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讲《弟子规》第28讲

精讲《弟子规》第28讲

精讲《弟子规》第二十八讲(2012-08-14 19:53:52)转载▼分类:东魁著作标签:文化这一堂课我们讲“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善相劝,德皆建”,说的是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过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

“过不规,道两亏”,说的是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有缺陷。

“攻人之恶,勿太严”,我们在说别人恶事的时候,攻击别人或者是指正别人的时候,我们不要太严厉,太严厉以后可能会起反作用,因为劝的度没有掌握好。

“当思其堪受”,就是说我们劝的力度,要让他刚好能适应,不要说得太激烈,太激烈就会适得其反。

“劝人之善勿太高,当思其可从否”,就是劝人善的时候,千万别一上来就用高标准要求别人,要给别人进步的空间和时间。

要考虑他能不能接受?能不能和你一块来?这个是很重要的。

我们即使和朋友关系很好,也要正确、适度地劝解他人,在劝人的时候,要多用智慧,要巧妙,不然朋友没得做。

我们看下面的故事,春秋时期,郑庄公的母亲武姜非常宠爱他的小儿子公叔段,结果公叔段起而造反,郑庄公对母亲武姜帮助弟弟叛乱十分不满,就把武姜迁到城外去住,并发誓不到黄泉誓不见她。

一年多过去了,郑庄公感觉到自己对母亲做法太过分,很后悔,但他发过誓,不能违背誓言去接回母亲,因此内心十分矛盾。

当时他发誓说:不到黄泉誓不见她。

就是说以后两个人都死了,在黄泉路上才见面,活着绝对不见。

后来,郑庄公整天闷闷不乐。

今河南登封西南的守将颍考叔听说这件事,就向庄公敬献供品,借机见到庄公。

庄公请颍考叔吃饭,颖考叔把肉留在一旁不吃,庄公感到奇怪问他:你为什么不吃啊?颍考叔回答:臣下家有老母,平时只吃臣下的食物,没有尝过大王的肉羹,请允许我留下带给老母。

你看,大臣的智慧体现出来了。

郑庄公正感到对他母亲有愧疚感,大臣不直接劝,免得庄公难堪,用自己的行为主动诱导庄公说心里话。

庄公果然就说:你有母亲可送食物,只有寡人没法送去。

什么叫做智慧?我经常和朋友聊天说:知道并发现自己的过错还能改正,就叫开悟;发现别人的过错,天天指责别人的过错,叫犯错。

为什么呀?我们只能要求自己,我们对自己的缺点一定要斩尽杀绝,那我们对别人的缺点怎么办,包容加上巧妙地引导,这样就对了。

贤明的人在劝解人的时候要多用智慧。

我有个朋友,总爱对他母亲大吼大叫。

为了劝他孝敬他的母亲,我就跟他聊天。

我说,我看我母亲最近猛然多长几根白头发了,而且今天吃我母亲擀的面条,薄厚不均,让我觉得心里很难过。

我就问母亲,你是不是身体不好没告诉我呀?我母亲说:你怎么知道?我说没有,因为吃面条吃出来的,过去您老人家擀的面条薄厚相均,力度很到位啊。

我母亲就告诉我,她是不小心把腿摔了一下,导致擀面条就一边薄,一边厚,薄厚不相均。

我把这个事情讲出来后,我朋友听完说:哇,你对你母亲真好,吃面条都能发现你母亲生病,这么心细,我对母亲怎么就没有关注过。

立刻就引起了他对母亲的感恩心和关注心。

所以有的时候劝人,可以多说说自己的事情,照样可以起到巧妙引导他人的效果。

颍考叔就很有智慧,懂得大王心思,这就叫真正的知心朋友啊。

我有很多朋友很有意思,我任何事情做错了,他们都会短信提示我,给我打电话,这才是真正的良师益友。

颍考叔说:大胆地问一句,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庄公于是告诉他原因,并说自己很后悔。

颍考叔说:主公,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挖一条隧道,直通到泉水的地方,隧道里头的水有泥,就是黄水,就是黄泉,然后在隧道里相见,谁能说是违背誓言了呢?庄公听了大喜,立即命人去挖隧道,隧道挖成以后,庄公终于在隧道中见到母亲,双方又悲又喜,从此恢复了正常的母子关系。

