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单选题)(答案附后)1,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称为。
A.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法D.测验法2,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3,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A.可能选择B.犹豫不决C.回避这项任务D.坚决选择4,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将知识划分为。
A.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C.感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D.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的遗忘的规律是。
A.均衡的,先快后慢B.均衡的,先慢后快C.不均衡的,先快后慢D.不均衡的,先慢后快6,如果要想记忆效果好,过度学习的程度应保持在。
A.120%B.130%C.140%D.150%7,动作技能的特点是动作的。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B.物质性、内隐性、展开性C.观念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8,在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程的暂时停顿观象,称为。
A.平原观象B.起伏观象C.低谷观象D.高原观象9,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这种迁移称为。
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排列性迁移10,关于个人自己认识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称为。
A.认知B.元认知C.技能D.操作11,以下各项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A.精加工策略B.计划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12,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刺激情境B.既定疑问 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13,问题解决是指使用常规方法来解决有结构的、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A.常规性B.发明性 C.创造性D.无结构的14,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
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B.苛勒的顿悟说C.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D.杜威的分阶段说15,个体对自己在各种我念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力、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属于。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理想自我16,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是。
A.大学一年级B.大学二年级C.大学三年级D.大学四年级17,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
A.他人意识B.言语意识C.主观意识D.自我意识18,某人能了解现实,正视现实,有责任心,爱岗敬业,遵纪守法。
这说明该人。
A.人格统一完整B.自我意识正确C.人际关系和谐D.行为反应适度19,某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有极强的自尊心,同时又有自卑,好嫉妒,看问题主观、片面,常常言过其实,怪癖古怪、、、。
该人的人格属于。
A.冲动型人格B.强迫型人格C.偏执型人格D.焦虑型人格20,大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疾病是。
A.恐惧症B.神经衰弱C.强迫症D.焦虑症2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理论科学B.应用科学C.交叉科学D.实践科学22.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或变更某些条件,对被试的心理活动表现及其变化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
A.教育经验总结法B.教育心理实验法C.实验室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23.赢得“教育心理学之父”美誉的心理学家是。
A.班杜拉B.皮亚杰C.马斯洛D.桑代克24.下列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
A.杀鸡骇猴B.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C.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D.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 表现好才给吃的25.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26.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A.也是中等B.不利C.关系不大D.最有利27.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模型、图片、幻灯、电影及录像等进行教学,这种直观形式属于。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综合直观2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的遗忘的规律是。
A.均衡的,先快后慢B.均衡的,先慢后快C.不均衡的,先快后慢D.不均衡的,先慢后快29.动作技能的物点是动作的。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B.物质性、内隐性、展开性C.观念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30.在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程的暂时停顿观象,称为。
A.平原观象B.起伏观象C.低谷观象D.高原观象31.关于个人自己认识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称为。
A.认知B.元认知C.技能D.操作32.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这种迁移称为。
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排列性迁移33. 以下各项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A.精加工策略B.计划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34.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刺激情境B.既定疑问 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35.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
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B.苛勒的顿悟说C.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D.杜威的分阶段说36.个体对自己在各种我念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力、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属于。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理想自我37.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是。
A.大学一年级B.大学二年级C.大学三年级D.大学四年级38. 某人能了解现实,正视现实,有责任心,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这说明该人。
A.人格统一完整B.自我意识正确C.人际关系和谐D.行为反应适度39.男女双方并非兴趣相投,身心相悦而恋爱,而是为满足某种虚荣心或精神空虚而恋爱,称为。
A.早恋B.性恋C.轻率恋D.虚恋40.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A.可能选择B.犹豫不决C.回避这项任务D.坚决选择41.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理论科学B.应用科学C.交叉科学D.实践科学42.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或变更某些条件,对被试的心理活动表现及其变化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
A.教育经验总结法B.教育心理实验法C.实验室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43.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所提。
A.阿特金森B.马斯洛C.维纳D.班杜拉44. 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45. 有人将外在诱因分为三种:理智诱因、情绪诱因、社会诱因。
以下属于理智诱因的是。
A.反馈B.表扬C.批评D.竞赛46. 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将知识划分为。
A.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C. 感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D.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47. 在已经形成的某些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B.中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48.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模型、图片、幻灯、电影及录像等进行教学,这种直观形式属于。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 综合直观D.分析直观49. 动作技能的特点具有。
A.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B.物质性、内隐性、展开性C. 观念性、外显性、展开性D.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50. 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思维B.练习C.反思D.想象51. 在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程的暂时停顿观象,称为。
A.平原现象B.起伏现象C.低谷现象D.高原现象52. 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迁移可以分为。
A.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C.正迁移和负迁移D.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53. 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这种迁移称为。
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排列性迁移54. 相同要素说的主要提出者是。
A.贾德B.苛勒C.奥苏伯尔D.桑代克55. 以下各项中属于认知策略(不含元认知策略)的是。
A.精细加工策略B.计划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56.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情境B.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57. 当一个人熟悉了一种物体的某种用途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它用途。
最初看到的用途越重要,就越难看出该物体的其它新用途。
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功能盲区B.功能固着C.思维窄化D.思维僵化58. 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
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B.苛勒的顿悟说C.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D.杜威的分阶段说59. 个体对自己的角色、地位、权力、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属于。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理想自我60. 某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有极强的自尊心,同时又有自卑,好嫉妒,看问题主观、片面,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和对个人权利的执意追求。
该人的人格属于。
A.冲动型人格B.强迫型人格C.偏执型人格D.焦虑型人格6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A.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B.学生的学C.教师的教D.学生身心发展6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理论科学B.应用科学C.交叉科学D.实践科学63.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少数或个别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多方面深入研究的方法,称为。
A.测验法B.个案法C.调查法D.观察法64.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65.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A.也是中等B.不利C.关系不大D.最有利66.动作技能的特点是动作的。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B.物质性、内隐性、展开性C.观念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67.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思维B.练习C.反思D.想象68.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将知识划分为。
A.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C.感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D.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6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的遗忘的规律是。
A.均衡的,先快后慢B.均衡的,先慢后快C.不均衡的,先快后慢D.不均衡的,先慢后快70.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模型、图片、幻灯、电影及录像等进行教学,这种直观形式属于。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综合直观71.在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程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
A.平原现象B.起伏现象C.低谷现象D.高原现象72.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迁移可以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