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钢、植筋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编制: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目录某传媒中心一期工程 ........................................................................................................................................................ I I1 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 (2)3 施工部署 (3)4 施工工艺流程 (5)5加固施工大样图 (9)6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3)7安全文明施工 (14)8成品保护 (14)某服务区二次结构 (16)一、编制依据 (18)二、工程概况及介绍 (18)三、施工应具备的条件 (19)四.施工主要机具及材料 (19)五、植筋胶的技术指标 (20)六、施工方法与步骤 (20)七.劳动力配备及工期要求 (24)八、施工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及工艺要求 (25)九、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 (26)十.成品及半成品保护措施 (26)十一.工程应执行的强制性条文 (27)十二、应急预案 (27)十三、附图附表 (28)一.粘钢施工工艺: (2)二.粘钢加固技术的适用范围: (4)三.植筋加固技术 (5)四.裂缝修补施工 (8)二混凝土裂缝注胶施工工艺 (9)某传媒中心一期工程1#塔楼粘钢及植筋加固工程施工方案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某传媒中心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20XX年XX月附件1中冶建工某传媒中心一期工程1#塔楼粘钢及植筋加固施工方案审批页审批人:年月日审核人员:年月日项目经理:年月日编制负责人:年月日编制人员:年月日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盖公司章或项目章)某传媒中心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编制附件2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某传媒中心一期工程项目部内部评审表编号:备注:评审、审批意见填写不下,可另加附页。
附件3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建筑工程分公司施工方案审批表编号:备注:评审、审批意见填写不下,可另加附页。
目录1 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 (2)2.1 建筑地点 (2)2.2 建筑面积 (2)2.3 建筑性质及主要结构体系 (2)2.4 主要参建单位 (2)2.5 方案编制概要 (3)3 施工部署 (3)3.1施工组织 (3)3.3施工准备 (3)3.3.1技术准备 (3)3.3.2材料准备要求: (4)3.3.3现场准备 (5)4 施工工艺流程 (5)4.1粘钢加固法 (5)4.1.1施工流程 (5)4.1.2施工工艺: (5)4.1.3 粘钢法质量验收标准 (7)4.2植筋法施工 (7)4.2.1施工流程 (7)4.2.2施工工艺 (7)4.2.3植筋法质量验收标准 (9)5加固施工大样图 (10)6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3)6.1质量目标设计 (13)6.2质量保证措施 (13)6.2.1施工工艺控制 (13)6.2.2施工材料控制 (13)7安全文明施工 (14)8成品保护 (14)1 编制依据1、某媒体中心一期工程施工图纸;2、加固改造设计说明图纸;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4、《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7、《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8、《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9、《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粘钢板加固技术规程》DB42/203-2000;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11、《室内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QB18583-2001。
2 工程概况2.1 建筑地点本工程位于某市某区。
2.2 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约10万m2。
其中四层地下室约4万 m2、五层裙楼约1.6万 m2、1号主楼(6~34F、机房层、水箱层)约4.4万m2。
2.3 建筑性质及主要结构体系一类高层,最大建筑高度(地上/地下):163.8m/-17.2m;最大建筑层数(地上/地下):36F/-4F;层高分布为:-2F至-4F层高为3.9m、-1F层高为5.5m、12F及23F层高为5.4m、其余层层高均为4.5m。
主要结构体系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建筑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2.4 主要参建单位建设单位:某集团;设计单位:某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某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5 方案编制概要本方案主要针对1#塔楼首层部分梁进行加固而编制。
因1#塔楼入户大厅增加幕墙钢结构支撑,需要对1#塔楼首层部分梁进行加固,本工程主要采取植筋和粘钢加固处理措施。
3 施工部署3.1施工组织施工总体安排遵循“穿插作业”的原则,科学安排流水作业,精心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投入的机械设备和人力的潜力。
