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育基地建设计划

德育基地建设计划

嘉祥县第二中学德育基地建设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勇于创新,牢固把握德育在教育中“灵魂”地位,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工作和学生成长中的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

通过不断加强德育的基地建设等各种建设,夯实德育工作的基础。

二、工作要点:(一)深化爱国主义教育1、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线,当前,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十分迫切,我们不仅要告诉学生为什么爱国,更要告诉学生怎样做才是爱国,爱国首先要从爱父母、爱亲人、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做起。

2、坚持周一升旗仪式,努力提高升旗仪式的效果,改革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的形式和内容,养成道德好习惯。

3、适时地组织活动,对学生进行尊老教育活动。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 、精心布置宣传阵地。

加强对报刊、墙报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把好舆论导向。

橱窗、班报等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

本学期将扩充德育展室内容。

2 、规范班室布置。

要体现班室特点,营造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3 、使校园文化具有与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吸引力和情感感召力,逐步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凝聚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神。

(三)、重视载体建设,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德育工作。

1、抓好日常管理及常规教育。

坚持做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

国旗下的讲话内容要有教育性、针对性。

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少先队设立文明行为监督岗,负责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继续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

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强化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

2、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抓好课堂教学,注重学科德育渗透。

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的教材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思想教育因素,寻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有计划全方位地开展各项兴趣活动。

本学期,学校将组织阅读、书画、制作等三个兴趣小组,力求寓德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4、加强科学和环保教育。

通过知识竞赛、科技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5、开展安全和法制常识教育。

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和法制观念,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三)加强养成教育1、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要抓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创我校的德育特色。

围绕学生“知识、能力、魄力”的培养目标,实施“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育人工程,养成道德好习惯:2、把养成教育有机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

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设想通过各种学科的教学和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受到美的熏陶,发展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养成教育融于对活动中,结合班队课,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养成教育的系列活动。

4、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

5、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如信息角、争章园、作品展示角、教师赞美角、荣誉角等,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开展“文明班”评比活动。

6、让值周生对校园卫生、文明礼仪、课间纪律等方面的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四)抓好“三个结合”教育1、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做好家访工作,提倡上门家访。

2、举办新生家长学校,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使孩子在家长指导下,加快常规养成。

3、顺祥社区是我校校外的德育基地,组织拔草、清扫大街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教育活动,了解家乡变化,感受祖国的腾飞。

4、与派出所治安科建立共建单位,聘请校外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安全等专题教育。

五、工作安排:二月份:1、制定德育计划、少先队计划、各班制定班队工作计划。

2、健全各项检查评比制度。

三月份:1、开展“学雷锋、做好事”环保志愿活动。

2、确立德育研究课题及研究方向。

3、创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4、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开展“我为妈妈洗一次脚”的活动,并写出心得体会在中队会中交流。

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升华队员的思想。

5、继续开展“社区是我家”的体验教育活动和“四个一”活动。

(四个一即每天为家长做一件好事、每周为邻居做一件好事、每周为社会做一件好事、每月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四月份:1、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遗志。

培养队员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树立学好本领,日后报效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2、开展“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的活动,3、开展板报评比活动。

五月份:1、召开小干部经验交流会,发挥小干部培养学校作用,培养队员主人翁意识。

2、召开“为人民服务”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社区劳动锻炼队员的劳动技能,激发队员热爱劳动的热情和情感。

六月份:1、组织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积累生活素材,同时,使队员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团结和友爱,更加热爱校园生活。

2、搞好期末复习,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基地建设计划嘉祥县第二中学2014年3月嘉祥县第二中学德育基地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的“团结向上创佳绩,强化管理上台阶”工作思路,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把握“创新和发展”这一主题,走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之路,让学生走出书本和教室,开阔视野,丰富经验,增长才干,从社会实践中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通过德育基地活动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的良好品质。

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具备了较强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活动内容:1.组织学生参观派出所,他们保一方平安的气概一直让同学们佩服。

组织参观、慰问梁宝寺派出所警务室,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爱学习、爱科学的热情。

