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偏方什么是痔疮?痔,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
医学所指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
肛门,又被称为魄门。
为什么叫做魄门呢?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神又为魄,所以肛门又被称为魄门。
魄门在中医里的解释是五脏的使者,使者是经常被派出去活动的一个人物,所以“水谷不可以久藏”,糟粕是不可以久藏于肛门的,都要从肛门走出去。
这里要说到一个魂飞魄散的问题,如果人已经魂飞魄散的话,肺就没有收敛的功能了,肺的力量没有了,人的魄也就泻掉了。
要想魄不飞的话,可以握固,握固法就是固“魂”的,那固摄“魄”的方法呢?就是盘腿,两条腿一盘住就如同一把锁,锁住了下焦,这样人也就定下心来了,气也就在任督小周天运行了。
肛门疾病痔疮有关肛门的最常见的疾病就是痔疮。
民间有句俗话,“十人九痔”,可见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病。
关于痔疮的得病原因,可以概括为几点:(1)痔疮和饱食有关。
如果总吃撑着的话,就会得痔疮。
正所谓饱食则“筋脉横解”。
筋脉横解是指肝经松弛。
筋的功能就像牛蹄筋一样,具有弹性。
肛门本身是束约肌,也是有弹性的。
凡是有弹性的都由肝所主。
肝主筋所生病,当肝出现病症后,筋就会出现问题,约束的力量就会减弱、约束不住。
痔疮就是属于肝经的病。
(2)常吃膏粱厚味和喝酒所造成的。
肥肉类或者辛辣类的食物,容易使人火旺,人体当中燥火很旺就会往外逼,火气凝结就会形成痔疮。
得痔疮的人通常比较喜欢喝冷饮,同时还会出现大便硬、小便难的问题。
要想预防得痔疮,平时应该多吃清淡的食物,特别是粗粮,同时注意休息,不生气。
俗话是说了“十男九痔”,可这话的下一句就是“十女十痔”。
痔疮症状发作那是难受又尴尬,金婆婆在孙建永先生的帮助下为新疆朋友的难言之隐而收集整理的偏方:治痔疮中药偏方痔疮不是疮莫用抗生素。
痔疮是临床常见病,虽然是小小的痔疮,很难根治,往往需要手术治疗,在此向大家介绍一个小偏方,也许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痔疮发作时,多现肛门坠痛或痔核红肿剧痛,或便时出血,兼有便秘、溲赤,唇干咽燥等热象。
本病病因多由素积湿热嗜食炙煸、辛辣之晶,或过饮酒浆而致湿热内蕴,而湿热瘀滞即可导致痔疮的发作。
痔疮的治疗首先要保持大便通畅,进食易消化、少含渣滓的食物。
饮食应粗细搭配,少饮浓茶、咖啡、酒类及少进辛辣食物,以减少对肛管的刺激。
便后要温水坐浴,局部应用痔疮栓或痔疮膏。
金婆婆推荐:《痔疮宝》内痔、外痔与混合痔疗效显著,会员价88元。
以下小秘方对于治疗痔疮有一定疗效,不妨一试。
中药方剂(一)【辨证】风湿燥热侵袭脏腑,阴阳失调,气血纵横,经脉交错,浊气瘀血下注。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
【方名】治痔汤。
【组成】蒲公英30克,黄柏30克,赤芍30克,丹皮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
【用法】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搪瓷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
【出处】邹桃生方。
中药方剂(二)【辨证】湿热内生,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瘀血浊气下注肛门。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化湿通路,软坚散结,收涩固脱,止血定痛,适用于痔疮。
【方名】消痔汤。
【组成】乌梅10克,五倍子10克,苦参15克,射干10克,炮山甲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凌朝光方。
中药方剂(三)【辨证】中焦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润肠止血。
【方名】甘旱蜜汤。
