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基础写作名词解释

大学基础写作名词解释

《基础写作》习题集
一、概述
《基础写作》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
写作一般文章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写作所必须的基础能力,使之能够比较熟练地写出观点正确、内容充实、结构妥当、语言流畅、文风端正的一般文章,并为将来写作各种应用文体打下基础。

二、名词解释
1.主观性叙述是指在记叙和描写人、事、物的过程中,融进作者思想、情感的叙述。

2.第三人称是以“他”或“他们”的口吻进行叙述,作者本人不出现,是全视角叙述。

3.粗笔是对所描写的事物作轮廓的简单勾勒。

4.说明是运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对事物作清楚的解说,对事物做明白的剖释,以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客观正确的认识。

5.类比法是指用同类的事物相比,或通过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6.平易是指用词的质朴、通俗,容易为读者所理解。

7.专题积累是在明确了一个写作方向和题目之后,围绕着这人写作方向和专题所进行的材料积累,它有具体的目标,有规定了的范围。

8.象征是一种表现手法。

它是用对具体事物的描写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情感的。

9.观察,是人们受思维影响的有意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活动,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写作获取材料的主要方法。

10.段,是按照表达层次划分出来的一个个与上下文相关联的小的,而又具有完整意义的结构单位。

11.段旨,它也叫段的主题,段的中心意思。

在段的构成中,它是中心,全段必须在它的统一之下。

12.因果互证,是根据同样的原因必然产生同样的结果的假定,以原因证明结果或以结果推断原因的论证方法。

13.意义段,“它是把两个意义相同的段合并到一起所形成的大段。

它是段的群化,比之自然段更加完整。

14.材料的综合:识别材料的意义和价值的方法之一。

是指把材料中所包含的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特征结合起来的思维过程。

15.段落:就是自然段。

是从文本表达形式上体现文本内容表达过程中的停歇与转换的一种标志,这种标志就是“换行”。

16.叙述人称:就是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即叙述者是站在什么位置,从什么角度,用什么口气进行叙述的。

17.间接抒情:是借助于其他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描写和议论,来达到抒发作者情怀的目的。

18.文体意识:指的是写作者和阅读者对文本现象及其本质特征的规律性认识与自觉运用。

三、简答题
1.具有魅力的材料,指的是:
(1)新的材料;
(2)具体的材料;
(3)论述或表现主题必要的材料;
(4)读者感到亲切的材料;
(5)具有独创性的材料;
(6)在某些文体中,能引起读者的兴味,有着曲折动人的情节,能引起悬念,又具有幽默感的材料;
(7)在另一些文章中,由要求有说服读者,使他心悦诚服的,那种不可抗拒的逻辑力量。

2.段旨的展开应注意的问题是:
(1)材料的安排要富有条理;
(2)文脉要连贯;
(3)适当地使用连接词;
(4)适当地使用代词;
(5)词或句型适当地反复。

3.“虚实变化”,指的是以下几种变化:
(1)化虚为实;
(2)化实为虚;
(3)化神为形;
4.对“找到问题的焦点”应这样理解:
(1)焦点是事情或道理引人注意的集中点
(2)就说服而言,它指的是引起作者和读者双方共同注意的那个点。

这个点往往是分歧点,分歧的关键点。

(3)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就可以确定观点,并进而展开论证了。

5.有力地支持主题的材料应该是:
(1)自己切实的体验与感受;
(2)经过自己亲身实验证明的材料;
(3)自己实际调查的材料;
(4)为了说明某一事物进行类推与比较说明的材料;
(5)例证;
(6)数字(举出某一事物的频率、比例、大小、多少等的统计数字);
(7)引用(为了证明论点的正确和说明问题,引用经典作用、著名人物的言论和文献资料)。

当然,上述的材料也要注意精选。

6.拟定文章的标题,要符合这样一些要求:
(1)确切,要确切地揭示文章的内容,以求文题相符;
(2)精炼,使读者一目了然,便于了解和记忆;
(3)醒目,能够引起读者的注目,给读者以强烈的印象;
(4)独到,要有新意,给读者以新鲜感。

7.思想提练的途径:
(1)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
(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
(3)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8.写作中常用于发展的变形思维方法有:分解;增题;逆向;具体化和一般化。

(1)分解,是把一个大的问题划分开来思考,这便于思维的深入;
(2)增题,是把问题加上其他成分,以使思维得到扩展;
(3)逆向,是把问题从相反的方面来思考,以使思维灵活;
(4)具体化,是加上一些条件来限定某些抽象问题,局限在一点上,使之具体;(5)一般化,是与具体化正好相反的,它是把附加在问题上的条件去掉,以进行更为广泛的思考。

9.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
(1)准确——要注意辨析词义;要注意区分词的褒贬色彩;要注意掌握词的搭配关系。

(2)畅达——造句要合乎语法和逻辑;正确地选用适当的句式。

(3)简洁——要能够抓住事物本质的东西来写;尽量用最简洁的形式表达意思。

10. 常见的段的侧重方法有:
(1)以位置表示侧重——置重点于篇首、篇末、兼置段的首尾;
(2)以笔墨轻重表示侧重;以反复申说表示侧重;
(3)以提行、分段表示侧重;以交代、照应表示侧重。

四、理解题
1.运用“形象强化说服”(引起共鸣的说服中的形象化说服)方式的好处是:(1)使抽象与具象有机地结合起来。

(2)使文章的说服力得到强化。

(3)深入浅出。

2.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文后的问题。

我曾在深山间和陋巷里夜行。

夜色中,有时连星光也不见。

无论是山怀深处,还是小巷子的尽头,只要能瞥见一豆灯光,哪怕它是昏黄的,微弱的,也都会立时给我以光明,温暖,振奋。

如果说,人生也如远行,那么,在我蒙昧的和困惑的时日里,让我最难忘的
就是我的一位师长窗内的灯光。

问题:(1)这两段文字是《文鉴•灯光》的开头,试分析它在全文的作用。

答:这两段文字在全文的作用是:揭示了题旨(主题),统领了全文;为
全文奠定了一个基础。

(2)结合教材中叙述与说服的理论分析这两段文字的主要特点。

答:Ⅰ这是主观性的叙述。

字里行间寓含了哲理,寄托了情感,富有作者
强烈的主观意识和个性色彩。

Ⅱ叙述、描写与议论相结合,深沉,自然。

既是一种叙述,也是一种引起共鸣的说服。

3. “揭示心灵世界的具体性”,是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之一。

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