我经常讲,良师益友真是可遇不可求。

真能找到一个天天说自己错误的人出来,真的是良师啊,这个了不得!我能走到今天现在这样,说心里话,感谢大家,良师太多了,益友太多了。

我经常告诫自己,一言一行都要做好,大家都认识我,随时随地,天天“监视”我,我的一言一行既可帮助大家,也可以毁大家,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就会很苛刻。

我经常做很多公益,凡是要沾染钱财的问题,我都会发毒誓,严格约束自己。

发毒誓我不怕呀,只要不犯此过,毒誓无用啊,就像你不犯法,公安局拿你没办法,你要犯法,公安局要抓你,也与公安局本身没关系,是你犯法所致。

我们接着看故事。

在汉朝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叫郑军,他看到哥哥在当官的时候收人家的贿赂,但他是弟弟,不能指着哥哥骂,那样哥哥也难以改正。

于是,他自己花了一年的时候去给人家当仆人,把赚来的钱送与哥哥。

他说:哥哥呀,我们没有钱,可以再去赚,但是人的名誉一旦失去,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回来了。

他哥哥知道弟弟为了规劝他,竟肯低三下四地给人家当苦工,非常感动,这份规劝劝到了哥哥的心里。

从此,他哥哥很理解弟弟,再也不收贿赂了。

所以兄弟之间也要巧妙地去规劝。

我记得给大家讲过,我有一个堂弟,23岁时因为肾衰竭病去世,我当时为救他,在医院验我的血、查我的肾脏,想把肾脏捐献给他,可惜不过关,实在没有办法救他。

可我就用这种行为,把现在还活着的其他兄弟姐妹感动得不得了,现在我家的堂兄弟姐妹关系很融洽,我的爷爷奶奶在九泉之下心里很安慰啊。

而且,现在我在兄弟姐妹中说话力度是最高的,很有威望,他们都愿意听我讲,我讲的话他们都能接受。

什么原因?感动所致。

我们一定要明白,现在人需要用行为感动,并非是教育呀。

我们用嘴教育,教育不好,还容易惹来麻烦。

劝人,最重要的还是靠我们的德行,同时还要注意方法。

没有劝好,是我们有过错。

第一,德行不好,不够。

第二,我们没有注意方法,反而让别人反感。

有时候,我们光能说,不能做,导致感动不了别人,错在自身。

一切圣贤都是自己做到以后,才讲出来,才宣传出来的。

如果你明白这个道理,祝贺你,开悟了。

劝解还应该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要有吸引他人的德行,德行可以提高别人对你的信任感。

如果你学《弟子规》以后不发脾气了,对父母好了,那你家里人一看,不用你劝他跟你学了。

所以论语云:“君子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

就是说,君子该先取得君主的信任后再去进谏;没有取得信任就去进谏,君主就会认为是在诽谤自己。

如何建立信任?第一做到付出,要多付出啊。

就像我给大家讲过的一个故事,两个小鬼要投胎之前,阎王爷让他们选择下一辈子:一个人,天天可以得到别人的东西,一个人可以天天给别人东西。

一个小鬼说:阎王爷,我想去当这个天天得到别人东西的人。

另外一个小鬼实在,说:阎王爷,我愿意把东西给别人。

阎王爷准备让他们投胎的时候就说:愿意得到别人东西的人,投身在乞丐家庭,乞丐天天伸手给点吧!给点吧!全天下的人都会给他东西。

愿意把东西给别人的人,投身在富豪家庭,天天布施。

第一个小鬼就讲:为什么要这样?不公平。

阎王爷说:你当鬼的时候,都有一个乞讨占便宜的习惯,那你不当乞丐当什么呢?是你自己的心选择的,与我没有关系,哪来什么公不公平。

别人当鬼的时候有博爱、仁慈的心,所以人家舍了其实就得了。

我们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意思说,君子的品德像是风,而小人的品德像是草;草上的风可以把草压下去。

