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9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9环境影响评价结论9.1建设项目概况山西建邦集团铸造有限公司是山西建邦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位于侯马市大李村东南,主要生产铸造用球墨铸铁、高纯生铁等。

公司生产的“JB”牌铸造生铁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是山西省唯一的铸造生铁品牌产品。

近年来,随着国内高速列车、核电、风电、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优质铸铁件、等温淬火球铁件、大断面球铁件及特殊性能要求的高纯生铁的需求量日趋增大。

山西建邦集团铸造有限公司为了提升现有产品的附加值,拟决定在不增加现有铸造铁水产能的前提下,引进先进的铁水脱气工艺,对铸造用生铁进行提纯升级,生产高纯生铁和超高纯生铁;利用国内先进的垂直上拉无芯连续铸造技术、高致密铸铁型材水平连铸技术,采用铁水直接铸造的短流程工艺,生产致密铸铁型材。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1座高纯生铁车间和1座铸铁型材车间,年产30万吨/年高纯生铁和10万吨/年铸铁型材。

二期建设1座铸铁型材车间,生产10万吨铸铁型材。

9.2环境质量现状9.2.1环境空气(1)例行监测数据本次评价收集了侯马市环境监测站2017年空气质量例行监测数据。

①PM10年平均浓度93μg/m3,占标率132.9%,95百分位日平均浓度168μg/m3,占标率112.0%。

年评价指标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区域环境质量PM10不达标。

②PM2.5年平均浓度53μg/m3,占标率151.4%,95百分位日平均浓度108μg/m3,占标率144.0%。

年评价指标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区域环境质量PM2.5不达标。

③SO2年平均浓度65μg/m3,占标率108.3%,98百分位日平均浓度204μg/m3,占标率136.0%。

年评价指标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区域环境质量SO2不达标。

④CO95百分位日平均浓度4.4mg/m3,占标率为110.0%。

年评价指标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区域环境质量CO不达标。

⑤NO2年平均浓度41μg/m3,占标率102.5%,98百分位日平均浓度83μg/m3,占标率103.8%。

年评价指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区域环境质量NO2不达标。

⑥O390百分位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136μg/m3,占标率85.0%。

年评价指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区域环境质量O3达标。

由以上分析可知,本项目位于不达标区域。

(2)其他污染物评价区氟化物日均浓度在0.38~0.58μg/Nm3之间,最大占标率8.28%。

评价区氟化物的日均浓度达标;TSP日均浓度值范围在150~443μg/Nm3之间,最大日均浓度值占标率为147.67%。

评价区TSP的日均浓度超标。

9.2.2地表水本次评价收集了侯马2018年汾河断面监测数据,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

2018年汾河北庄断面化学需氧量平均值为32.00mg/L、氨氮平均值为3.79mg/L、总磷0.35mg/L,化学需氧量和总磷满足地表水水质Ⅴ类标准要求,氨氮超过地表水水质Ⅴ类标准。

2018年汾河上平望断面化学需氧量平均值为33.58mg/L、氨氮平均值为2.90mg/L、总磷0.42mg/L,化学需氧量满足地表水水质Ⅴ类标准要求,总磷、氨氮超过地表水水质Ⅴ类标准。

9.2.3地下水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明:1#建邦东南加油站水井硫酸盐、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出现超标,超标倍数分别为0.58、0.43、0.10;2#大李村西水井硫酸盐、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出现超标,超标倍数分别为0.67、1.13、0.65,其余各因子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的要求。

9.2.4土壤本次土壤进行了《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45项基本项和其他项中石油烃(C10-C40)、氰化物的监测。

通过监测,各监测点的各项污染物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指的要求。

9.2.5声环境厂界昼间噪声监测在45.5~48.2dB(A)之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在42.1~44.5dB(A)之间。

昼、夜间环境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限值要求。

大李村昼间噪声监测为48.5dB(A)之间,夜间噪声监测值为41.3dB(A)之间。

昼、夜间环境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限值要求。

大李新村昼间噪声监测为53.3dB(A)之间,夜间噪声监测值为42.8dB(A)之间。

昼、夜间环境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限值要求。

9.3污染物排放情况(1)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①达标排放针对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的特点,各产尘点均设置收尘及除尘措施,要求各除尘系统的颗粒物排放浓度≤10mg/Nm3,满足《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4-2012)中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厂界污染物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限值要求。

