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孔桩安全操作规程

钻孔桩安全操作规程

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1、旱地造孔时先平整、加固处理地面,在钻架下部支点处垫设方木,以扩散对地面应力。

钻机就位时保持地盘平稳、钻架直立、钻头中心对准桩位中心,并将钻架可靠固定。

钻机地盘用倒链滑车交叉对称拉紧,钻架应加设斜撑或缆风绳,确保在钻进过程中不发生倾斜和位移。

钻机机械就位后,应对钻机及配套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机架不能靠在护筒上,以免机械振动引起护筒漏水导致坍孔,造成事故。

2、冲击钻孔,选用的钻锥、卷扬机和钢丝绳等,应配置适当,钢丝绳与钻锥用绳卡固接时,绳卡数量应与钢丝绳直径相匹配。

起动后,应将操纵杆置空档位置,空转运行,经检查确认无误后再进行作业。

冲击过程中,钢丝绳的松弛度应掌握适宜。

3、钻机使用的电缆线要定期检查,接头必须绑扎牢固,确保不透水、不漏电,钻孔桩机的控制电箱,严禁外接其他用电设备。

对经常处于水、泥浆浸泡处应架空搭设,移动钻机时,不得挤压电缆及风水管路。

4、采用冲抓或冲击钻孔当钻头提到接近护筒底缘时应减速、平稳提升,不得碰撞护筒和钩挂护筒底缘。

不准任何人进入落钻区,以防砸伤。

5、钻孔使用的泥浆,应设置泥浆循环净化系统,并注意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

6、钻机停钻,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置于钻架上,不得滞留孔内。

7、对于已埋设护筒未开钻或已成桩护筒尚未拔除的,应加设护筒顶盖或铺设安全网遮罩。

8、起动电压降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

9、电机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MΩ。

10、钻孔时,如遇卡钻,应即切断电源,在没查清原因之前,不
得强行起动。

11、机械操作人员在施工操作中思想要集中,不准随便离开岗位,
经常注意机械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及时纠正或停机,做到严格服从指挥信号,持证谨慎操作。

12、回转切削成孔机械,在装、拆钻杆时必须注意与吊、放操作
工人之间的配合,以防伤人。

在钻进过程中,若发生钻机突发卡钻震动迹象时,必须立刻停机,排除孔内故障。

13、除全套管钻孔施工法外,其他几种成孔方法,应注意孔内水
位稳定;水位上下波动太大将会诱发坍孔;在潮汐地区或在河道中钻孔时必须有专人随时观测记录水位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护筒内水位。

雨季施工注意事项
1、雨期要按时收集天气预报资料,制订防雨措施。

2、工程材料特别是水泥、钢筋应防水、防潮。

3、砼施工避开大风、大雨天气,如遇急雨,应严格控制水灰比,砼车拌合、运输、入模、振捣、终凝前采用遮雨设施覆盖。

4、基坑要设挡水埂,防止地下水流入。

基坑挖好后及时浇注砼,防止被水浸泡。

施工安全要求
1、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成立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安全防护措施。

2、电器设备要设置漏电保护器,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

3、严禁穿拖鞋或赤脚及不戴安全帽进入工地。

登高修检与保养机械人员,必须穿软底鞋。

4、在落锤区任何人不准进入。

主钢丝绳要经常检查,三股中发现断丝大于10丝时,应立即更换。

5、桩孔成型后,应尽快灌注砼,若因故不能关注砼时,应在护筒上加盖,以免掉土和发生人员坠落事故。

砼灌注完毕后,浇灌顶面比地面低时,应在孔上加盖极封挡,以免人或工具落入其中。

6、吊置钢筋笼时,要合理选择捆绑吊点,且必须焊接牢固,并拉好尾绳,保证平稳起吊、准确入孔,严防伤人。

超吊时必须设专人指挥,不准斜吊或横向拖拉,确保钢筋笼垂直钻入。

7、施工作业区应设置明显的标志且与非作业区严格隔离,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8、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施工顺序、机具位置,泥浆及沉淀池出渣路线、操作人员位置,场内运输,供水、供电线路等,都必
须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10、夜间施工,应配置足够的照明,照明灯高度≧3m,其金属外
壳鼻血由可靠保护接地(零)。

一、事故防止及处理
第1条防止掉钻的措施
1.钻头龙门与钻体区段间应做成圆弧过渡,防止突变而形成薄弱断面,引起应力集中而断裂。

2.在钻孔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钻具、钢丝绳、钻头直径等磨损程度,如发现超限应及时更换。

