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2章 旅游资源开发及其影响 6-24

第12章 旅游资源开发及其影响 6-24


思考: “失韵的周庄” 揭示的问题有哪些?
——建设性破坏、过度商业化等
如何解决周庄旅游经济 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 矛盾?
案例2:给长城减负
在旅游大潮的推动下,近年来长城沿线 各地都在争相修复自己属地内的长城,大力 开发长城旅游。一些比较贫困的山区甚至把 开发长城旅游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带 领农民脱贫致的大政方针提了出来。 专家们发现,一些地方诸如河北的桃林口、 青山口、刘家口,以及山西的老牛湾、陕北的 杨家城等,尽管地处偏僻,人流很少,却在大 力开发长城旅游产业。
——民俗文化”商业化”、“庸俗化”
“麦当劳化”
4、对目的地居民健康的影响
三、生态环境影响
◆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对立统一
(一)消极影响
1、影响动植物
大山包牵马
2、影响大气环境
3、影响水环境 4、影响地质环境
5、影响人文环境
(二)积极影响
——促进目的地生态 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案例分析
◆旅游资源调查:略 ◆旅游市场调查
张家口万全县狼窝沟原有一段1000多米的 长城遗址,虽然墙体已经不存在了,但大量石块 堆积在那里蔚为壮观,而现在不但石料被盗走, 而且连地基都被挖走。在我国的西北地区,长城 沿线许多地方由于土地沙漠化严重,当地农民找 不到可以用来盖房、垒猪圈的黄土,竟然把长城 的夯土挪为己用,这样的情况在长城沿线常有发 生。 随着长城沿线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当地政 府加大了长城修缮的力度,其用意虽好,不过许 多原本有很高文物价值的老城墙被修缮之后失去 了原有的意韵,这其实也是对长城的一种破坏。
(4)在经营中,处理好三个关系:把动植物、 水、空气、岩石、文物、阳光等资源当作景点向 游人介绍、把动植物,水、空气、岩石、文物、 阳光等资源当作企业的财富与资产进行管理,把 生态效益放在比经济效益更高的角度处理;
(5)在管理中,建立了三个保障:健全生态 保护的机构、人员、资金,对游客、员工、社区 居民进行生态教育,考核景区领导的指标应有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的内容。
(二)开发模式
模式 旅游资 区位条 区域经 主要开发措施 案例 源 件 济背景 北京、 1 +++ +++ +++ 全方位开发 2 3 4 +++ +++ + ++ + +++ + + +++
杭州 国家扶持、适 张家界
当超前开发 保护性开发 恢复古迹或人 造高级别旅游 产品
丽江古 城、 九寨沟 上海 深圳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经济影响 社会影响
生态影响
案例:永续利用的资源开发模式
一、经济影响
(一)积极影响 1、赚取旅游收入(含外汇) “无形出口”效应 2、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增加就业 4、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5、改善投资环境
(二)消极影响 1、旅游业过度超前发展对经济造成的冲击 ——地价、物价…… 2、易造成对旅游业过分依赖的现象
5、协调性原则
(例:屯昌休闲农业规划)
6、综合开发原则 ——手段上: ——内容上: 7、循序渐进原则
四、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1、旅游景区吸引物的规划与建设 ——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 2、相关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旅游基础设施 旅游服务设施
思考讨论:
有人说,旅游资源开发应当是“富规划, 穷建设” ——对此你有何看法?
专家们指出,单靠长城旅游就想脱贫致富 是不现实的,长城旅游只能使少数局部地方大 获其益,而不能成为长城沿线大多数人的“摇 钱树”。如果大家都到长城上“淘金”,长城 再长再大也会不堪重负。
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等专家认为, 长城旅游开发不能一哄而上,只能有选择、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专家们还指出,长城旅游要适度,不能过度。 目前,北京八达岭长城一年的旅游人数已超过 500万,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状况,显然超过了承 载能力。一些长城地段旅游人数过多、过密,也 掩盖着一些隐患,既关系到游人的安全,也关系 到长城的安全。对这种情况,有关地方和有关部 门应该采取措施加以限制和调节。 此外,过度旅游开发也为长城带来了诸多不 应有的磨难。例如北京附近的黄花城长城和箭 扣长城,本来就已经残旧的城墙还要承受每年 少则数万的游人,现在不但城墙毁坏严重,而 且遍地垃圾。
1、客源状况调查:
来源地、类型、数量、结构、收入和旅游消费水平、 信仰习俗等。
2、市场需求调查:
旅游动机、 消费需求趋势、旅游产品的市场适应性等。
3、市场环境调查:
周边旅游区(点)、旅游网络互补与竞争状况。
◆旅游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经济可行性研究 ——市场分析、投资效益分析、经济承载力分析 技术可行性研究 ——可进入性、设施和物资供给能力、施工条件等 环境可行性研究 ——社会承载力分析、环境承载力分析
周庄摇橹小调2
店,八成是卖黝黑的假古董、鲜亮的旅游纪念品、
早在规划制定之初,有专家已告诫:不要 因过度开发而毁了周庄。但是,专家的意见终不 敌巨大的利益诱惑。1988年,为了开发旅游, 周庄“告别摆渡”,建了一座水泥大桥,从此旅 游客车长驱直入,破坏了周庄的原先宁静的意境。 1994年,受一家公司数千万元的投资吸引,周 庄拟兴建一座“全福寺”,阮教授知道后,大骂: 假古董。最大的危机,是去年一条环城公路要穿 周庄而过,阮教授在当地领导面前大发雷霆: “如果要造,我就躺到公路上,与周庄共存亡!” 所幸,在多位文物专家的疾呼之下,这条路终于 嘎然而止。
3、旅游环境承载力控制原理 资源承载力 经济承载力 (生态)环境承载力 社会文化承载力
旅游者感知承载力
(二)开发原则
1、突出特色原则
——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艺术特色…… ——原真性、创意性 2、市场导向+资源导向原则 ★过份追求市场导向会导致什么后果?
