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生产的过程中,临产母猪随着分娩时间的到来,都会表现出一定的症状。
因此,在实际的生产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注意掌握母猪的一些产前征兆。
以下是畜牧堂详细的介绍:
母猪产前征兆
母猪的妊娠期大约为110-120天,平均114天。
产前母猪有多种体征,随着胎儿的成熟发育,孕母猪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乳腺肿大、出生路径松弛、阴红肿胀、运动异常等,这是分娩准备的表现。
一是分娩前两周,乳房从后面向前逐渐膨大,乳房基部与腹部之间出现明显的界限;
二是分娩前一周乳头呈“八”型向两侧分开;
三是分娩前4-5天乳房显着膨大,呈潮红色发亮,后一对乳房用手挤压有少量清亮乳汁流出;
分娩前三天,母猪躺在地上,稳重谨慎,乳头分泌乳汁,双手触摸乳头有热感;
五是分娩前1天,挤出的乳汁较浓稠,呈黄色,母猪阴门肿大,松弛、呈红紫色,并有粘液从阴门流出;
六是分娩前6-10小时,母猪卧立不安、外阴肿胀变红、衔草做窝;
分娩前7小时为1~2小时,母猪极度不安、呼吸急促、来回移动、频繁排尿、浅黄色粘液淡黄色粘液流动,母猪躺下时,四肢伸直,收缩时间缩短,羊水流出,第一头猪可产生。
母猪产前注意事项
母猪临产赶入母猪产床,产前3~5天将母猪赶入高培分娩床,使其尽快熟悉新环境,避免临产时更换饲养场地造成胎儿窒息死亡,但也不要过早将母猪赶入高培产仔床,以免污染养猪设备。
观察妊娠第一周母猪随时动态,加强护理。
如果母猪膘情较差,乳房干瘪,则尤其应加喂豆饼等蛋白质饲料进行催乳,以防渣,防止母猪提前产子而无人接产等若发现母猪身上有寄生虫,可用2%的敌百虫溶液喷雾,以免母猪将寄生虫传染给子猪,母猪分娩前注意事项如下:
驱除体外寄生虫
若发现母猪身上有寄生虫,可用2%的敌百虫溶液喷雾,以免母猪将寄生虫传染给子猪。
更换饲料、增减饲料
妊娠母猪若有良好的脂肪条件和明显的乳腺扩大,则应从分娩前1周逐1周逐渐减少,饲料量应从分娩前1天减少到分娩前1/2天。
发现母猪有临产症状要停止喂料,只喂豆饼麸皮汤。
如果母猪膘情较差、乳房干瘪,则应增加喂料量,尤其应加喂豆饼等蛋白质饲料进行催乳,以防母猪产后无乳。
适量运动
母猪产前一周必须停止远距离运动,可以在猪圈附近和操场自由活动,激烈的运动可以避免流产和死产。
赶入产房产前3~5天将母猪赶入产房
使其尽快熟悉新环境,避免临产时更换饲养场地造成胎儿窒息死亡,但也不要过早将母猪赶入产房,以免污染产房。
注意观察在母猪产前1周应随时注意观察母猪的动态,加强管护,防止母猪提前产子而无人接产等。
准确计算预产期猪的妊娠期为114天,要计算好预产期,做好产前准备工作。
母猪分娩前后的饲养临产前5~7天应按日粮的10%~20%减少精料,到产前2~3天进一步减少30%~50%,避免产后最初几天泌乳量过多或乳汁过浓引起仔猪下痢或母猪发生乳房炎。
并调整体积大、轻度腹泻饲料,可预防便秘。
小麦麸为轻泻性饲料,可代替原饲料的一半。
分娩前10~12小时较好不再喂料,但应满足饮水,冷天水要加温。
分娩当天母猪可喂0.9~1.4千克日粮,并喂2~3次麸皮盐水汤(麸皮20克、食盐25克、水2千克),产后2~3天的饲喂量为正常饲喂量的1/3~1/2,产后4~6天的饲喂量为正常饲喂量的1/2~2/3,产后7天喂给哺乳期日粮,并尽可能让母猪多吃。
保证供应清洁饮水。
母猪分娩前后的管理分娩前1周注意观察母猪,加强护理,防止发生提前产仔而无人接产等意外事故。
在临产前5~7天将母猪迁入产房,使其熟悉和适应新环境。
产前清洗母猪乳、阴、0.1%高锰酸钾溶液洗涤消毒。
临产前应在圈内铺上清洁干燥的垫草,母猪产仔后立即更换垫草,清除污物,保持垫草和圈舍的干燥清洁。
冬季要做好保温,避免母猪感冒。
保持母猪乳房和乳头的清洁卫生,减少仔猪吃奶时的污染。
保持产房安静,让母猪充分休息,尽快恢复体力,有利于母猪哺乳。
要注意对产后母猪的观察,如有异常及时请兽医诊治。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管理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