3.要确保钨金套与钻头联接质量,防止钢丝绳拔出钻头掉入孔内。

第2条掉钻事故处理
1.随时准备好打捞锚钩,一旦掉钻要及时打捞。

2.如用锚钩打捞有困难时,设法检查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排除故障,提出钻头。

第3条防止卡钻的措施:
1.为避免护筒内卡钻,要求把钢护筒的制造偏差严格控制在±5 mm 范围内,同时钻头直径要小于护筒内径10~40cm。

2.按照地质资料,严格掌握以下的钻孔高程可能产生卡钻的情况:(1)钻头冲砸到接近溶洞顶板时,防止一锤击穿顶板而卡住钻头。

(2)钻头穿过流塑性溶洞进入岩层时;
(3)钻头在孔内冲砸将接近探头石时;
(4)冲孔孔底出现十字槽时。

应根据以上具体情况,严格按照本工艺相应的条款办理。

第4条卡钻处理
1.如发生卡钻要防止强提、强扭和操作不当使钢丝绳疲劳断裂掉钻。

2.发生卡钻时,要首先查明情况。

例如卡钻位置的标高和卡钻原因,是不是钻孔不圆、探头石、落石或是卡在钢护筒底部、钻头卡住后有无沉碴堵住等。

第5条查明卡钻原因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般处理方法有:采取晃动大绳使钻头松动后再提起;用长护筒时可以将护筒插至卡钻处,强迫降水、清碴,确认可以保证安全时,人工下穿滑车组,利用千斤顶顶拔等办法。

第6条防止斜孔、变孔:在斜面开孔或通过溶洞时,应按前述工艺办理,根据地质资料严格掌握斜面、岩溶的标高,及时抛投粘土坯及片石,不使钻头沿软的底部往下滑,避免造成斜孔、弯孔。

第7条防止坍孔。

护筒埋设应严格按桩位中心轴线和垂直位置进行,由于复盖层和溶洞、溶沟之间互相串通,在河水或地下水作用下产生动压力,以致溶洞内钻孔所形成的人工造壁坍塌。

当桩孔附近有管线时,护筒的埋入深度宜超过管线深度。

另一方面起落钻头和取碴筒要平稳,防止碰撞护筒和孔壁引起坍孔。

因此,要慎重对待护筒刃脚以下的护壁处理工作;经常观测泥浆稠度:随时注意掌握孔内外水位变化;取碴和清孔时补水,使孔内水位经常保持高出地下水(或河
水)位1.5m以上。

每根桩开钻至混凝土浇筑完成必须连续作业,禁止中间停顿。

第8条坍孔的处理
1.对孔内轻微漏水,可抛填粘土坯及碎石,冲砸造壁填补。

2.对钻孔内严重坍孔漏浆,应查明其所在部位,并针对具体情况,可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1)分次回填粘土坯及片石至坍方标高以上0.3~0.5m,循环反复冲砸达到重新固壁。

(2)采用长护筒时震动下沉到坍孔位置以下,回填片石及粘土坯继续进行冲孔造壁。

二、安全质量
第1条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如发生断桩事故,应予补桩或会同设计、监理人员研究补救措施。

第2条桩身混凝土质量检验应按以下规定进行:
1.桩身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每根桩作混凝土检查试件至少一组。

2.对某根桩身质量有疑问时,应对该桩钻检查孔,检查有疑问高程处质量情况。

3.对大桥和特大桥,应选择3~5%的柱桩及计算部分基底承载力的摩擦桩,钻检查孔,查明孔底沉碴情况。

或用其它可靠方法检验。

4.检查桩底的沉碴厚度:
(1)柱桩混凝土桩底与基底土层间要求无沉碴。

(2)计算部分桩底支承力的摩擦桩,如设计有厚度规定者,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设计无厚度规定者,其沉碴厚度不应大于30cm。

第3条对钻孔质量检查记录、钢筋原材料和焊接试验资料、水泥技术合作证、砂石试验和水的化验资料、混凝土检查试件强度、隐蔽工程检查证、混凝土灌注记录、桩身混凝土质量检查等资料要齐全,作为桥梁工程竣工资料移交建设单位。

第4条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钻架的滑轮要灵活(应采用滚珠轴承,滑轮直径不小于绳径的18倍,严禁使用轮缘已破损的滑轮。

2.钢丝绳要勤检查,勤保养,断丝超过规定值的要及时更换,钢丝绳的卡子要经常检查,松动的卡子要及时补拧。

3.起落钻头速度应均匀,不得突然加速,避免碰撞护筒和孔壁。

4.施工中要注意:风、水、电安全可靠,井孔周围清洁整齐,有足够的照明,交通道路的脚手板、防滑栏杆等平顺牢固。

5.高空作业工作人员要戴安全帽,穿防滑鞋、栓安全带。

6、钻机各类安全防护装置应齐全、可靠、有效。

7、钻孔桩施工的电气线路及设施,必须符合规范JGJ 46-2005要求,设备的电源必须是整根导线,不得有破皮、接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