你看,自然界也是这样,风一来草就弯腰了。

确实是这样。

我在家庭里对父母的孝敬,影响了我整个村子和整个小区都在效仿。

你想想,我们每一个人实际都可以当孝敬的模范、诚信的模范、慈悲的模范。

我们不要说他们是圣人,我们做不到。

圣人都是人修成的,我们为什么小看自己?“善相劝、德皆见”,我们学习《弟子规》,可以共同建立起良好的品德修养。

我们来看下一段“凡取予,贵分晓,予以多,取予少”。

财务的取得与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要多给别人,自己少拿一些,这样才能广结善缘,与人和睦相处。

咱们看底下这个故事:明朝时期有这样两户邻居,一家有人在朝中当宰相,另一家有人在朝中当尚书。

一天,两家因为院墙的事发生了争执,都说对方侵占了自家三尺宽的地盘,为此两家人都很生气,宰相的家人往京城写了一封信,想让宰相以他的权势来解决这个问题。

宰相很有智慧,接到信之后,很快回了一封信,信中写着:“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里人接到信后,将院墙后撤三尺,对方见此也后退三尺,从而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街道。

这便是安徽省桐城的名胜古迹“六赤巷”的由来。

你看,两个人家一让,让成了几百年的名气呀。

我们陕西省周至县也有一个地方特别有意思,叫贤孝巷,说的是一家人主动把屋子让出半间房的地方,使得街道得以畅通,当地的政府呢给这条小巷子起名“贤孝巷”。

为什么呀?夸他们贤良的祖先培养出了孝顺的子女。

而且,我自己去过那家人聊天。

子女都谨遵祖先命令,那块地价格已经很高了,到现在也没有把这块地要回来。

我去了以后,就很感动。

而且,我发现他们家风特别好,儿子专门给母亲的房间装空调,给自己没装。

他母亲身体有病,要喝中药,因为怕中药坏了,儿子还专门给母亲买了一个小冰箱,搁在床头,喝药方便。

你看,家庭的孝敬之风,真是能影响很多代。

多了不得。

咱们再看下一个故事。

五代张士选幼年时就失去父母,靠着叔叔养育教诲他,等到张士选17岁时,他祖父遗下的家产很多还没有分过,他的叔叔就说:现在我和你把祖父遗下来的家产分做两份,各得一份。

可张士选说:叔叔啊,你有七个儿子,应当把家产分成八份才好。

当时他叔叔不肯,但张士选更加礼让,最后所有的财产确实分了八等分。

你看这个人就有感恩心。

我们现在很多人就没有,不顾手足之情。

我在车上碰到一个石家庄的老阿姨给我讲,她母亲偏瘫了,她大姐因为管母亲把工作都辞掉了,可她的两个弟弟在外面很富有,不仅不管母亲,母亲去世以后,还回来打官司就为争那点财产。

没心没肺的样子,真是让人不齿呀。

张士选就给我们大家做了个榜样。

后来,张士选17岁就被推荐进京城参加考试,同时被推荐参加考试的有29位。

当时,有位精通相学的术士指着张士选说:今年高中状元的就是这位年轻人。

同辈的人听了都大笑不已,并且反驳相士的说法。

相士说:做文章这件事情不是我能够了解的,但是这位青年人满脸都充满积了大阴德的气象,一定是他做了大善事。

最后,果然是他名传金殿考上状元。

为什么有很多看相的大师很厉害啊?相由心生,这是真的。

我现在对堂兄弟、表兄弟都是能帮的就帮,为什么呀?我们是一个祖先呀,你慢待了他们就是慢待了祖宗。

树、木的根本若是有了亏损,那么它的枝叶必定会遭到损坏。

这种追本,追根源的道理我们大家应该要三思。

一个家族的兴旺,是家和才能万事兴的。

所以“凡取予,贵分晓,予以多,取予少”。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愿意合作做生意,就算三七开,你还挣了三,如果不合作你连三也没有。

所以我经常讲了,上等人就是聚宝盆,相互赞美,相互恭敬,相互合作,人捧人高。

很多中等人不理人,为什么不理人?总怕合作,一合作他占我便宜怎么办?量小福小只能当一个小企业家,大不了。

下一等人更麻烦,人贬人低啊,互相攻击,用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