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SBS改性沥青路面上、中面层施工技术要求
SBS改性沥青路面上、中面层施工技术要求
1
旋转薄膜烘箱试验 针入度比 不小于(%)
65
RTFOT(163℃,85min) 延度(5℃) (cm)
不小于
20
(3)、乳化改性沥青(粘层油)
面层之间的粘层油使用快裂型乳化改性沥青,采用上层同型号沥青
乳化,洒布量为0.3-0.6kg/m2。技术要求见表2。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表3
试 验项目
指标要求
28
不大于(%)
(2)、细集料
细集料应干净、坚硬、干燥、无风化、无杂质或其他有害物质。其 质量要求见《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表C.0.11。上 面层可采用机制砂(与粗集料相同岩性的玄武岩)、优质石屑(反击破 生产,片状颗粒、泥土较少)或天然砂(只有在石屑不够的情况下,并 经过业主批准,才可以使用天然砂)。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采用 优质石屑或天然砂(只有在石屑不够的情况下,并经过业主批准,才可 以使用天然砂,天然砂的掺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10%)。天然砂的规 格见《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表C.0.9、C.0.10。施 工单位对进场的粗集料应每200T检验一次。
师应一起参加,检查施工工艺、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测温、观色、 取样,并记录试验与检测结果,检查各种技术指标情况,对出现的问题 提出改进意见。各层试铺必须力争一次成功,否则应予以铲除。
试验段的质量检查频率应根据需要比正常施工时适当增加(一般增 加一倍)。试铺结束后,试验段应基本上无离析和石料压碎。现象,经 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定后,施工单位应立即提出试验段总结报 告,由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代表处确认,经总监批准后即作为申报正 式开工的依据。
采用“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方法测定的劈裂强度比不应小于
80%。
2、改性沥青混合料铺筑试验段
各面层开工前,均需先做试验路段。试验段宜选在主线直线段,长
度不小于200m。并在现场取改性沥青混合料试样进行马歇尔试验,以
验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各项性能指标,由此确定生产用标准配合比,并
确定以下内容:
(1)确定拌和机上料速度,拌和数量,拌和时间,拌和温度,机
上面层采用优质的玄武岩,达到抗滑指标要求,并添加抗剥落剂
(宜采用水泥,因消石灰纯度相差较大,消解不充分,通车后遇水消
解,形成质量隐患),粒径级配中的粗粒料(粒径2.36mm以上)的含
量向规范中值靠近。其技术要求见表3。
上面层玄武岩集料技术要求 表3
试 验项目
指标要求
石料压碎值
18
不大于(%)
洛杉机磨耗损失
(3)、填料 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必须干燥、清洁, 其质量技术要求见表4。施工单位每50T检验一次。拌和机回收的粉料全 部弃掉,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沥青路面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
表4
指标
质量技术要求
视密度(t/m3)
不小于
2.50
含水量(%)
不大于
1
<0.6 mm(%)
100
粒度范围 <0.15 mm(%)
路面结构设计为: 上面层:5cm厚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K-16A型 中面层:6cm厚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I型 下面层:7cm厚沥青混合料AC-25I型 一、材料 1、沥青 (1)基质沥青 沥青面层均采用AH-70沥青。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项目公司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 位、监理单位试验室应对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进行检验,代表处还应 检验老化后的质量损失并留样备检。
40
针入度指数PI
不小于
+0.2
延度(5cm/min,5℃) 不小于(cm)
30
软化点(环球法)
不小于(℃)
70
运动粘度,135℃
不大于
(Pa.s)
3
闪点(COC)
不小于(℃)
230
溶解度(三氯乙烯)
不小于(%)
99
离析,软化点差,℃ 不大于
2.5
弹性恢复 (25℃,10cm)
不小于(%)
70
质量损失 不大于(%)
(16)砂当量仪
(17)SBS改性沥青检测设备。
试验室要通过省质监站验收、认证,并取得临时资质。
三、改性沥青混合料
1、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
(1)改性沥青混合料应按《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6—98)第6章的有关要求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确定的目标配
合比、生产配合比设计均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1.18mm筛上剩余含量 不大于 (%)
0.3
储存稳定性(CH5)
不大于
5
粘度C25,3
不小于(s)
16
蒸发残留物含量% (℃)
不小于
55
针入度(25℃,100g,5s)
蒸发 (0.1mm)
残留 延度(15℃) 不小于(cm)
物 延度(5℃) 不小于(cm)
软化点
不小于
(℃)
40-100
40 10 56
20
不大于(%)
视密度
2.6
不小于(t/m3)
吸水率
2.0
不大于(%)
对沥青的粘附性
4级
不小于(%)
坚固性
12
不大于(%)
1∶3细长扁平颗粒含量
15
不大于(% )