【组成】苋菜30克,生甘草10克,旱莲草30克,蜂蜜10毫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服时加蜜糖10毫升。
1~2次煎液内服,第3次煎液外用熏洗肛门。
【出处】黄洪坤方。
中药方剂(四)【辨证】血热毒火内盛,瘀血浊气下注。
【治法】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活血止痛,逐淤消痔。
【方名】槐花消痔汤。
【组成】槐花15克,槐角15克,生地12克,黄连10克,银花12克,黄柏10克,滑石15克,当归12克,升麻6克,柴胡6克,枳壳6克,黄芩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方剂(五)【辨证】中焦湿热,下注挟寒湿。
【治法】清肠利湿,止血,适用于痔疮。
【方名】加味槐榆合剂。
【组成】槐花10克,地榆10克,仙鹤草15克,旱莲草15克,侧柏叶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菜苋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
【出处】黄洪坤方。
【组成】硫黄、雄黄各10克,樟脑3克,麻油适量。
【用法】前药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匀,擦患处。
【方源】本产适用于湿热而致痔疮。
中药方剂(七)【组成】浮萍适量。
【用法】水煎,趁热擦洗患处。
【方源】本方适用于痔疮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中药方剂(八)【组成】柞树叶30克。
【用法】捣烂敷患处。
【方源】本方源于《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适用于痔疮。
中药方剂(九)【组成】刘寄奴、五倍子备等分。
【用法】研为细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
【方源】本方源于《类编朱氏集验方》,治痔疮。
中药方剂(十)【组成】生豆腐渣,锅内炒干为末。
【用法】每服9克,白砂糖汤下,日3次。
【方源】本方源于《危氏方》,适用于血痔。
中药方剂(十一)【组成】丝瓜,烧存性。
【用法】研末,酒服6克。
【主治】肛门久痔。
主治:外痔出血处方:土豆(学名:马铃薯)片用法:晚上睡觉前将土豆片贴于肛门处,胶条固定,起床解掉。
中药方剂(十三)麦麸不仅粗纤维、粗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氨基酸组成较平衡,其中赖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含量均较高;麦麸的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e的含量极高。
小麦麸质地疏松,含有适量的硫酸盐类,有轻泻作用,有助于胃肠蠕动和通便润肠。
中药方剂(十四)主治:痔疮处方:白矾200克、块盐200克用法:共捣为末装入一个猪水泡内阴干,每天一次,每次服25克,空肚温水送服。
本方源于孙建永提供●中药方剂(十五)主治:内痔出血处方:金针菜(土名:黄花菜)50克用法:水煎,加红糖适量,早饭前一小时服用,连服四天。
(注:鲜黄花菜应去心蕾,微毒易致泻)本方源于孙建永提供●中药方剂(十六)方药:黄芩15克,栀子、丹皮、槐花、地榆、火麻仁各12克,枳壳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连服5~7天。
功效:清热宽肠,凉血止血。
方中诸药配合,起到消炎、止血、改善局部循环、加速水肿吸收、调畅大便的作用。
主治:痔疮出血、肿胀、疼痛,大便秘结或肛裂等。
疗效:该方是在祖国医学传统方剂“槐角丸”基础上变化而成,我院临床应用30余年,疗效明显,有效率达96.9%以上。
注意:有心、肝、肾疾病患者或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重庆市中医研究院肛肠科主任医师张晓明推荐方责任编辑:叶惠玲)专家治疗痔疮方时间:2005.12.27.方名:安肛化痔汤方药:黄芩10克,黄柏、全当归、甘草各8克,紫荆皮、赤芍、槐花各15克,地榆12克,生地18克。
功效:化痔、消肿、止血。
