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化期末习题及答案

生化期末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变构效应: 酶分子的非催化部位与某些化合物可逆地非共价结合后会使酶分子构象发生改变,进而会改变酶的活性状态,或是增加酶活力或是抑制酶活力,这种效应即称为酶的别构效应。

等电点: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和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盐析:若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时反而会因自由水成为盐离子的水化水而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合使其从溶液中析出,此现象称为盐析。

亚基:有些蛋白质的分子量很大,由2条或2条以上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通过非共价键相互结合而成,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构成四级结构的每条多肽链称为亚基 (subunit)诱导楔合学说:指用来解释酶的专一性的一种学说,该学说认为酶与底物的分子形状并不是正好完全互补的,而是在结合过程中,由于酶分子或底物分子,有时是二者的构象同时发生了改变才正好互补,发生催化反应的,这种动态过程即称为酶的诱导契合稳态:催化部位:酶活性中心:在酶分子中与酶活力直接相关的区域往往是由少数几个特异性的氨基酸残基集中的区域,这少数几个氨基酸残基参与底物结合和催化反应,因此这个区域称为酶活性中心或活性部位,一般可分为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Tm:当核酸分子发生热变性时,其260nm 紫外吸收增加,双螺旋解体成单链,当双螺旋结构解体到一半时的温度称为核酸的热变性温度或熔解温度,以Tm 表示。

Tm 大小与核酸的均一性、G+C 含量等因素有关。

增色效应: DNA 变性后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称为增色效应减色效应:而当核酸热变性后在缓慢冷却条件下发生复性时,紫外吸收值会减少的现象称为核酸的减色效应。

终止因子:终止子是转录的终止控制元件,是基因末端一段特殊的序列,它使RNA 聚合酶在模板上的移动减慢,停止RNA 的合成。

启动子: 启动子是RNA 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 序列。

激酶:催化磷酸基从ATP转移到相应底物上的酶叫做激酶。

信号肽:常指新合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的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

巴斯德效应:在厌氧条件下,向高速发酵的培养基中通入氧气,则葡萄糖消耗减少。

这种抑制发酵产物积累的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

P/O 比值:在氧化磷酸化中,每1/2O2 被还原成ADP 的摩尔数。

电子从NADH 传递给O2 时,P/O=3,而电子从FADH2 传递给O2 时,P/O=2。

三联体密码:由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核苷酸顺序,由3个连续的核苷酸组成的密码子构成。

高能化合物:在标准条件下水解时,自由能大幅度减少的化合物。

一般是指水解释放的能量能驱动ADP 磷酸化合成ATP 的化合物糖异生:由简单的非糖前体转变为糖的过程。

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转。

虽然由丙酮酸开始的糖异生利用了糖酵解中的七步进似平衡反应的逆反应,但还必需利用另外四步酵解中不曾出现的酶促反应,绕过酵解过程中不可逆的三个反应。

酮体:酮体是指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降解后产生的特有中间代谢产物,包括乙酰乙酸、D-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

复制子:DNA 中发生复制的独立单位称为复制子。

翻译后加工:将新合成的多肽链转变为有功能的蛋白质分子所经历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过程。