②总量控制在采取环评规定的污染防治措施后,本项目总量控制因子排放量为烟尘140.4t/a、粉尘56.8t/a,满足临汾市生态环境局侯马分局批复的烟尘140.4t/a、粉尘56.8t/a的总量指标要求。

(2)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评价要求本项目建设采取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措施。

净环水系统的排水及软水制备系统产生的浓盐水补充至送浊环水系统;铸铁机及真空脱气炉浊环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生活污水经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补充至现有高炉冲渣水系统。

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生产生活废水全部回用,不外排。

(3)固体废物排放情况各除尘系统产生的除尘灰送现有烧结车间综合利用。

各铁水处理设施产生的炉渣送集团公司子公司—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年处理50 万吨钢渣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处置,选出的渣铁送通才公司炼铁车间回用,尾渣外送曲沃威顿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利用生产微粉,利用不平衡时送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渣场处置。

铸铁机、坑铸及真空浇铸产生的铸余、废品送高纯生铁车间多功能处理炉回用。

连铸生产线产生的切头、切尾及废品送铸铁型材车间中频熔化炉回用。

废耐火材料检修时回用或送耐材企业回收利用。

浊环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送现有烧结车间回收利用。

废布袋由布袋供应厂家回收。

铸铁机、连铸产生的废矿物油在现有危废暂存库暂存,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

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有效利用或处置。

(4)噪声排放情况对生产过程中的空气动力性噪声源采取消声、隔声措施,对机械动力性噪声采取隔声、基础减振、设置操作隔音室,同时利用厂房建筑可有效地降低设备噪声等措施。

采取以上措施,厂界各噪声预测点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要求。

9.4主要环境影响(1)环境空气本项目位于不达标区。

经预测,新增污染源在正常排放情况下SO2、NO2、氟化物、CO小时平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SO2、NO2、TSP、PM10、PM2.5、氟化物、CO日平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SO2、NO2、TSP、PM10、PM2.5年平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30%,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的要求。

对于SO2、NO2、PM10、PM2.5、CO、TSP,计算的预测范围内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率k≤-20%,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的要求。

对于氟化物,同时刻日均浓度叠加值能够满足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规定的位于不达标区域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可以接受的条件要求;满足“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中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评管理要求。

因此,从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角度出发,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2)地表水环境影响本工程处理后的生产生活废水从水质上可满足公司浊环水系统补充水使用,从水量上也可以全部消纳;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对项目所在地地表水体造成明显影响。

(3)地下水环境影响本项目在正常营运时不会对评价区内地下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非正常工况下,污染物泄漏有可能对地下水产生影响,评价要求设计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做好防渗工作,可有效防止地下水受到影响。

在营运期间加强管理,严格遵循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本工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可以接受(4)声环境采取各项减噪措施后,厂界各预测点的昼夜噪声值及声环境敏感点大李村、大李新村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限值。

本项目对区域声环境影响较小。

(5)固体废物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或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6)生态环境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本项目施工在现有厂区内进行,采取生态保护措施后,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7)环境风险风险评价的结果表明,在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和本评价所列出的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有效的应急预案,加强风险管理的条件下,项目的环境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8)土壤环境本项目按照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防止对土壤的垂直入渗影响。

在采取相应的废气污染治理措施及防渗措施的情况下,本项目对土壤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9.5公众参与意见采纳情况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部令第4号)的要求开展了公众参与。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公众参与说明,项目在一次公示和二次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反对意见。

9.6环境保护措施本工程环保措施及环保投资估算见表9.6-1。

表9.6-1 环境保护措施汇总表本项目环保投资4945万元,占总投资的8.26%。

9.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污染治理费用约1087.9万元/年,由于环保治理设备的运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其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本工程环保投资带来的总经济效益为224.8万元/年,可以抵消环保治理设施的运行费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这样有利于调动企业环保治理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各项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和污染物的达标排放,符合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9.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评明确规定了公司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及环境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了排污口的设置,制定了详细的环境监测计划,明确了监测项目、监测点位和监测频率,要求定期开展自行环境监测工作。

并要求企业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的要求,对本企业环境信息进行公开。

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环评的规定,配备专职的技术人员和监测人员,制定文件化、程序化、系统化的环境管理制度和执行体系,担负企业日常环境管理和监测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