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

请法制辅导员到校讲法制安全知识,增强师生的法制安全意识。

2.由团委组织团员去社区,参加义务劳动。

打扫卫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社区的思想感情。

增强环保意识。

3、敬老院是国家的福利单位,利用节假日由校外辅导员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参观、打扫卫生,慰抚老人,和老人一起搞联欢活动,让学生们懂得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学校设立校内德育基地,校园板报、校园橱窗、校园广播、少年宫、各学科德育渗透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培养广大学生同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经验,增长才干,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嘉祥县第二中学2015年3月嘉祥县第二中学德育基地活动计划社会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这社会大课堂中,有许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

也是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和德育教育活动基地的作用。

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好各类活动。

特定计划如下:1、积极开展好社区服务,确实保证每学期到社区服务的人数和服务质量,围绕德育工作的中心,积极参加社区各项宣传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学会自护能力,在活动中学会爱,在活动中学会帮助别人,在活动中学会做人。

2、充分发挥和利用德育基地的积极作用,开展好一年两次的春游和秋游活动。

团组织要抓住清明祭扫烈士墓活动,发展团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源于本地,来源于不同地域的农民工子女,积极组织开展爱家乡和第二家乡活动,真正使学生爱上自己的家乡和第二故乡。

3、充分发挥校外辅导员作用,聘请法制副校长、老一辈革命家进行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法规教育和安全、消防教育。

观看优秀影片,参加市、区组织的各项活动。

嘉祥县第二中学2016年2月嘉祥县第二中学2014年德育基地活动总结本学期,德育基地活动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展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德育基地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贯彻素质教育,通过德育基地活动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具备了较强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一、加大了社会实践的力度成立了青年志愿者队,他们活跃在社区的角角落落,全方位地开展假日小队活动,充分挖掘德育教育资源,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认识水平,结合“爱祖国、爱家乡”活动方案,组织学生走进德育实践基地——水利局,通过实地参观、基地人员介绍,义务劳动等活动,培养了队员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在实践活动中,基地的工作人员积极为同学们的小队活动提供了各种有利的条件。

二、针对学生的实际开展活动有些同学应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于是,教育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利用节假日带他们到德育实践基地进行卫生大扫除,增加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保护环境的种子。

对于纪律差的学生,则在义务劳动之外,更注重带领他们进行参观,感受家乡的变化,培养了良好的劳动、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提高了团队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

总之,本学年的德育基地活动体现了扎扎实实开展素质教育的特点。

通过以上活动培养广大学生同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经验,增长才干,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嘉祥县第二中学2014年12月嘉祥二中德育基地建设方案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劳动、守纪律、讲文明”的好品质,拓宽视野,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建立若干校外德育基地。

具体方案如下:1、针对性。

学校周边利用的校外德育基地资源较多,但我们要分析我校学生的特点,要针对校内教育的缺陷,有针对性地选择校外德育基地,已达到校外教育互补的实效。

2、有效性。

学校的教育时间有限,校外教育要讲究效益,不能只是搞形式,要讲实效。

3、完整性。

筹建的校外德育基地要有比较完善的可供学条件,要做到人员、地点、资料、计划四落实,落实的基地可随时让学生接受教育。

4、趣味性。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型的最佳动力之一。

一般学生到校外活动,换一下环境,都有其好奇性,筹建的校外基地要适合青少年的特征,不要太死板、太枯燥,教育形式要多样化。

可以让他们共同参与教育过程,把他们外出得好奇性,转化为受教育的积极性,已达到最佳教育成果。

5、安全性。

校外教育基地必须在户外,安全系数不可能向校内那么高,要选择交通比较方便,危险性小的场所作为教育基地。

二、基地的选择: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及原则。

我们选择下列单位和场所作为我校的德育基地。

1、梁宝寺敬老院:敬老爱老基地2、顺祥社区、曹东社区、王集社区、明珠小区劳动基地3、梁宝寺镇派出所:法律援助基地三、基地建设:1、每个基地落实专人负责,聘请校外辅导员专门进行德育教育:2、这些校外辅导员负责建立基地资料,创建教育窗口,制定教育计划、接纳学生辅导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