包括肽键形成、裂解、二硫键生成等。

二、选择题1.蛋白质形成三级结构的主要驱动力是()A 范德华力B 疏水作用C 氢键D 离子键2.侧链含有咪唑基的氨基酸是()A甲硫氨酸 B 半胱氨酸 C 精氨酸 D 组氨酸3.精氨酸的Pk1=2.17、Pk2=9.04(-NH3)Pk3=12.48(胍基)PI 是多少()A1/2(2.17+9.04) B 1/2(2.17+12.48)C 1/2(9.04+12.48)D 1/3(2.17+9.04+12.48)4.蛋白质变性过程中与下列哪项无关()A理化因素致使氢键破坏 B 疏水作用破坏C 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D 蛋白质一级结构破坏,分子量变小5.亚基的描述,哪一项不恰当?()A每种亚基都有各自的三维结构B亚基内除肽键外还可能会有其它共价键存在C亚基间次级键的结合比二、三级结构紧密D亚基单位独立存在时具备原有生物活性6.决定tRNA 携带氨基酸特异性的关键部位是()A3’末端 B 反密码子环 C 二氢尿嘧啶环 D 额外环7.稀有碱基较多的核酸是()A核DNA B 线粒体DNA C tRNA D RNA8.RNA 碱水解产物是()A2’核苷酸和5’核苷酸 B 2’核苷酸和3’核苷酸C 3’核苷酸和5’核苷酸D 2’核苷酸和4’核苷酸9.DNA 复性的重要标志是()A溶解度降低 B 溶液粘度降低 C 紫外吸收增大 D 紫外吸收降低10.DNA的纯度可用OD260与OD280的比值来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OD260/OD280 值>1.8 时,说明含盐离子等杂质B当OD260/OD280 值>1.8 时,说明含RNA 等杂质C当OD260/OD280 值>1.8 时,说明含蛋白质和苯酚等D当OD260/OD280 值<1.8 时,说明含RNA 等杂质11.核细胞mRNA 帽结构最多见的是()12.A m7ApppNmP B m7GpppNmP C m7UpppNmP D13.下图的结构式代表哪种糖?()Aα-D-吡喃型葡萄糖 B β-D-吡喃型葡萄糖 C α-D-呋喃型葡萄糖 D β-D-呋喃型葡萄糖14.有关糖原结构的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1).有α-1,4 糖苷键(2).有α-1,6 糖苷键(3).糖原由α -D-葡萄糖组成(4).糖原是没有分支的分子A.1,2,3B.1,3C.2,4D.415.从组织中提取酶时,最理想的结果是()A蛋白产量最高 B 转换系数最高C 酶活力单位数值很大D 比活力最高16.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种动力学效应:()A Vmax 不变,Km 增大B Vmax 不变,Km 减小C Vmax 增大,Km 不变D Vmax 减小,Km 不变17.关于米氏常数Km 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饱和底物浓度时的速度 B 在一定酶浓度下,最大速度的一半C 饱和底物浓度的一半D 速度达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18.酶催化底物时将产生哪种效应()A提高产物能量水平 B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 提高反应所需活化能D 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19.催化下列反应的酶属于哪一大类:()1,6—二磷酸果糖 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A 水解酶B 裂解酶C 氧化还原酶D 转移酶20.一个简单的米氏酶催化反应,当[S]<<Km 时:()A 反应速度最大B 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成正比C 增加酶浓度,反应速度显著变大D [S]浓度增加,Km 值也随之变大20.胰蛋白酶原经肠激酶作用后切下六肽,使其形成有活性的酶,这一步骤是()21. A 诱导契合 B 酶原激活 C 反馈调节 D 同促效应22.卵磷脂分子中的磷酸胆碱部分是这种膜脂的哪个部分?()23.A 亲水尾部 B 疏水头部 C 极性头部 D 非极性尾部24.当生物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增加时,生物膜的相变温度()25.A 增加 B 降低 C 不变 D 范围增大.26.目前公认的氧化磷酸化理论是()A化学偶联假说 B 构象偶联假说 C 化学渗透假说 D 中间产物学说27.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中都起作用()A丙酮酸激酶 B 丙酮酸羧化酶 C 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D 己糖激酶28.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A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B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时每生成1 分子CO2,同时生成1 分子NADH+HC6-磷酸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需要脱羧D此途径生成NADPH+H+和磷酸戊糖29.脂肪酸合成时,将乙酰- CoA 从线粒体转运至胞液的是()A三羧酸循环 B 乙醛酸循环C 柠檬酸穿梭D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30.下列氨基酸中,直接参与嘌呤环和嘧啶环合成的是()A天冬氨酸 B 谷氨酰胺 C 甘氨酸 D 谷氨酸31.下列过程不能脱去氨基的是()A联合脱氨基作用 B 氧化脱氨基作用C 嘌呤核甘酸循环D 转氨基作用32.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A c1→b→c→aa3→O2B c→c1→b→aa3→O2C c1→c→b→aa3→O2D b→c1→c→aa3→O233.在鸟氨酸循环中,尿素由下列哪种物质水解而得()A鸟氨酸 B 胍氨酸 C 精氨酸 D 精氨琥珀酸34.操纵子是一组功能上相关的基因,以下基因不属于操纵子的是()A调节基因 B 启动基因 C 操纵基因 D 结构基因35.一碳单位的载体是()A叶酸 B 四氢叶酸 C 生物素 D 焦磷酸硫胺素36.嘌呤核苷酸的主要合成途径中首先合成的是()A AMPB GMPC IMPD XMP37.1 分子丙酮酸完全氧化分解产生多少CO2 和A TP?()A3CO2 和12.5ATP B 2CO2 和12.5ATPC 3CO2 和13.5ATPD 2CO2 和13.5ATP38.下列呼吸链组分中氧化还原电位最高的是:()A FMNB CytbC CytcD Cytc1三、判断题1.蛋白质在小于等电点pH 溶液中向正极移动。

(×)2.肽键中相关的六个原子无论在二级或三级结构中,一般都处在一个刚性平面内。

(对)3.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决定它的二级、三级结构,即一级结构含有高级结构的结构信息。

(对)4.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其D-构型和L-型普遍存在。

(×)5.-折叠是主肽链相当伸展的结构,因此它仅存在于某些纤维状蛋白质中。

(×)6. DNA 的T m 值和A-T 含量有关,A-T 含量高则T m 高。

(×)7.B-DNA 代表细内DNA 的基本构象,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呈现A 型,Z 型和三股螺旋的局部构象。

(对)8.多核苷酸链内共价键断裂叫变性。

(×)9.真核细胞的DNA 全部定位于细胞核。

(×)10.真核生物mRNA 的5'端有一个多聚A 的结构。

(×)11.糖的变旋现象是指糖溶液放置后,旋光方向从右旋变成左旋或从左旋变成右旋。

(×)12.酶有几种底物时,其Km 值也不相同。

(对)13.对于多酶体系,正调节物一般是别构酶的底物,负调节物一般是别构酶的直接产物或代谢序列的最终产物。

(对)14.在非竟争性抑制剂存在下,加入足够量的底物,酶促反应能够达到正常的Vmax。

(×)15.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

(×)16. 酶之所以有高的催化效率是因为它可提高反应活化能。

(×)17.最适温度是酶特征的物理常数,它与作用时间长短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