3、讲求效益原则
4、注重保护原则
第12章旅游资源开发及其影响
图片引入
第一节旅游资源开发概述
一、基本概念和特征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积极)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依据原理和基本原则 四、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五、旅游资源开发的方法和模式
六、旅游开发程序与步骤
第一节旅游资源开发概述
一、基本概念和特征
旅游资源开发
趋 同 ——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 客的吸引力,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 技术经济活动。
案例分析:
失韵的周庄
步入古镇,周庄人的商业头脑有让人惊叹:
几乎所有的沿街房子,除了个别景点,都破门开 批量生产的印刷画,还有茶馆、饭店、酒肆、时 装店……一路上,总有“野导”追着你问要不要 导游;饭店里,一位妇女唱了几句小调就伸手向 客人要钱——900多年历史的古镇周庄,像一个 嘈杂的集市,将一切的商品奉献出来。
3、旅游市场开发 (1)市场预测和定位 (2)市场营销和推广 4、旅游软环境的建设 ——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完善政策制度环境 ——良好人文氛围的营造
五、旅游资源开发的方法和模式 (一)基本方法
1、新建 2、利用 ——对原本的某些非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和组织 3、修复 4、改造 5、提高 ——对原先利用率不高或效益不好 的旅游资源进行重新整理和组织 ——重在创新和出奇制胜
注:+++ 优;++ 中;+ 差。
例:◆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本原式:天然民俗村寨、原生生活习俗 主题公园式:民俗文化村 资源凝聚式:民俗博物馆 节会式:节庆、集会 物品式:民俗商品
六、旅游资源开发程序与步骤
(一)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调查阶段
(二)旅游开发的可行性研究阶段
(三)旅游开发导向模式确定阶段 (四)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阶段 (五)旅游开发的实施与调整阶段
蜈支洲岛某酒店
马尔代夫某度假酒店
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 公园——鸟巢度假村 “旅游境区”
四川碧峰峡
案例:永续利用的资源开发模式
碧峰峡模式
(1)确立三个指导思想:景区生态是景区的生命、 生态效益等于或者大于经济效益、不仅仅使环境得到保 护,而且使环境更美好,更丰富; (2)在规划中,做到三个“之外”:主要接待设施 建在核心景区之外、污染物排放在景区之外、农民搬迁 到景区之外; (3)在建设中,实行门前三包政策:建设队伍包种 (砍一颗树补种十颗树)、包补(毁坏一平方米草地, 补种十平方米)、包赔(如属不可弥补损失,则施工队 伍应承担十倍罚款);
◆旅游开发导向模式确定
基础形象定位
开 总体功能定位 发 定 客源市场定位 位
景区主题定位 ——根据景区功能特征进行定位
(例:屯昌休闲农业规划)
旅游开发规划的编制
——发展目标与市场定位 ——空间布局与旅游功能规划 ——设施配套建设规划 ——环境保护措施 ——相关政策的制定 ——可持续发展要求
失韵的周庄
哥斯达黎加 飞机旅店 旅游资源的( 主题)化开发 南山树屋
旅游资源的(创新 ) 化开发/利用
宝钢工业游
(城市 /地产 )化的旅游开发
今日的洱海 昔日的洱海
大理古城 柏油路面 丽江古城 青石板路面
同样的古城,不同的体验
简朴中的奢华, 乡土中的享受
山东竹泉村旅游度假区
我在竹泉村
相同又不同的酒店
(例:宏村)
3、旅游外汇收入“漏损”现象
旅游外汇成本
二、社会文化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促进当地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更新
旅游者的“示范效应” 2、促进目的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 3、增进文化交流,消除偏见
(例:阳朔西街)
(二)消极影响
1、挤占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
2、冲击目的地原有的道德价值观念 3、冲击
层次 基础层次 提高层次 发展层次 产品主要功能特征 观赏性 观赏性、表演 性、娱乐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