美洲7月份气温图) 河谷、平原与高原、山地交错相间分布,气温高低不同地势高低起伏大3、等温线图的应用①判断南、北半球规律如下: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北半球问题:右图分别表示哪个半球②判断温差规律如下: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温差小③判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a判断洋流流向的规律: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弯曲(凸出)的方向一致00180 2002204020甲乙①b断洋流性质的规律:等温线向低值(较高纬度)凸出→暖流经过等温线向高值(较低纬度)凸出→寒流经过问题:读右图回答:(1)该图表示的时间(月份)是什么?(2) ①处等温线密集主要原因是什么?(3) 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主要原因是什么?(4) 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主要原因是什么?(4)判断海陆分布规律如下:规律一:7月等温线向北凸→大陆1月等温线向北凸→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大陆规律二:采用“高高低低”的原理同纬度地区的大陆和海洋:若气温高,则等温线向较高纬度地区凸若气温低,则等温线向较低纬度地区凸问题12:右上图中,虚线为海岸线。
若为7月份,A、B分别属于海洋还是陆地?(5)判断季节 规律如下: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大陆气温高→当地为夏季 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大陆气温低→当地为冬季 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海洋气温高→当地为冬季 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海洋气温低→当地为夏季问题13:右上图中,根据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判断该地的季节?(6)判断地形内线数值大→中心气温高→中心地势低→盆地(洼地) 内线数值小→中心气温低→中心地势高→山地(高原) 等温线不闭合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凸→中间比两侧气温低→中间地势高→山脊问题:右图中,A 、B 、CD 、EF 所在地分别是什么地形?例题:右图中,a、b、c为等值线,若数值a>b>c,请回答:(1)设该图示为等温线图,则:①该地位于_____半球,若该处是陆地,此图反映的时间为_____月。
此时北太平洋上形成_____气压。
②若该图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则该洋流按性质分类属于_____;若该洋流位于大西洋中低纬海区,那么按成因分属于_____。
③若该地等温线弯曲是地形所致,则该处地形是_____(山谷、山脊)。
五、等压线图的判读1、判断气压系统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高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低压;由高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高压脊;由低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两个高压脊之间和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鞍部。
2、判断风力大小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
AB CD1︰100001026102410221026101810101︰10000甲乙3作用下,北半球的风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