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三年级下册实验1【实验名称】:小车运动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活动准备】:小车模型、毛线、钩码3个、秒表【活动设计】:用钩码的重力做拉力,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记录小车走过相同距离所用时间。
【实验步骤】:用一个钩码的拉力,测试小车做过桌面使用的时间。
反复测量3次,求平均值。
用三个钩码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桌面,使用的时间。
反复测量3次,求平均值实验结果:小车受到的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
注意事项:1、设计实验方案时,提醒学生控制实验的变量。
不变量:小车的重量、小车经过的距离。
变量:拉力大小即钩码数量为减少误差,每个实验做三次,求得平均值。
2、为防止小车从桌上滑下,可以用两个铅笔盒做障碍物,挡在终点处,铅笔盒中间留出空隙,注意不要压住毛线。
2实验名称: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材料:木块(或者小车模型)、测力计、长木板1)摩擦力大小与两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的关系用手摸一摸,辨别一下长木板哪一面较光滑,哪一面较粗糙。
木块(小车模型)放在粗糙面上,将测力计挂在木块(小车模型)前端的挂钩上,慢慢拉动,记录下用了多大的力,并且记录好。
重复两次。
木块(小车模型)放在光滑面上,将测力计挂在木块(小车模型)前端的挂钩上,慢慢拉动,记录下用了多大的力,并且记录好。
重复两次,求平均值。
对比两次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两个物体的接触面越粗糙,所受摩擦力越大;两个物体的接触面越光滑,所受摩擦力越小。
注意事项:为减少实验误差,每次实验做两次。
若学生之前未接触过测力计,应先向学生介绍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时要用测力计慢慢拉动小车,并保持拉动时速度不变。
3摩擦力大小与被拉物体的重量间的关系1、木块(小车模型)放在光滑面上,将测力计挂在木块(小车模型)前端的挂钩上,慢慢拉动,记录下用了多大的力,并且记录好。
重复两次。
2、木块(小车模型)放在光滑面上,在其上放先后放不同数量的钩码,其余按照上一项步骤进行3、对比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被拉动的物体越重,所受的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小。
4实验名称:探究使跷跷板平衡的办法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实验目的:结合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怎样才能使杠杆尺平衡。
实验过程:1、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交流汇报。
2、分组实验,注意做好实验的记录。
3、记录实验结果。
(从杠杆尺所钩码数量和钩码到指点处的距离来记录,建议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图画的形式)3、交流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发现两端重物不一样或者左右距离不一样时,杠杆也可能平衡,这就是以轻压重的原理。
实验现象;杠杆尺两边距离相等时平衡。
杠杆尺两边距离不相等时不平衡实验结论: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不平衡。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不平衡。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平衡。
托盘天平使用方法:称量前先调零点;称量时,左盘放被称物,右盘放砝码;取砝码时,要用镊子,添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称量完毕,砝码放回原盒中,游码恢复到零点位置。
注意事项:不能直接称热的物质;不允许把被称物直接放在托盘上;相同纸片放两边,潮、腐药品盛放在玻璃器皿中,称取一定质量的药品时,先在右盘放上等量的砝码,然后在左盘中放入药品,往往在接近平衡时加入药品的量难以掌握,这时应用右手握持盛有药品的药匙,用左手掌轻碰右手手腕,使少量固体溅落在左盘里逐渐达到平衡。
若不慎在托盘上放多了药品,取出后不要放回原瓶,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5弹簧里的学问实验材料:各种弹性器材,如跳跳球、弹簧拉力器、各种弹簧、夹子、泡沫塑料、气球、橡皮筋、玻璃球、圆珠笔等。
小结:当压缩或拉长弹簧时,弹簧有一种要恢复原来形态的力,这就是弹力。
6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实验材料:气球、塑料袋、水槽、塑料纸杯、纸团、火柴、抹布实验步骤:取一个杯子,将纸团团成一团,放入杯子底部塞紧将杯子口向下,竖直放入水中,直至水没过杯底。
将杯子从水中竖直提出来,用毛巾擦干杯口的水,将纸团从杯中取出,观察纸团有没有变湿再次将装有干燥纸团的杯子竖直放入水中,在水中慢慢倾斜,直到水浸入杯子,注意观察现象:有气泡冒出。
实验现象:将杯子提出水面,取出纸团观察。
【实验现象及解释】:第一次时纸团仍然是干燥的,说明杯子中有空气,所以竖直放入水中时,杯子空间被水占据,水进不到底部,所以纸团仍似干燥的。
第二次时杯口有气泡冒出,纸团变湿了。
倾斜时杯子里的空气出来,水进入到杯子里,所以纸团变湿了。
【注意事项】:1、杯子口必须足够大,最好使用烧杯,否则纸团不容易取出。
2、纸团团成一团放入底部时要塞紧。
空气能从一个杯子倒进另一个杯子吗?活动设计:水槽中倒入一半的水,将一个杯子装满水,另一个杯子空着,将两个杯子都倒扣在水中,将空杯子稍微倾斜,并对准装满水的杯子,这时会发现有气泡从空杯子进入盛水的杯中,杯子中的水被空气挤得越来越少。
实验结论:空气从一个杯子进入了另一个杯子注意事项:操作时注意实验安全,不要打碎玻璃杯实验中,两只杯子的杯口都不要离开水面。
实验时动作要慢,观察要仔细。
7纸蛇实验:在纸片上先用铅笔画出螺旋纹,然后用剪沿纹路剪出一条纸蛇。
把纸蛇挂在支架上。
点燃蜡烛,放在纸蛇下面。
观察纸蛇的变化。
实验现象:悬挂的纸蛇旋转起来。
实验结论:热空气会上升,带动纸蛇旋转。
注意事项:蜡烛和纸蛇之间要保持一段距离,以免点燃纸蛇8风的形成实验材料:可乐瓶、剪刀、火柴、抹布、塑料袋、蚊香、蜡烛实验步骤:1、用小刀将可乐瓶的底部剪去。
2、在瓶身底部剪去一个2cm×2cm的正方形。
3、将蜡烛点燃,固定在剪去的可乐瓶底上,将瓶身小心放在瓶底上,注意放平稳。