3.2主要机械配置3.3施工准备3.3.1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审图、考察现场,召开技术人员碰头会,参加图纸会审,并认真做好记录。
做好各工序安全、技术交底。
对技术工人进行场前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
3.3.2材料准备要求:3.3.2.1混凝土(1)新增构件均采用C45混凝土。
混凝土内掺入ZY微膨胀剂,混凝土限制膨胀率不小于0.025%。
(2)配制结构加固用的混凝土,其骨料的品种和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a、粗骨料应选用坚硬、耐久性好的碎石或卵石。
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粗骨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卵石和碎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3的规定;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石料制成的粗骨料。
b、细骨料应选用中、粗砂;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 52的规定。
(3)混凝土拌合用水应采用饮用水或水质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GJ 63 规定的天然洁净水。
3.3.2.2钢材(1)钢筋采用:HRB400级。
(2)钢板:钢板采用Q345(16Mn钢)。
(3)焊条:E43型用于HPB300级钢筋焊接;E55型用于HRB400级钢筋焊接。
不同类型钢材之间焊接随较低强度钢材定焊条。
3.3.2.3结构加固用胶粘剂(1)结构加固采用A级胶粘剂。
粘接强度设计值为3.6N/mm²。
(2)植筋的胶粘剂,必须采用专门配制的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或改性乙烯基酯类胶粘剂(包括改性氨基甲酸酯胶粘剂)。
凡进场的材料首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公司材料设备基地材料负责人现场检验合格,并经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坚决杜绝有不合格材料进场。
3.3.3现场准备进行施工机械进场安装、就位与调试,保证进场设备合格率为100%;入场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并安排好施工人员的生活起居,保证施工人员精力充沛。
4 施工工艺流程4.1粘钢加固法4.1.1施工流程施工准备钢板加工原结构砼和钢板表面处理涂胶粘贴固定加压养护粘钢检验钢板保护4.1.2施工工艺:(1)钢板加工:钢板调平、切割严格按照加固施工图要求和现场实际尺寸下料,装配时检查钢板在自由状态时与混凝土间缝隙小于5mm,并且要横平竖直。
(2)钢板表面处理:钢板表面需进行除锈和粗糙处理,用打磨工具打磨,直至出现金属光泽,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纹路应与钢板受力方向垂直。
最后用脱脂棉沾丙酮擦试干净。
(3)混凝土表面处理:混凝土构件,可用硬毛刷沾高效洗涤剂,刷除表面油垢污物后用冷水冲洗,再对粘合面进行打磨,除掉2~3mm厚表层,直至完全露出新面。
并用无油压缩空气吹除粉粒。
待完全干燥后可用脱脂棉沾丙酮擦拭表面即可。
混凝土结构有裂缝时在粘钢前先进行处理,用环氧胶泥封闭。
(4)粘贴钢板:粘钢施工时,将粘结剂用抹刀同时涂抹在已处理好的混凝土表面和钢表面上,厚度为1~3mm,中间厚边缘薄,然后将钢板贴于预定位置,粘好钢板后,用手锤沿粘贴面轻轻敲击钢板,如无空洞声,表示粘贴密实,否则应剥下钢板,补胶后重新粘贴。
(5)固定加压:钢板粘贴好后立即用夹具夹紧,或用支撑固定,并适当加压,以使胶液刚从钢板边缝挤出为宜。
(6)固定养护:胶粘剂在常温下固化,2天后即可受力使用。
冬季施工时,固化时间相应延长。
(7)粘钢检验:加固构件的粘钢质量采用无破损检验或现场做粘结试验两种形式。
无破损检验即外观检查钢板边缘溢胶状况;用小锤敲击钢板,检验钢板粘结密实度。
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不得小于90%,非锚固区有效粘对面积不少于70%。
(8)钢板保护粘钢加固完成,并经检测满足加固施工规范要求后,再在钢板表面粘一层铅丝网,抹M15水泥砂浆25厚保护。
4.1.3 粘钢法质量验收标准4.2植筋法施工4.2.1施工流程划线定位钻孔清除孔尘灌注结构胶钢筋处理植入钢筋养护固化质量检验4.2.2施工工艺(1)划线定位:设计图纸在植筋的平面位置上,用墨线或直尺划出纵横线条,(2)钻孔:钻孔一般要垂直混凝土构件平面,倾斜度不大于8°(特殊要求除外)。
直径为20的钢筋钻孔直径设计值为25。
(3)清孔除尘:a清孔方法:一般采用高压气冲洗(用空压机、打气筒等);也可以用高压水冲洗(但是在植筋前,孔内必须达到干燥)。
b孔壁化学处理,用上述方法清除后,在灌胶前,用丙酮或酒精清洗一遍,达到孔壁无灰尘、无油污、无有机杂质。
(4)灌注结构胶:a配制比例:该胶为双组份,A组份:B组份=4:1(重量比),误差不得超过3%。
b搅拌:首先分别将A、B组份胶搅拌均匀,然后按比例配备,用专用电动搅拌机搅拌3分钟。
原则上不用人工搅拌,特殊情况,设专人搅拌,最少搅拌5分钟,一定要搅拌均匀(见使用说明)。
c注入胶:用专用工具将搅拌好的胶注入清洗过的孔内,d配胶、注胶、插筋必须流水作业,连续进行。
配制好的胶,e配制结构胶必须设专人负责,并作出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配胶量、使用部位、时间、固化情况等。
(5)钢筋处理:a植筋深度的确定:梁22d;板植筋锚固长度为150mm。
植筋间距 5d植筋边距 2.5d(d为植入钢筋的直径);b钢筋表面处理,用电动钢丝刷或人工钢丝刷,清除钢筋表面的锈蚀,用丙酮或酒精清除钢筋表面油污及灰尘。
c如植入基脚螺栓,应先将螺丝加工好,并将螺丝段用塑料管套保护好。
d采用植筋锚固的混凝土结构不得处于高温、高湿、腐蚀等特殊环境。
(6)植入钢筋:a将处理好的钢筋,植入灌注好结构胶的孔内.b养护固化:钢筋植入定位后应加以保护,防止碰撞和移位,保持3天,待结构胶固化原材料后方可受力。
(7)混凝土浇筑新增梁板混凝土浇注前,应对原构件锚固部位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并清洗干净,浇注时接触面应保持湿润。