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模拟试题精编(一)(考试用时:45分钟试卷满分:9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所谓膜流,是指由于膜泡运输,真核细胞生物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及细胞膜之间的常态性转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是“膜流”现象的例证B.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发生“膜流”现象C.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发生“膜流”现象D.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能发生“膜流”现象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溶液浓度由0.3 g/mL换成3.0 g/mL,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效果会更明显B.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联会现象C.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都必须做到随机取样D.在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热、趋湿的生活习性对其进行采集3.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K+进入胃腔不消耗能量B.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属于主动运输C.胃壁细胞内K+的含量影响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大小D.K+进出胃壁细胞需要相同载体蛋白的帮助4.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饥饿状态下,胰岛B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分泌的激素使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的速度加快B.血糖浓度过高时,葡萄糖会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过低时,肝糖原和肌糖原会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从而维持血糖的平衡C.能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二者表现为协同作用D.血糖平衡的调节与多种激素有关,神经系统不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5.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100%C.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2+B2+C2+D2)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6.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O(体细胞内只含1条性染色体X)的果蝇,表现为雄性不育,用红眼雌果蝇(X A X A)与白眼雄果蝇(X a Y)为亲本进行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W”)。
为探究W果蝇出现的原因,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将W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再根据杂交结果,进行分析推理。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W的出现由环境改变引起B.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W的出现由基因突变引起C.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 a OD.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 a Y,由基因突变引起选择题答题栏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9.(11分)阳光穿过森林会在地上投下“光斑”。
如图显示了生长旺盛的某植物的一片叶子在“光斑”照耀前后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情况。
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____________(填“甲”或“乙”)代表O2释放速率。
请写出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点以后植物是否继续进行光合作用?________。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点以后叶绿体中________(填“C3”或“C5”)含量会暂时增加,此时AT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对该植物作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10分钟,再黑暗处理10分钟;(乙)光照5秒后再黑暗处理5秒,连续交替进行20分钟。
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植物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是:甲________乙(填“多于”、“少于”、“等于”或“无法确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8分)科学家用枪乌贼的神经纤维进行实验(如图1),记录在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盐溶液(0.1%、0.5%、1%)中神经纤维产生兴奋的膜电位(简称“动作电位”,如图2)。
据图分析下列问题:(1)神经纤维主要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所组成,在反射弧中通常充当__________________。
枪乌贼受到外界刺激后,兴奋在其体内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为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
(2)图2中曲线X、Y、Z所对应的盐溶液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
三条曲线峰值的大小主要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
AB段的变化主要是________离子跨膜转移所引起的,B 点时神经纤维的膜内外是否存在电位差?________(填“是”或“否”)。
C点后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态是________。
(3)如果将图1中两电极同时置于神经纤维的膜内,图2中A点的值应为________。
31.(8分)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
请据图回答问题:(1)种群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和________的基本单位。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率随着时间的增加将________(填“增大”、“变小”或“不变”)。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因环境阻力而减少的个体数,这种变化可引起种群的________发生改变,从而可导致生物进化。
(3)甲曲线是一个生物小组对一支试管中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统计后绘制成的曲线,则a点之后引起酵母菌下降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
在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曲线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构建________模型。
32.(12分)果蝇的体毛形状有直毛和分叉毛。
遗传学家让一只分叉毛雄果蝇与多只直毛雌果蝇(纯合子)交配后,F1雌雄果蝇全为直毛,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雌果蝇全为直毛,雄果蝇有直毛和分叉毛。
设控制直毛和分叉毛的基因用A、a表示。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果蝇体毛形状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下图为雄果蝇性染色体的示意图,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Ⅰ片段)上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非同源部分(图中Ⅱ1、Ⅱ2片段)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
①若控制直毛和分叉毛的基因位于Ⅰ片段,则F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控制直毛和分叉毛的基因位于Ⅱ1片段,则F1雌、雄果蝇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F2中基因型为X A X a的果蝇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③已知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Ⅱ1片段(红眼为显性性状),若控制直毛和分叉毛的基因也位于Ⅱ1片段。
某红眼直毛雌果蝇产生了四种基因型的卵细胞,排除基因突变,原因最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考生在第37、38两道生物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15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一般过程为“采集土样→稀释→纯化分离→性能测定”,下表为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________,氮源是________。
获得纯净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
(2)鉴定某种细菌是否能够分解尿素,应该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若该细菌能够分解尿素,则指示剂变为________色,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3)微生物分离纯化的方法通常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如果要统计细菌的数目,只能用________法,在下面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可能是用该方法得到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8.(15分)【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 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
在进行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
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据图回答:(1)过程①表示的是采取________的方法来获取目的基因。
(2)根据图示分析,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应用限制酶________切割质粒,这样可以防止标记基因全部被破坏。
(3)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细菌体内成功表达要经过________两个过程。
(4)下面流程图中过程③是先通过动物细胞培养产生早期胚胎,然后将胚胎移植到经过________处理的受体母羊子宫内。
目前对动物细胞所需的营养条件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在早期胚胎的培养中往往还需要添加________。
获得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①重组DNA ――→②受体细胞――→③转基因羊――→④提取胰岛素高考生物模拟试题精编(一)1.C 浆细胞中的抗体是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经内质网加工,再经囊泡转移到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分类和包装后通过囊泡转移分泌到细胞外的,C项正确。
质壁分离和复原是细胞在失水和吸水过程中原生质层伸缩引起的现象,没有发生生物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及细胞膜之间的转移,A项错误;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是通过核孔进行的,没有膜成分之间的转移,B项错误;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无膜结构的细胞器,不能发生“膜流”现象,D项错误。
2.A 蔗糖溶液浓度由0.3 g/mL换成3.0 g/mL,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会因过度失水而死亡,不再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A错误;洋葱根尖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正确;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都必须做到随机取样,以减小误差,C正确;土壤动物具有避光、避热、趋湿的生活习性,可利用土壤动物的此习性对其进行采集,D正确。
3.D K+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说明K+进入胃腔不消耗能量,A项正确;H+经质子泵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并且需要消耗ATP释放的能量,属于主动运输,B项正确;细胞内K+的含量对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C项正确;K+进入胃壁细胞依赖于质子泵,而K+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需要通道蛋白协助,因此二者所需的载体蛋白不同,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