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小班化教学的特点

农村小班化教学的特点

农村小班化化学教学的特点
金坛市河头中学宋国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决定着学生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结构同我们成人不一样。

因而新的教育方法应尽一切努力按照儿童的心理结构和他们不同的发展阶段,将要教的材料以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形式进行教学。

”但在传统的、大班化教育阶段,老师总是站在高高的讲台上,无视课堂里学生的年龄差异、智力差异、接受能力,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老师主讲,学生主听,一问一答,满堂灌为教学主流。

而学生则无条件按老师的要求、容器般地将老师传授的知识添满,不管好坏全程接收。

这样就形成一个怪圈,老师越教越死,学生越学越僵。

如何从原有的大班化教学向小班化教学转轨,从传统的大班化一锅抄教学模式到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进行有目的性的教学,是我们农村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新课题。

根据现有的班级现状,我们学校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开展小班化教学探索,努力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让教的法子依据学的法子而执行。

通过激趣、诱导、启智、明理,采取愉悦性教学原则,变厌学为乐学。

当然同为小班化教学,但应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而定,我就从数学学科的教学特点谈谈小班化教学。

1.师生交往方面:变换角色,是改变教学方式的有效手段。

走下讲台的老师地位、角色改变了,成了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近了、多了,学生就会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真实的告诉你。

教师也更能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学习差异设计教学方案。

上课时不在高高在上,而是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究、共同质疑,帮助理清思路,寻找解题的最佳途径。

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就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将课堂、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优生将变得更好,差生也会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得到提高。

教师更新观念、融入学生,就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
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尤为强烈”,只要老师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就能把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起来。

如教师在教学《化学方程式》求解时,教师充分利用小班化后充裕的空间,在教室里布置出一个模拟方程式超市,让学生在明确方法和目标的基础上,自由组合、自由求解。

任务完成后将自己的求解过程在黑板上进行板演,当着同学的面进行讲解、分析。

老师则完全充当一名观众、一名裁判,这样的教学,每个人是学生又是老师,有自己的发现、有自己的成就,极大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动手参与的积极性,个人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总之,教师放下架子,走下讲台,融入学生,就能够使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

2.作业批改方面:作业批改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好坏的主要途径。

在班生额大的情况下,教师要面批面改,特别是在要在课内里完成是比较困难的。

小班化后,生员少了,教师的作业批改应该在课内及时完成,而且要采取面批面改。

大家都知道,作业面批面改有很多益处。

一具有导向功能,二能够及时纠错,适时激励,三有利于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四能做到励优促差、提高效率。

五能够及时反馈,让学生明确存在问题。

化学知识虽然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而且新课程标准下化学教学更注重于贴近生活实际,但其逻辑结构严谨、抽象的要求,有时不可能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也无法从生活中直接去找寻答案。

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差异。

理解能力、空间想象、抽象思维的强弱也决定了每个学生成绩的优劣,影响到差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不同于语文,它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助理解、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作业完成的好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走向、成绩高低。

改变传统的集中式批改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保证。

小班化给老师的化学教学、学生的发挥有了极大的自由空间,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手段,时间、空间不同了,老师讲的比以前少了,学生练的机会更多了,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能很好的在课堂里完成,这样老师就能够利用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差对学生进行面改。

面改为老师了解学生课堂掌握知识情况带来了便利条件。

针对能力差的学生,教师一可以边批改作业,边进行指导,告诉他们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改完后要求学生当着老师的面马上订正;二是批改时先和他们进行交谈,了解他们作业是怎么完成的,为什么会做错,原因在那里。

然后老师再有针对性进行面批,同时指点课外补缺的方向和方法;三是通过面批,帮助找出其主要问题,帮助找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既能保护其自尊心,又能激发其自信心。

对能力好的学生,教师在面批时一可以着重于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规范学生作业中存在的不良习性,布置完成提高性作业;二可以先告诉学生作业的优点,让学生当着老师的面自己批改,自己找寻缺点,纠正偏差,更上一层楼。

这样的“润无细无声”的影响,让学生明白自样才算好,怎样才算不好,让学生有意识地朝好作业方向发展。

作业的面批一可以改变学生懒散、应付、抄袭的不良习惯,二可以纠正个别学生老是拖欠作业的坏毛病。

三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真诚地帮助自己,时时在关切着自己,就会对老师信感亲切。

这样师生之间就会建立起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而这正是栽培教与学成功之花的肥沃土壤。

当然面批面改不能一概而论,一条路走到底,要依据化学题型的不同而随时改变。

总之,面批面改要做到因人而异,因题而异,做到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

面批面改学生作业,是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也是学生提高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3.教学组织方面: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有效的参与课堂教学,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老师教学情绪的调节。

激活学生全程参与化学课堂教学至关重要。

由于班生额的减少,教室的空间逐步扩大。

原来满满当当、人头挤挤的教室,现在变成空落落、缺少生机。

这无形中影响到老师的教学情绪。

因此,要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一)、改变传统的排坐方法。

生员多时,由于受教室的空间限制,只能采用一排排的长条式坐法,教室两边、后面的同学在听课时都有一定的影响。

现在学生少了,就可以采取方形、棱形、圆形、三角形等不同方法,让学生集中于一个方位上。

上课时,老师不但便于管理,而且学生听课所受的干扰就能降到最小。

同时老师能够根据空间的改变,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化学活动的机会,有效帮助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化学活动经验。

同时通过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分与和的方法让学生全程参与数学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学生座位的相对集中,使很多化学教学内容变的简单和有趣。

学生自己做实验时,采取方形排位
的方法,让全体同学一起参与,改变了以往有的做、有的看、有的没事干的缺点。

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大大加强,学习兴趣不断浓厚。

(二)、改变教室的教学环境。

生员少了、空间大了,很多原来无法在教室完成的教学环节得以实施。

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化学理念。

真正激活学生全程参与化学教学过程。

(三)、促进教与学的和谐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总是围绕老师的教。

老师一板一演,学生一唱一和。

课堂教学在师生一问一答或老师的喋喋不休中结束,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弱的学生总是无法跟上教师讲授的节拍,这样严重影响到差生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首先转变教学观,由重教师“传授”向重学生“自主学习”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传递向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转变。

生员少了,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时间更加充裕。

教师能够更加自如的融入学生之中教学,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可以搭建在学生相互之间的不断质疑、释疑中完成,在师生的游戏中完成,在学生的集体板演中完成。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老师可以是一个搭台者,一个导演,或一个观众。

教与学自然、顺畅了,师与生和谐亲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就将得到全面发展。

课堂练习可以由单一向多样性转变,如同时站板练习同一道题,同时站板练习不同的习题,学生站板时,老师重点关注学习能力较弱、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巩固已学知识和未把握的内容。

采取课内一对一互助活动,让成绩好的学生配合老师对中下生同时进行辅导,同时把收集到的掌握不到位信息进行反馈,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中讨论,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将知识能够学透、学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