主治:痔疮初起或数年未愈者。
痔已形成瘘管者不适于本方。
用法:上药加水煎成500毫升,日分2次温服,每日1剂。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辣椒、五香粉、胡椒、咖喱、巧克力、酒等辛热之品,否则,引起痔疮重新发炎肿痛或出血,前功毁于一吃!说明:“十男九痔”之说,虽嫌夸张,但也可知痔疮是成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笔者历40余年治痔经验,自拟以内服“安肛化痔汤”为主,适当配合中药外洗、痔疮膏敷治和气功训练,对内外痔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一般服药3~6剂可使痔缩小或消失。
(香港注册中医学会会立中医学院教授、华光参茸药业公司主任中医师潘文昭自创方)治疗痔疮经典偏方“集中营”2009.3.1621cn健康(1)割鼻草洗净切碎,用花生油炒之,用文火炒20分钟才可吃,此方吃后不可吃任何东西。
用法:饭后两点才可服用,服用此方经过两点钟才可以吃饭。
注意:割鼻草,要炒花生油,不可掺盐及任何东西,并忌吃葱。
(2)每天吃葡萄干30粒,还要多运动。
时间:定在下午四点(注:15:00~17:00申时,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连续服用1个月可根治。
(3)无花果叶治痔疮:药物:鲜无花果叶。
用法:将无花果叶放入瓷盆中煮20分钟,趁热熏洗患处。
每日3次。
疗效:此方对外痔疗效特佳。
(4)红糖100克,金针菜120克。
将金针菜用水2碗煎至1碗,加入红糖,温服,每日1次。
本方活血消肿,适用于初起痔疮。
(5)黑木耳30克。
将木耳摘去污物,洗净,加水少许,文火煮成羹,服食。
本方益气、凉血、止血,适用于内外痔疮患者。
(6)刘寄奴、五倍子备等分。
研为细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
本方源于《类编朱氏集验方》,治痔疮。
(7)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
本方为黄洪坤方,功能清肠利湿,止血,适用于痔疮。
(8)朱砂15克,草决明20克,煅牡蛎、马勃、黄柏各15克,甘草6克。
布包马勃与它药同煎30分钟,去渣留汁内服,每日3次,每次约160毫升。
功能清热解毒,浑血止血,软坚收敛,肾肿止痛,对消除痔疮有效。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陆云云)痔疮食疗方患了痔疮吃什么,这是许多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其实,患了痔疮的患者可食用的食物很多,也不乏美味食品,除了五谷杂粮外,我们在此列出一些野味和水产品供大家参考。
1.黑木耳黑木耳5克,柿饼30克,将黑木耳泡发,柿饼切块,同加水煮烂,每日1~2次,有益气滋阴、祛瘀止血功效,适用于痔疮出血。
2.鲜荸荠鲜荸荠500克,红糖90克,加水适量,煮沸1小时,饮汤,吃荸荠,每日一次,有清热养阴的功效,适用于内痔。
3.黄鳝黄鳝100克,去内脏切段,加调料水煮,食肉饮汤,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之功效,适用于肠风下血。
4.蕹菜蕹菜2000克,蜂蜜250克,将蕹菜洗净,切碎,捣汁,放锅内,先以武火,后以文火加热煎煮浓缩,至较稠时加入蜂蜜,再煎至稠黏时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以沸水冲化饮用1汤匙,每日两次,有清热解毒、利尿、止血功效,适用于外痔。
5.桑耳桑耳3克,粳米50克,先煎桑耳,去渣取汁,和米煮粥,空腹服用,有祛风活血作用,用于肠风痔血。
6.苍耳子苍耳子15克,粳米100克,先煎苍耳子,去渣,后入米煮粥,空腹服用,有祛风消肿功效,适用于痔疮下血,老人目暗不明等。
7.牛脾牛脾1具,粳米100克,每次用牛脾150克,细切,和米煮粥,空腹食之,能健脾消积,适用于脾虚食滞,兼治痔疮下血。
8.桑仁桑仁100克,糯米150克,将桑仁煮取汁,和糯米同煮成粥,每日1~2次,空腹食用,有滋补肝肾、养血功效,适用于痔疮下血,烦热消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