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顺槽改造巷掘进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下顺槽改造巷掘进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下顺槽改造巷掘进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下顺槽改造巷掘进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工程概况根据矿井采掘生产需求,需对1101下顺槽进行改造,开口方向位置:沿1101工作面停采线向西10m巷道上帮进行开口,施工方位角:51°20′,施工坡度0°,施工6m后停止掘进。

在停采线外10m开口掘进的同时,在原1101下顺槽材料硐室,硐室西帮1m向里打抬棚进行开口,向西进行掘进,施工方位角290°55′,开口位置及方位由生产科测量放线为准,施工坡度沿煤层顶板,工程量共38m。

为保证巷道掘进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巷道断面尺寸和支护材料采用矿工钢单棚支护,巷道设计断面为梯形;断面尺寸:上净宽2200mm、下宽3600mm、中高2200m(梁长2400mm、腿长2500mm),棚距600mm(中-中),柱窝200mm。

全断面采用塑编网和背木背帮背顶,塑编网搭接100mm,采用阻燃连网绳进行连网,连网时逢孔必连,每隔200mm打一个死结,塑编网规格800mm×7500mm。

网前采用背木背顶,直径40mm~60mm,背木间距300mm,背木必须过顶、成排成线。

撑杆每棚7根,(梁两端一根、梁中心一根,棚腿距棚梁200mm处各一根,底板向上800mm处各一根),撑杆必须打紧打牢、成排成线。

三、施工方法1、严格按照生产技术科测量组标注的巷道中腰线施工。

2、以1101下顺槽停采线向西10m进行开口,开口方位角51°20′,施工6m后停止掘进。

在停采线外10m开口的同时,在1101下顺槽材料硐室内巷道左帮进行开口,按照方位角290°55′施工,施工时沿煤层底板掘进,开口位置及方位由生产科测量放线为准。

3、开口打设抬棚:1101下顺槽开口处巷道需打设开口抬棚、拆除棚腿,开口抬棚采用矿工钢对棚形式,开口抬棚可打设在梁耳内,拆除棚腿后再在梁耳外补充一架抬棚,对棚设完成后方可拆除棚腿,拆除棚腿时必须安排专人观察顶板。

4、开口无法使用前探梁采用2根单体柱配合木板临时支护,掘进能采用前探梁时必须采用2根3m长π型钢梁和固定卡配合木板进行临时支护,木板规格长×宽×厚=1200mm×200mm×50mm。

前探梁到迎头距离不得大于300mm,两根前探梁布置在中线两帮500mm处。

5、施工时采用手镐配合风镐破煤(岩)掘进。

作业产生的煤矸由皮带运输机至主井底通过主井箕斗提升至地面。

6、1101下顺槽改造巷夜班施工,不得与1101工作面同时施工。

四、质量标准净宽:允许偏差(中心至任何一帮)0~+50mm。

净高:允许偏差-30~+50mm。

支架严禁前倾后仰。

支架柱窝深度应到实底,其深度不小于200mm。

支架扭矩:≤50mm。

棚梁接口离合、错位:不超过5mm,梁水平度≤40mm。

五、施工工艺交接班→安全检查(敲帮问顶)→刷梁道→临时支护→上梁→背顶→出煤矸→刷棚腿→出煤矸→栽腿→背帮→出煤矸→清理。

1、施工准备(交接班、安全检查)(1)巷道施工前,由地测人员标定好巷道的中、腰线,施工单位严格按中、腰线施工。

(2)施工前,应提前按设计要求标定巷道中腰线和巷道轮廓线,准备好各种工具及支护材料。

(3)现场交接班人员,对上一班的安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安全情况,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文明生产的情况,进行了解。

(4)准备好各种施工工具及支护材料和防冒顶材料。

(5)检查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瓦斯超限不得开工,瓦斯报警仪按标准悬挂。

(6)先用长撬杠找掉迎面墙的活煤(矸),对迎头顶帮进行敲帮问顶。

2、临时支护施工工艺开口掘进施工空顶距达到400mm后,顶板及时铺网并打设临时支护,临时支护采用两根单体柱配合木板进行打设,施工时两人抬起木板,一人升起单体柱,打设临时支护时必须派专人观察顶板,单体柱必须站在实底上并拴好防倒绳。

掘进能使用前探梁是必须采用2根3m长π型钢梁和固定卡配合木板进行超前支护。

(1)对前探梁及固定器进行检查,发现有裂缝、焊缝断开现象不得使用。

(2)安装固定器:两人配合举起固定器,将两侧的挂钩挂在架好的支架顶梁上,旋转拉紧螺丝,使固定器固定牢固。

前探梁均匀布置在巷道中线两帮。

(3)固定前探梁:每根前探梁要用三个固定器固定,固定好固定器,三人配合抬起前探梁,将前探梁穿入固定器,二人扶好,一人旋转顶紧螺丝,使前探梁固定牢固。

(4)前移前探梁:一人扶好前探梁,一人旋转顶紧螺丝,使前探梁松动,两人配合移动前探梁;移动至需要位置,一人扶好,一人旋转顶紧螺丝,使前探梁固定牢固。

(5)刷顶进度达到400mm,前探梁前移,前探梁上架设木板(厚50mm,宽200mm,长度不低于1200mm),幷背设牢固。

(6)刷顶进度达到700mm,去掉前探梁上木板,敲帮问顶后,前探梁前移,加上矿工钢顶梁,进行背顶。

(7)超前木支护:控顶距为1000mm,前探梁与顶梁之间的空隙要用木楔子塞严。

3、架棚支护工艺(1)按巷道中腰线刷帮挑顶后做好敲帮问顶工作,仔细检查顶帮围岩情况,找掉活煤(矸)、危岩。

(2)校正巷道中腰线,巷道高度和宽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挂顶梁,铺设塑编网和背木背顶再打设撑木,空顶处用煤袋垛实。