4、将塑料袋放在可乐瓶上方,点着的蚊香放在瓶身的小口处。
实验现象:过一会可以看到塑料袋逐渐膨胀,而蚊香的烟从小口处飘入可乐瓶中,并从可乐瓶上面的口升到塑料袋中。
注意事项:使用剪刀注意安全;在第四步中,注意要将瓶身放正,放平稳如果不能做到,可以稍微修剪一下可乐瓶的底部,剪去多余的部分9实验名称:土壤里有什么实验材料:土壤、烧杯、坩埚、玻璃棒、放大镜、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水槽、滴管、实验记录单等。
实验目的:认识土壤的组成实验步骤:1、观察自己带来的土壤,可以借助放大镜;2、把土壤放到有水的烧杯里,观察现象。
3、把土壤放到盛有水的烧杯(或试管)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沉降。
观察现象。
4、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观察现象。
5、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什么现象发生?闻一闻,有什么气味?实验现象及结论: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的烧杯里,会发现又气泡冒出,说明土壤里含有空气。
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或试管)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沉降。
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是粗粒的沙,上层是很细的黏土。
说明土壤中含有颗粒较大的沙和很细的黏土。
3、烧干水后,发现玻璃片上就会有一些“脏”的痕迹。
说明土壤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例如盐类。
4、把土壤放在坩埚里用火烧,现象:冒烟,油漆味,烧过以后颜色变浅了。
说明土壤中含有能够燃烧的腐殖质。
实验步骤:1、观察自己带来的土壤,可以借助放大镜;2、把土壤放到有水的烧杯里,观察现象。
3、把土壤放到盛有水的烧杯(或试管)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沉降。
观察现象。
4、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观察现象。
5、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什么现象发生?闻一闻,有什么气味?实验现象及结论: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的烧杯里,会发现又气泡冒出,说明土壤里含有空气。
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或试管)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沉降。
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是粗粒的沙,上层是很细的黏土。
说明土壤中含有颗粒较大的沙和很细的黏土。
3、烧干水后,发现玻璃片上就会有一些“脏”的痕迹。
说明土壤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例如盐类。
4、把土壤放在坩埚里用火烧,现象:冒烟,油漆味,烧过以后颜色变浅了。
说明土壤中含有能够10实验名称:土壤的种类实验材料:砂质土、壤土、黏质土,去底玻璃瓶(塑料瓶)、纱布、玻璃杯、支架。
实验目的:探究三种土壤的特点实验步骤:1、观察三种土壤。
2、把三个同样大小的去底玻璃瓶用纱布扎好口,倒放在支架上,并分别加入同样多的砂质土、壤土、黏质土。
3、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燃烧的腐殖质。
实验现象:砂质土渗水最快,黏质土渗水最慢,壤土渗水适中。
停止滴水后,盛砂质土的瓶子内剩下的水最少,盛黏质土的瓶子内剩下的水最多,盛壤土的瓶子内的水适中。
实验结论:砂质土:渗水快。
壤土:渗水中。
黏质土:渗水慢11实验名称:采集、观察岩石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岩石、放大镜、滴管、锤子、小刀、铜钥匙、盐酸。
实验目的:采集并研究各种各样的岩石观察、实验步骤:1、在旷野、山区或海岸寻找岩石,尽可能多采集些不同种类的岩石。
2、用水冲洗并检查每块岩石,摸摸每块岩石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观察它的棱角,是圆的还是尖的?用小刀、铜钥匙、手指甲刻刻每块岩石,是硬的还是软的?看一看,每块岩石的颜色又是怎样的?3、观察岩石的内部。
用手掰开或者用锤子敲开每块岩石,看一看,岩石的内部有什么东西?岩石内部和外部的颜色是相同的吗?有小沙粒掉下来吗?12实验名称:探究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实验材料:电池、电池夹、小电珠、开关、导线实验目的:让小电珠亮起来实验过程:观察开关电池夹等相关材料的的特点。
把电池、开关、小灯泡依次用导线连接起来。
接通开关,观察现象。
断开开关,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如小灯泡)四部分。
注意事项:检查线路连接是否良好。
13实验名称:串联电路实验实验目的: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实验材料:电池、电池夹、小灯泡、开关、导线实验步骤:1、在电路中接入一个小灯泡,接通开关,观察现象。
2、把两个小灯泡依次用导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3、在电路中接入三个或者多个小灯泡,观察现象。
注意事项:实验中避免短路和断路14实验名称:并联电路实验实验目的: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实验材料:电池、电池夹、小灯泡、开关导线实验步骤:1、在电路中接入一个小灯泡,接通开关观察现象。
2、把两个小灯泡用导线按图连接起来,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3、用同样方法,在电路中接入三个或者多个小灯泡,观察现象。
注意事项:实验中避免短路和断路15实验名称:验证物体是否导电的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
实验材料:检验板一块、干木头、玻璃、陶瓷、塑料、纸、毛线、钉子、铁丝、铝片、铜丝、铅条。
实验步骤:1、检验电路:先将检验电路中的夹子夹在一起,灯泡亮表示电路通。
2、用夹子分别夹住干木头、玻璃、陶瓷塑料、纸、毛线、钉子、铁丝、铝片等物体的两端,观察灯泡是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