1∶5细长扁平0.075颗粒含量)
1
不大于(%)
软石含量
1
不大于(%)
石料磨光值
42
不小于(BPN)
石料冲击值
频率 施工单位每车检验一次,驻地办每五车抽检一次,代表处每 周轮流抽检一个标段一次。
(2)、改性沥青
沥青混合料用改性沥青采用现场改性。改性剂的掺量不低于5%,现
场改性应采用星型SBS改性方案,并应达到I-D级技术指标,具体见表
1。
SBS改性沥青(I-D)技术要求 表1
试 验项目
指标要求
针入度(25℃,100g,5s) 不小于(0.1mm)
(2)本项目采用以提高高温抗车辙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改性沥青混
合料,按“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方法测定的动稳定度应符合表5的要
求。同时,经改性的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不得低于未改性的基质沥青
混合料的指标,其按“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方法测定的低温弯曲试验的
破坏应变不宜低于1200μξ。
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技术要求 表5
改性沥青的成品检测分析,其取样时应在现场直接灌入试模内,不 应拿到远离现场的试验室再去加温再灌入。
2、集料生产 中、上面层所用集料的破碎必须采用反击式破碎机,经过破碎完成 的集料必须严格筛分与堆放,不得混杂,并严格控制超粒径颗粒的含 量。石料场内集料的堆放场地应硬化,不得使用土质场地,以防泥土混 入集料。拌和场内应设置足够的集料堆场,各级集料应分离堆放,不得 混杂,并应设防雨罩。 二、施工机械及检测仪器 1、必须配备齐全的施工机械和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调试和 试机,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沥青 面层应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连续摊铺,以保证摊铺质量,因而必 须配备以下施工机械(一个施工点)。 (1)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产量大于220T/H,另配有80T以上热 储仓料。全部生产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配有良好的打印装置。 (2) SBS改性沥青设备一台。 (3) 进口沥青混合料摊铺机三台(其中一台备用)。 (4) 压路机:25T胶轮压路机2台,18-20T胶轮压路机2台,10T双钢 轮式压路机3台。 (5)载重量15T以上的自卸汽车不少于20辆。 2、必须配备性能良好、精度符合规定的质量检测仪器,并配备足 够的易损部件,主要仪器设备如下: (1)沥青针入度仪; (2)沥青延度仪; (3)沥青软化点仪; (4)标准筛(方孔筛); (5)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仪 (6)马歇尔试件击实仪 (7)试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 (8)脱模器 (9)沥青混合料离心抽提仪 (10)集料压碎值试验仪 (11)烘箱 (12)试模(不少于10只) (13)恒温水浴 (14)冰箱 (15)路面取心仪
械组成方式,生产能力,提供正式生产用的集料、矿粉配合比和油石
比。
(2)确定摊铺的操作方式,摊铺温度,摊铺速度,自动找平方式
等。 (3)确定压实机类型与组合、压实顺序、压实强度、碾压速度以
及压实遍数。 (4)确定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5)确定沥青混凝土松铺系数。 (6)确定施工进度、制订施工组织设计。 (7)确定原材料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各项要求。 (8)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 试验段的铺筑要严格按照规范规定操作。在铺筑过程中,监理工程
3、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与运输 (1)改性沥青混合料应按图纸要求及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试验要 求生产。 (2)改性沥青混合料应随拌随用,贮存时间不得超过24h,贮存期 间温降不得超过10℃,且结合料不得老化、滴漏及粗细料离析。否则应 废弃,承包人应承担一切费用。
(3)拌和后的混合料必须均匀一致,无花白或焦化料、无粗细
2、集料 (1)、粗集料 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无有害杂质、近立方体颗 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施工单位对进场的粗集料应每500T检验 一次。 中面层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应 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技术要求见《沥青 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表C.0.8。
90~100
<0.075 mm(%)
75~100
外观
无团粒结块
亲水系数
不大于
0.8
塑性指数(%)
不大于
4
二、改性沥青及集料生产技术要求 1、改性沥青生产 中、上面层改性沥青选用的改性剂应先进行室内改性沥青加工生 产,并进行配伍试验,对加工生产的改性沥青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 测,从而验证改性剂是否能应用于生产。其生产的关键因素是各生产阶 段的加工温度和时间,一般来说,溶胀的温度为165℃-175℃,分散温 度为175℃左右,发育温度为165℃左右,加工时间则视加工工艺确定。 改性沥青宜在现场随生产随用,需要短时间贮存时,应转入贮存罐并进 行不间断的搅拌或泵送循环,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保质期。经检验确认已 经发生离析的改性沥青不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