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浙江省金华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卷 Ⅰ 说明:本卷共有一大题,15 小题,共 45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新学期开设了科学课程,同学们都很喜欢。
要进入科学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中,不正 确的是(▲)A .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 .留心观察,认真思考C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要经常背诵D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2.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 . 3. 右图是某动物园的地图,甲、乙、丙、丁为不同类别的展示馆。
小珂班上要到此动物园参观,全班分成数 组,小珂这组计划依序观察青蛙、蜥蜴、蝙蝠。
下列 何者是他们这组参观展示馆的顺序(▲) A .甲→丁→乙 B .甲→丁→丙 C .丁→甲→乙 D .丁→甲→丙4. 小科在学校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的第一个课题顺利完成,正当高兴时却发现自己家的月季 花死了,什么原因呢?她想起妈妈说过前几天不小心往花盆里倒了大量的食盐水,于是 小科将土壤带到实验室里与老师一起实验研究,发现土壤中含的食盐浓度过高,最后经 老师的分析知道当根生长的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时,植物反而会失水枯死。
对文中的划线 部分你觉得应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部分?(▲) A .提出问题B .建立假设C .收集证据D .得出结论5. 小王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 9.20cm 、9.21cm 、9.20cm ,则下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9.20cm B.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mm C.9.21cm 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D.9.20 中最末一位数字“0”是有意义的6.最近,广州中山医院的科技人员进行了一项新的研究:他们将一只老鼠的肝脏切除,并在肝脏部位移植上老鼠的胚胎干细胞。
这些干细胞在药物的诱导下,最后又长出了新的肝脏。
这个从胚胎干细胞变为新肝脏的过程,相当于细胞的(▲)A.分裂B.生长C.分化D.分裂、生长和分化7.用开水烫一下番茄,会在其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下图中的(▲)A.B.C.D.8.下列事实或现象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是(▲)①站在大海边,看由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见桅杆,后见船身②站在大海边,看由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见船身,后见桅杆③人类环绕地球的航行④天空看上去像一个倒扣在大地上的巨大的锅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9.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会造成破坏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开间的房屋里和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⑤10.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
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
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B .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C .有水滴产生时,白玉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低D .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11.下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 .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B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D .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12.下列植物依次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排列的是(▲) A .海带、葫芦藓、蕨、苏铁、柑橘 B .水藻、胎生狗脊、地钱、红松、银杏 C .紫菜、葫芦藓、蕨、苹果、葡萄D .水绵、地钱、胎生狗脊、玉兰、红松13.右图中鸟儿的“我的家在哪里”启示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 本措施是(▲)A .禁止开发利用任何生物资源B .保护动物的栖息地C .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D .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14.利用天平称量 20g 粉末状的化学药品,调节天平平衡后,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 .将化学药品直接倒在天平左盘内,在右盘加 20g 砝码B .将化学药品用纸包扎好放在天平左盘内,在右盘加 20g 砝码C .先在左盘中放一张纸,将化学药品倒在纸上,在右盘加 20g 砝码D .左、右盘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在右盘加 20g 砝码,化学药品倒入左盘纸上并用 药匙增减,直至天平平衡15.如图甲所示把 0℃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物质密度(kg•m -3) 纯水 1.0×103 煤油 0.8×103 酒精 0.8×103 水银13.6×103密度(kg•m -3) 0.9×103 0.5×103 8.9×103 11.3×103物质冰 干松木 铜 铅B.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小C.牛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 D.B 是牛奶温度变化的图像卷Ⅱ说明:本卷共有三大题,20 小题,共115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2 小题,30 空,每空2 分,共60 分)16.读数:(1)如图1 所示,物体A 的长度的测量值为▲。
(2)如图2 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第16 题图第17 题图17.看图,并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名称(填字母):(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青蛙的体细胞的图是▲(选填“甲”或“乙”)。
(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18.下图为实验室显微镜镜头简图,表示物镜的是▲,另一组则为目镜。
观察时,若要使看到的实物范围最大,则组合为▲。
第18 题图第19 题图19.人们观察某个物体时,常有平视、仰视、俯视、斜视等几种。
用量筒量液体时,图中a、 b、c 三种方法似乎都与凹液面相切,其中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是▲,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低的是▲,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高的是▲。
20.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
该学说认为,六大板块漂浮在▲层上。
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板块。
21.如图甲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的性质制成的。
而世界上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如图乙所示),是根据气体的这种性质制成的。
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
若发现液面由A 上升到B 位置,则表明气温▲(选填:“升高”或“降低”)。
图丙是小明同学仿照实验室使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原理,设计而成的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烧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密封不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
若周围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哪边移动▲(填“左”、“右”);为了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可采取的措施有很多,请写出其中一种:▲。
第21 题图22.如图所示,由左、右两个相同容器连成的装置中,先将阀门 K 关闭,往左边注入 50mL 较咸的食盐水,往右边注入 50mL 较淡的食盐水,然后打开阀门 K。
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左边的食盐水变淡,右边的食盐水变咸,这是由于▲的缘故。
同时还会发现左、右两边容器中的液面略有▲,这是因为▲。
第22 题图第23 题图23.夏天,用橡皮膜封闭一锥形瓶的瓶口,把锥形瓶放在冰水中后,瓶口的橡皮膜会向下凹,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该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密度▲(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的理由是▲。
24.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统计,世界上共有1300 万—1400 万个物种,下列是某些植物的特征资料,表中“+”表示有,“-”表示没有。
(1)桫椤、水杉、珙桐都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其中属于上表中D 类植物的是▲。
(2)根据四类植物的特征,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
(填字母)25.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是最早给生物进行分类的学者。
他观察了许多动物,然后把动物分成了三类: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地上走的、爬的或跑的。
(1)亚里士多德是依据什么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的?▲。
(2)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标准,同类生物之间存在很多差异。
如喜鹊、蝴蝶和蝙蝠都属于天上飞的动物。
请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指出这些生物之间的差异:▲。
(至少写出两点)26.小王在“测量石块的密度”时,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如下四幅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石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象是▲,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是▲。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ABCD27.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液化现象,▲很多热量,使▲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有经验的师傅在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水的▲,使手不会被烫伤。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4 小题,15 空,每空2 分,共30 分)28.日常生活中常看到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馒头表面很快会生出霉菌,而在冰箱低温储存室内的馒头则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以下是某科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的“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影响的实验”,请你来和他们共同完成实验报告。
(1)提出问题:温度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①实验材料:2 个相同的馒头、2 个塑料袋、冰箱、线绳、记录纸、笔。
②实验步骤:将2 个馒头分别装入塑料袋,用线绳扎紧袋口,一个放在温暖的地方,另一个放在冰箱里。
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5 天,并记录看到的现象(4)记录实验结果如下:(5)此实验中的变量是:▲。
(6)得出结论:▲。
29.小孙同学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之后,用显微镜观察某种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
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1 是小孙同学使用显微镜的四个操作步骤图,请你排列好正确的顺序:▲。
(2)小孙在老师的指导下还观察到细胞有很多绿色的球形或椭球形的小体――叶绿体,如图2,并且同时发现叶绿体在视野中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流动。
她想: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呢?请你帮她回答:▲。
(3)图3 是小孙同学在完成上述实验后,再制作观察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所作的细胞模式图,其中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图中的▲(填序号),图中“5”表示细胞核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