然后按照中线严格检查巷道高度、梁水平度,不符合措施要求时必须先进行处理。

(3)按照巷道中腰线进行刷帮、挖腿窝,达到设计要求后栽棚腿,要求梁和腿接口处严密合缝,然后用背帮再打设撑木,撑木打设必须成线,底板松软时,棚腿需穿柱鞋。

柱鞋规格:长×宽×厚=300mm×200mm×50mm。

4.清理清理现场,确保地点无淤泥、无积水、无杂物,做到文明施工。

六、通风1、通风系统新鲜风流:副井→副井西大巷→副井轨道下山→1101上顺槽→1101工作面→1101下顺槽(局部通风机)→掘进工作面。

乏风风流:施工地点→1101下顺槽→皮带运输斜巷→主井西大巷→总回风巷→风井→地面。

2、掘进工作面通风参数计算及风机选型风量计算:(一)按工作面最多人数计算所需风量Q掘1=4×N=4×20=80m3/min式中:Q掘1--掘进工作面按人数计算所需要的风量,m3/min;4--每人每分钟需要的标准风量,4m3/人;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根据措施设计,最多人数取20人。

(二)按稀释工作面瓦斯浓度计算所需风量:按稀释1101下顺槽改造巷掘进工作面瓦斯浓度计算所需风量:Q2=kq/c=1.2×1.8/0.008=83.4m3/min;式中:Q2-掘进工作面按瓦斯涌出量计算所需要的风量,m3/min;k-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k=1.2;q-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取q=1.8m3/min;c-掘进工作面风流中允许的瓦斯浓度,取c=0.8%。

(三)按照掘进最低风速计算:1101下顺槽改造巷掘工作面按岩巷掘进最低风速计算所需风量:Q煤掘≥60×Vmin×S≥60×0.25×7.4=111m3/mi n;式中:Vmin-掘进工作面允许最低风速:煤巷Vmin=0.25m/s。

Q煤掘--煤巷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S--掘进巷道的平均断面积,m2 ;S=7.4m2;经计算,Q煤掘≥111 m?/min。

(四)按照掘进最高风速计算:1101下顺槽改造巷掘工作面按煤巷掘进最高风速计算所需风量:Q煤掘<60×Vmax×S<60×4×7.4=1776 m3/min;式中: Vmax-掘进工作面的允许最高风速:Vmax=4m/s;Q煤掘--煤巷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S--掘进巷道的平均断面积,m2 ;S=7.4m2;经计算,Q煤掘<1776m?/min。

经计算,掘进工作面需风量取值为111m?/min≤Q煤掘<1776m?/min。

工作面配备风量120m?/min。

(五)计算局部通风机风量:1101下顺槽改造巷掘工作面局部通风机漏风系数P漏=1 ÷[1-(L÷100)×P100]=1 ÷[1-(38÷100)×0.02 ]=1.01其中:P100--百米风筒漏风率,取0.02;L--设计掘进巷道供风长度,取38m;P漏--漏风系数。

1204上顺槽掘工作面计算局部通风机风量:Q吸=P漏Q煤掘Q吸=P漏Q=1.01×120=121.2m3/min其中:Q吸--局部通风机计算吸风量;P漏--风筒漏风系数,P漏=1.01;Q煤掘--掘进工作面风量。

根据以上计算确定工作面所需风量不小于120m?/min,风机吸风量不小于121.2m?/min。

根据以上计算确定工作面所需风量为120m3/min。

1101下顺槽改造巷开口施工段选用两台FBDNO4.5/2×5.5kw局部通风机(一用一备)压入式通风。

局部通风机安装在1101下顺槽材料硐室口向东不小于10m巷道中,固定在巷道上帮。

局扇供风量158~254m?/min,全风压为330~2892Pa,可以达到要求。

风筒均选用抗静电、阻燃风筒,直径为500mm的风筒,双反向压边接头,每10m为一节,敷设在掘进巷道左帮上部。

风筒传感器安装在迎头倒数第三节风筒的中间位置;风筒传感器设置时必须将上面的铁环用尼龙扎带捆绑在吊挂风筒的钢绞线上防止传感器脱落。

七、安全技术措施(一)顶板管理1、施工前必须对支架、顶板及周围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必须先行处理,然后方可工作,确保退路安全畅通。

如果顶帮松散易冒落,必须先打撞楔(1.5m长的杄椽),防止冒顶片帮造成事故。

2、跟班负责人在作业期间时刻检查工作地点的安全情况,发现不安隐患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要及时汇报。

作业地点发生片帮冒顶事故时,作业人员要立即撤至主井东大巷安全地点并向跟班负责人和调度室汇报。

3、作业时必须有一人观顶,观察顶板和支架变化情况,以防顶板垮落伤人;发现有冒顶危险时,要处理好后再进行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